机声隆隆,麦浪滚滚。6月8日,在高邑县万城镇王良庄村,700亩麦田里弥漫着阵阵清香,金灿灿的小麦粒粒饱满,收割机在稻浪中穿梭往返,处处呈现一片丰收景象。

一年气象一年新万卉争妍又一春(风吹麦田千层浪)(1)

“我们现场收割小麦180余亩。如果亩穗数按50.1万穗、穗粒数按31粒、千粒重按40.8克计算,全县小麦理论亩产有望达到538.6公斤。”在麦田旁,高邑县农业农村局相关人员抑制不住丰收的喜悦。据悉,今年高邑县小麦在田面积17.1万亩,为全力备战“三夏”,该县组建“三夏”服务队,共培训机手1200人左右,农业机械检修1600台。同时,建立了机手微信群,为机手提供精准服务。

在高邑县开展的“石家庄市2022年小麦机收启动日”活动,标志着我市小麦机收工作自南向北陆续展开。

记者从市农业农村局获悉,今年“三夏”期间,我市需要收获小麦430.3万亩。针对去年小麦播种较晚、苗情较弱实际,我市在今年春季及时启动了小麦促弱转壮培训月活动和“科技壮苗”行动,通过精细化管理,促进了小麦苗情转化升级,全市430.3万亩小麦,一、二类麦面积达到92%,群个体基本接近于常年水平,为夺取夏粮丰产丰收奠定了坚实基础。

据了解,我市以本地机械保障为主,计划投入联合收割机1.3万台套,力争7天左右完成小麦抢收,机收率稳定在99%以上。截至6月8日16时,全市小麦已收获5.79万亩,占全市任务总量的1.34%。

“当前,我们使用的机具大都是近年来通过实施农机购置补贴和农机报废更新补贴政策购置的大型、绿色、智能、高效作业机具。其中一部分拖拉机加装自动导航无人驾驶装置,小麦收获机加装了自动导航和自动测产装置、深松深耕机加装了作业自动检测装置,这些新型先进机具投入作业使得‘三夏’作业效率大幅提高。”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同时,我市成立全市“三夏”工作指挥部,密切关注天气情况,加强与气象、水利、应急部门联动,重点做好灾害性天气防范,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提醒农户随时做好小麦抢收准备,把自然灾害影响降到最低。

此外,眼下也是农作物换茬的重要季节,因此在做好机收作业的同时,我市科学分解压实夏播任务,抢抓农时、压茬推进,确保玉米、大豆等夏播粮食作物,种足、种满、种在适播期,力求高质量完成498万亩的夏播任务。

一年气象一年新万卉争妍又一春(风吹麦田千层浪)(2)

抢抓“三夏”生产 确保颗粒归仓

一年气象一年新万卉争妍又一春(风吹麦田千层浪)(3)

图为6月8日,大型收割机正在我市栾城区南高乡前庄村抢收麦子。

喜开麦收“第一镰” 夏粮丰收有保证

鹿泉区15万亩小麦开始抢收

麦浪滚滚穗飘香,机声隆隆收获忙。6月7日,鹿泉区山尹村镇喜开全区麦收“第一镰”,拉开了该区“三夏”麦收的序幕。

一望无际的麦田里,大型联合收割机来回穿梭,伴随着“隆隆”的轰鸣声,一排排金黄的麦穗被收割机吞进“肚”里,秸秆被切割成碎末,均匀地撒向田间,不一会儿,饱满的麦粒堆满了收割机的储粮仓。村民们也忙着收割、装运,处处都是忙碌的丰收景象。

尽管受到去年秋季雨水较多、小麦播期整体推迟的影响,但开春以来,鹿泉区山尹村镇和农业部门积极干预,通过促弱转壮、托管服务、一喷三防等一系列科技壮苗行动,让种粮大户梁献忠家的小麦亩产依然超过了千斤。

“我今年种了300多亩小麦,由于去年雨水比较大,苗比较弱,在农业农村局和镇政府的积极帮助下,由弱苗转壮苗,预计今年亩产可以达到一千多斤,再有一个礼拜就颗粒归仓了。”种粮大户梁献忠高兴地说。

据了解,山尹村镇小麦种植面积为9000余亩,麦收工作刚刚拉开序幕,大规模的小麦收割将在一周内开始。为保证麦收会战安全顺利开展,山尹村镇提前为“三夏”生产做足了充分准备,抢收抢种,确保小麦颗粒归仓。

鹿泉区山尹村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主任史献强表示:“目前,全镇的麦收工作已全面启动,为加快机收进度,我镇组织了12台联合收割机整装待发,参与这次机收会战。同时我们积极协调相关部门为跨区农机手开通绿色通道,做好应急服务,确保小麦机收水平达到100%,机械损失率降到2%以下,小麦秸秆处理机械化率达到100%,确保夏粮丰收、颗粒归仓。”

记者从鹿泉区农业农村局了解到,今年该区小麦种植面积共计15万亩,由南向北陆续收割,预计本月中下旬收割完毕。

(记者:杜倩倩 通讯员:翟磊)

一年气象一年新万卉争妍又一春(风吹麦田千层浪)(4)

握紧麦收“接力棒” 夯实增收基本盘

新乐市全面做好“三夏”生产工作

6月8日,在新乐市长寿街道,几台收割机同时发动,标志着该市共计36.4万亩小麦陆续开镰收割。

“今年小麦长势喜人,预计亩产487公斤,同比增加8.7公斤,产量为五年来最高。”新乐市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贾立新说,为保障粮食安全,推进粮食事业高质量发展,新乐市多举措确保“三夏”安全生产,着力增产增重、丰产丰收。

近年来,新乐市大力开展小麦“促弱转壮”和“科技壮苗”行动,促进小麦苗情转化升级,一、二类苗占比由71%提升到92%。实施高标准农田整县推进项目,高标准农田达到41.2万亩,占全市耕地面积的87%。成立“麦情问诊所”,定期邀请省市专家到田间地头把脉会诊,夯实小麦增收基本盘。

为确保夏粮应收尽收、颗粒归仓,新乐市以充足准备接过夏收“接力棒”。据了解,该市备足农用机械2500余台,根据小麦种植面积、成熟时间,合理调度,有序转场。制发小麦抢收应急预案,组建应急机收工作队,巡回开展农机维修、代收代种等服务,做到应急服务24小时不停摆。特别是依托户长制,成立志愿服务队,对劳动力不足、因疫情滞留在外等农户,开展帮收联收。同时,在高速公路出入口开通小麦机收绿色通道,对跨区作业农机优先查验、优先放行。

新乐市在保障夏粮颗粒归仓的同时,还积极推进夏播夏种。下一步,该市将推动37.4万亩夏播任务落到实地,确保秋粮面积只增不减,高标准完成5000亩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任务,确保种足种好,加快推进投资5000万元的高油酸花生产业基地,持续扩大种植面积,着力打造全省最大的高油酸花生原种场。

(记者:刘立芳 通讯员:马盛隆 李明)

一年气象一年新万卉争妍又一春(风吹麦田千层浪)(5)

全流程服务护航“夏收夏种”

市供销社全力确保节水小麦安全顺利收割

眼下,在栾城区河庄村的麦田中,全市开展节水农业全产业链托管的2万余亩小麦长势喜人,一派丰收景象。6月8日上午,数台大型收割机在麦浪中穿梭,仅仅20分钟,10多亩小麦便收获完毕,小麦秸秆打捆、夏种等工作也同时进行。

“今年夏收期间,我们将重点围绕全市开展节水农业全产业链托管的千余块地块、共计2万余亩节水农田小麦收储和夏玉米播种,预计利用一周时间集中完成夏收夏种工作,全力以赴打好夏收夏种夏管这场硬仗。”市供销社理事会副主任张立朝说。

据介绍,市供销社组建工作专班,成立下乡工作队,夏收夏种期间入驻全市开展滴灌节水的栾城区等6个县(市、区)及循环化工园区,实地参加夏收夏种工作。

“栾城区龙门村联系人陈国霞,电话150……,由省公司统一安排14辆运粮车,所有商品粮存贮于潘园粮食贸易公司……”在一份《小麦种植收储信息表》上,记者看到,市供销社对2万余亩节水小麦每个地块都指定了联系人,小麦面积、种植品种、收割时间、收割机械、运输车辆、存储设施,以及相关价格都一目了然。

据悉,市供销社各下乡工作队与分包的县级社提前对接、现场勘察,确认并熟悉地块。同时,督促协助县级社完善县级夏收夏种实施方案,制定每天收割计划及具体收割路线、运输路线,制定完善应急预案,确保农时不耽误、麦地全收割,农田不撂荒、安全无事故。

(首席记者:吴温)

记者:李坤晓

摄影:首席记者张震 通讯员:李明发部分图片来源于石家庄日报客户端

来源: 石家庄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