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垃圾填埋场5人丧生

8月1日晚21时30分,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思茅街道莲花片区垃圾填埋场,6人被困。

云南垃圾填埋场封场(云南垃圾填埋场发生事故)(1)

(图片说明:本文配图均与本文无关)

很快,救援人员来到垃圾场进行救援,于22时40分将6名被困人员救出,当时有3人已经当场身亡,另外有3人被送去救治。遗憾的是,有2个人经全力抢救,最终医治无效,被宣布死亡。截至目前,这次事故导致5人死亡,1人受伤。

世界上每天上演的意外有很多,但发生在垃圾填埋场的事故似乎很少有人提及。不过,当你看完这篇文章,会发现这里面的问题有多么严重。

目前来说,生活垃圾的处理方法主要有3种,分别是焚烧、堆肥和填埋。这3种手段中,又以填埋最为方便,不仅成本低,操作也简单,处理速度也快,所以在国内外都被广为使用。然而,人们过于享受这里面的简单,以至于对于垃圾填埋过程中的各个环节管理都不是很严格,以至于许多垃圾填埋场都充满了安全隐患。

云南垃圾填埋场封场(云南垃圾填埋场发生事故)(2)

垃圾填埋场的恐怖事故

实际上,世界各地垃圾填埋场出现的事故,也是屡见不鲜了。

2000年,菲律宾首都马尼拉的帕亚塔斯垃圾场发生了极其严重的崩塌和爆炸事故。当时垃圾堆高度相当于11层楼,共有300万立方米的垃圾,而周围就是聚集了8万多人的贫民区。爆炸的瞬间,垃圾将100多间木质贫民棚屋掩埋,同时还压断了电线以至于引起大火,最终酿成了124人死亡的惨剧;

2004年,江苏无锡一处废弃垃圾场发生爆炸事故,有拾荒人员为了拾取垃圾堆的废铁,对一个废弃的铁棚进行切割。然而,这里曾经堆放过用于制作鞭炮的炸药,切割时火星引燃了残余的炸药,导致7人死亡;

云南垃圾填埋场封场(云南垃圾填埋场发生事故)(3)

2005年,辽宁省本溪市的一处垃圾场发生爆炸,当时大量的沼气弥散在空气中,拾荒者用金属工具翻捡垃圾时与其他金属碰撞产生电火花,点燃了沼气以至于爆炸,最终3人因此丧命。

到目前,我暂时还没有看到本次云南发生的垃圾填埋场事故原因是哪一种,那么,我们就来讨论一下,垃圾填埋场到底有可能发生哪些灾难吧。

崩塌

很多垃圾填埋场的垃圾堆放都比较随意,操作中也都是简单地从顶端部位向下倾倒,任由垃圾自行滚落,“随遇而安”。在这种情况下,中间和底部的垃圾相对比较疏松,本来就不稳定。再加上倾倒过程中,堆积和滚落的垃圾会自然形成60°-75°的倾角,同样不安全。这是导致崩塌的基础。

云南垃圾填埋场封场(云南垃圾填埋场发生事故)(4)

垃圾堆中有很多新鲜的有机垃圾,它们经过分解就会自然引起垃圾的沉降。这个过程就会进一步动摇垃圾的稳定性,尤其是在斜坡面较大的情况下,很容易导致崩塌。

由于垃圾中的灰份比较大,所以在没有压实的情况下,会有比较大的空隙。一旦遇到降雨的情况,就会产生渗沥液。小颗粒在渗流作用下从大颗粒的缝隙中流出,进一步破坏垃圾堆的稳定性,最终导致崩塌。

爆炸

爆炸也是垃圾填埋场比较容易发生的事故之一。导致这种事故的罪魁祸首,就是甲烷气体。

云南垃圾填埋场封场(云南垃圾填埋场发生事故)(5)

我们刚才提到,有机垃圾的分解会增加垃圾堆崩塌的风险,与此同时,它也很有可能会导致垃圾堆发生爆炸。而且,上面提到导致崩塌的因素中,很多也是导致爆炸的导火索。

这些有机垃圾在分解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气体,其中主要是二氧化碳和甲烷。由于垃圾堆是自上而下倾倒的,所以上方很容易压实,这些气体通常只能横向排放。在这种情况下,最令人担忧的天气,就是下雨。

一旦垃圾堆被雨水洗礼,就会导致边坡排气不畅。我们知道,二氧化碳是溶于水的,它可以随着雨水一起流入粘土层。而它的“同伴”甲烷就不行了,它不溶于水,又没有横向排放的渠道,于是就开始在填埋场里蕴积了。一旦浓度达到5%-15%,这些甲烷就可能发生爆炸。

云南垃圾填埋场封场(云南垃圾填埋场发生事故)(6)

即使在不下雨的情况下,甲烷也有可能发生爆炸。在不规范的倾倒过程中,大块的垃圾会滚落到垃圾场底部,导致垃圾堆的底部和中间产生空腔,甲烷也有可能在这里蕴积。同样的,一旦浓度突破临界值,就有可能导致爆炸。

防护

既然垃圾填埋场有如此多的安全隐患,严格的防护措施就必不可少了。

首先就是填埋场的选址,一定要远离人群,同时也要严格禁止拾荒人员的进入。

按照严格的卫生填埋法,填埋场的垃圾堆每堆放2-3米时,就需要用土进行覆盖,从而将下方的垃圾压实。在填埋过程中,也应该铺设横竖排气管道网络,从而避免爆炸事故的发生。平时要严禁使用明火,并定期对甲烷浓度进行测量,以防浓度过高。

云南垃圾填埋场封场(云南垃圾填埋场发生事故)(7)

总而言之,虽然填埋法仍然是目前看起来最便捷的垃圾处理方法,但这种便捷更多的是来自于人们的主观操作。工作人员认为它简单,所以松懈,因为松懈,所以导致事故的发生。天底下没有一件事是真正简单的,即使是处理垃圾,也是同样的道理。

所以,希望相关人员提高意识,不要再让悲剧重演。毕竟,谁愿意死在垃圾堆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