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ID:ibookreview

“阅读需要主张”

熟稔美剧的人大概知道一句话——“HBO出品,必属精品。”

HBO,指的是一个美国付费有线和卫视联播网,由Home Box Office公司运营,隶属于时代华纳公司。我们熟知的《权力的游戏》系列、《黑道家族》系列、《真探》系列皆属其手笔。其间,涉及各种“黄暴”镜头、粗话场景皆为其它无线/有线电视频道所罕有。现如今,于其周日黄金档的新剧——《西部世界》(West World),再次收割了观众们几乎一边倒的好评口碑。

在书评君看来,该剧引用莎士比亚的频次倒是令人刮目相看。

再仔细想想,还有似乎是默认为“贵族风味”的英伦口音亦不绝于耳,该剧的海报又与列奥纳多·达芬奇名作《维特鲁威人》有同工之巧,其中主演安东尼·霍普金斯另一知名银幕现象乃是《沉默的羔羊》中听着巴赫才能够尽情犯罪的汉尼拔博士……啊!这些标签听起来都好高档的样子……

听起来很装,可是观众怎么就是吃这一套啊!

书评君不禁陷入了沉思。

推荐好看的美剧西部世界(最热美剧西部世界这么装)(1)

撰文|伯樵

又一部神剧诞生了?

《西部世界》刚刚开映两周,便已获得山呼海啸般得好评:精致考究的制作、宏大幽深的世界观、层峦叠嶂的剧情推进,以及(至少看似)深刻的人文关怀。《西部世界》中对于莎士比亚等文学经典的引用,信手拈来;各种颇为隽永而又不乏深思的台词,俯拾皆是。尤其是第二集末尾处安东尼•霍普金斯饰演的总设计师说出那句:“(游客来到西部世界),并非给他们看你以为他们想要看的那些东西,游客不会为了一眼就能看到的东西而来,他们不是为了一个‘他们是谁’的故事而来,他们来到这里,是想看看自己可以成为怎样的人。”——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严锋惊叹霍普金斯这段话简直是文学理论。

推荐好看的美剧西部世界(最热美剧西部世界这么装)(2)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严峰赞扬《西部世界》微博截图

是什么让《西部世界》变得如此之神?除了一大堆来头颇大的主创人员、精良的制作以外,《西部世界》的故事并不新鲜。就算不提1973年的那部同名电影,关于机器人的自我意识(自由意志)、世界观崩塌的套层结构,以及仿制人类本身的伦理困境,都早已是科幻电影中表达到滥的主题。但为何独独《西部世界》可以给我们一种“高逼格”的感觉?

这种“高逼格”除了仰仗那种满满强调科技感的冷色调色之外,更重要的是《西部世界》充分调动了诸如莎士比亚、格特鲁德•斯泰因、英伦形象(安东尼•霍普金斯)等诸多被我们习以为常认为是高逼格的文化标签。正是这些文化标签,使得这部美剧不仅在视觉感官上无比classy,在精神气质上也摆脱了“美国式文化”的快餐气。

推荐好看的美剧西部世界(最热美剧西部世界这么装)(3)

推荐好看的美剧西部世界(最热美剧西部世界这么装)(4)

事实上,善于运用文化标签来营造“高逼格”的美剧,远非从《西部世界》开始,比如风靡一时的《纸牌屋》就是对莎翁名剧《麦克白》惟妙惟肖的模仿,就深得文化标签学的精髓——无论是Underwood总统那些打破第四面墙的自白(实打实的戏剧风),还是总统夫人蛇蝎美人一样的机关算计(麦克白夫人),乃至于他们对总统之位的觊觎(谋杀国王),都十足地对位了莎翁的这部经典。就连主演凯文•斯派西(Kevin Spacey)都直言自己的表演和整个剧情都参见了这部莎翁经典。

推荐好看的美剧西部世界(最热美剧西部世界这么装)(5)

《莎士比亚全集》

译者:朱生豪

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年11月版

而在更为英伦范的英国影视作品中,对莎翁、乔叟、约翰逊博士等英伦文化名人的引用则更是家常便饭,跟随《唐顿庄园》里每一位主人公的举手投足,我们都可以学到一些文化腔。而就算在极为排斥“麻瓜世界”的《哈利•波特》系列中,虽然全剧为了营造出一个世外桃源般的(童话)魔法世界从而几乎很少引用莎士比亚,但在第三集《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的囚徒》中,分院帽仪式上学生唱诗班用歌词来预言般地警告哈利“Something wicked this way comes(邪恶之事这就袭来)”,巧引《麦克白》中女巫的话,在看似奇幻的魔法世界中,显得逼格满满。

推荐好看的美剧西部世界(最热美剧西部世界这么装)(6)

《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的囚徒》 - “Something wicked this way comes(邪恶之事这就袭来)”

善用莎士比亚来营造逼格绝非欧美人的专利。李少红巅峰之作《大明宫词》热播之后,就有无数媒体和观众热捧该剧有着如同莎翁般深邃隽永的台词。而在青春文学中,郭敬明旗下的小说作者笛安(同时她也是两位优秀小说家的女儿)也在其青春小说《东霓》中引用了莎士比亚的《理查三世》(而在其前作《西决》中还引用了尼采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虽然被个别挑剔的读者指为“中二病”上头(确实,在颇为青春向的小说中,大段引用莎翁、尼采,确实“不合时宜”),但这也同样唤起了大量读者的仰慕之情。

《东霓》

笛安 著

长江文艺出版社,2010年7月

推荐好看的美剧西部世界(最热美剧西部世界这么装)(7)

事实上,如果想要拔升影片的质感和“思想深度”,在其身上贴上一些文化标签,无疑是最为经济凝练、也效果极佳的手段。比如同为科幻电影的《机械姬》中,主人公一进门便听见了处于人工智能前沿的科技大佬在家播放舒伯特的钢琴奏鸣曲,同时在他的工作场所,随处可见克里姆特和波洛克这些二十世纪卓绝现代艺术家的画作——霎时间,这位科技大亨的有品有钱就彰显无疑——听古典音乐,就是贴上了有品的标签;能买得起、也欣赏得了(一般人所欣赏不了的)克里姆特和波洛克的画(他们的画作在拍卖市场上都是上亿),这就贴上了又有钱又有品的标签。

推荐好看的美剧西部世界(最热美剧西部世界这么装)(8)

《机械姬》里的杰克逊·波洛克的画 - Number 31

乃至于有时也不为了凸显影片的“思想深度”,只是为了描刻有逼格的主人公其性格和形象,也会同样通过标签学来彰显。比如,一个高智商变态分子要开始大开杀戒或是实施犯罪了,怎么着也要听一段巴赫来舒活一下筋骨,然后再去实施犯罪(《神探夏洛克》、《沉默的羔羊》);就算配乐不是犯罪分子最爱的巴赫,也应该是贝多芬(《这个杀手不太冷》);如果不是贝多芬的话,那瓦格纳就应该是逼格的底线了(《现代启示录》)。

推荐好看的美剧西部世界(最热美剧西部世界这么装)(9)

《沉默的羔羊》 - 巴赫 - 《哥德堡变奏曲》

影视作品中的文化标签学,犹如中国诗歌中的用典,唐宋诗人通过在诗中使用典故,一则非常巧妙、非常经济节约地以最少的字数,来表达最为丰富的意涵;其次,就如陈寅恪所说,典故中有古典也有今典——古典就是典故背后的历史故事、历史情境,而今典则是诗人们所要影射和借喻的今人今事;其三,典故同时也指向了一个“文人”的文化共同体,只有同为有着高超文学素养的知识分子,才能知道那些典故,也才能读懂典故背后的那些隐藏着的深意——文人墨客之间这种(有时甚至相隔数代仍能)会心一笑似的文化共享,不仅让这些文人能够心通意会,同时也让他们彼此间产生了自我群落中的一种高度文化认同。

尤其是第三点,对于大部分消费美剧的年轻、白领、受过高等教育的泛中产阶层观众来说,不论是被告知剧中那些听起来深刻的台词来自莎士比亚,还是自己一下就识别出致敬达•芬奇名画《维特鲁威人》的海报主视觉,《西部世界》种种高逼格的文化标签充分聚合了高知文艺青年们的“文化认同”,同时也通过最为有效且个人化的文化炫耀渠道(微信朋友圈)让他们向更多人推荐这部高逼格之作——这种文化标签,通过一系列的文化炫耀,最终获得了集体的文化认同,当然,所有这一切还是建立在高品质剧作本身之上的附属品,但正是这种附属品,使得人们更津津乐道于那些“不为外人所知”的文化标签,以及寻典识宝的文化乐趣。

推荐好看的美剧西部世界(最热美剧西部世界这么装)(10)

推荐好看的美剧西部世界(最热美剧西部世界这么装)(11)

《西部世界》海报图与列奥纳多·达芬奇的《维特鲁威人》

不过,高逼格的文化标签却也同样有其大众的面向,莎士比亚、《圣经》、巴赫、达芬奇、克里姆特、尼采、柏拉图,所有这些都经常是大众知其然而不知所以然的对象——久仰大名、高深典雅、但却从未仔细读过、认真听过。但他们背后所代表的高雅、深邃、复杂、高尚、神秘,这类颇具人文性的“特质”却并不难感知。但是如果文化标签过于阳春白雪、知者甚少(就不举例了),就算字幕组把典故溯源在MP4里面写得清清楚楚,对于大部分观众来说,雾水仍旧是那一头雾水,但却全无一丝一毫的文化认同感——这种就算逼格再高,也难以为大众所感知。

比如乔伊斯在《尤利西斯》和《芬尼根守灵夜》中的那种布局设谜,根本无法让普罗大众对视一眼然后会心一笑。因为,它们实在是太难了,而且这些繁难之作,无论与大众文化或是精英文化认同内的文化标签,都相距甚远——当然,《尤利西斯》本身仍是一件装逼利器,究其本质并非因为大家对里面的掌故有多少热情或了解,而正是因为大家本身对这本天书敬而远之,从而殊途同归,造就了同样特质的一枚文化标签。

当然,《西部往事》也并非只是随手贴了一堆标签以抬升品质,事实上,如果仅仅是堆砌一些名人名言,这与郭敬明在小说中罗列名牌,或是告诉别人我都读过哪些哪些书的“报菜名”做法殊无二致。这就像今天的中国电影,动辄为了体现主人公的高学历背景,就言必称哈佛、哥大、牛津、剑桥,但最后主人公的谈吐举止、气质风格却感觉像是从定福庄广播电视人才进修学校毕业的(因为说其他学校有歧视之嫌,就拿母校举个例子吧)。这种画皮不画骨、走肾不走心的人物刻画,最终也就像是劣质鞋,名字里有“阿迪”俩字,但终究也就是个阿迪王。

《西部往事》往往能将那些莎翁台词和名言警句用得颇为熨帖(当然更高一层还可以通过引用以达到反讽和间离效果,库布里克最擅此道),不仅在剧情上严丝合缝,还可以给观众留下足够的暗示和悬疑效果;而《维特鲁威人》的形象更是用达芬奇对人体完美比例的求索,赤裸但却稍显委婉地表现、对位、乃至拔高现代人如上帝般对机器人的自由意志的探究——相比之下,同样是用《维特鲁威人》的“典故”,丹•布朗在《达芬奇密码》中狂甩各种符号学、宗教学、神秘学知识,就显得廉价和直白得多,这逼装得毫无品质、遑论美感。

斯坦利·库布里克电影《发条橙》的配乐列表(部分)

对于创作者来说,好的文化标签(装逼)不是将文化标签(装逼)当成目的,不是为了炫耀而炫耀,而是将之变成手段,或塑造人物,或推进剧情,或给予观众强烈的心理暗示。而对于观众来说,正确、快速、拿捏得当地解读那些文化标签,能迅速理解领会创作者们想要传达的那些略有深度的信息,让观众隔着电视屏、电脑屏与那头的创作者们心有灵犀、相视一笑,这就是文化标签作为“典故”最核心的价值。

最后说一句,文化标签背后的装逼炫耀并没有什么不好,炫耀原本就是(大多数人的)本性,既然美国总统候选人能戴着麦克风炫耀自己可以轻易得手多少女人,那么,炫耀一下自己喜欢莎士比亚、能看懂《尤利西斯》、正在追《西部世界》真就也无不可。文化标签将创作者和那些观剧者们tag上了同样的关键词,能取悦那些“可以被取悦”的观众,才是文化标签最重要的意义。

扫一扫,赏给书评君一个可爱多?

推荐好看的美剧西部世界(最热美剧西部世界这么装)(12)

推荐好看的美剧西部世界(最热美剧西部世界这么装)(13)

推荐好看的美剧西部世界(最热美剧西部世界这么装)(14)

直接点击 关键词查看以往的精彩~

推荐好看的美剧西部世界(最热美剧西部世界这么装)(15)

购买企鹅经典70周年纪念套装~

或者点击“阅读原文”去我们的微店看看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