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周刊》见习记者 石青川|北京报道,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居民天然气价格每天调整吗?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居民天然气价格每天调整吗(今年已有多地上调居民用天然气价格)

居民天然气价格每天调整吗

《中国经济周刊》见习记者 石青川|北京报道

重庆居民用天然气11月价格上调?近日,重庆燃气集团工作人员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确认,今年将对居民用燃气执行淡旺季价格收费,11月份将施行旺季价格,价格确实有调整。

记者随后多方查阅发现,居民用天然气价格上调的城市不止重庆一个,从今年一月至今,已有超过30个城市依次上调了居民用天然气价格。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副研究员冯永晟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目前相关机构与企业已经在保供应上入手,冬季居民天然气使用会得到足够保障。

河北、河南、山东、山西、内蒙古等多地已上调居民用天然气价格

11月1日,多地陆续开启供暖季,多地居民发现,居民用天然气也开始执行新价格。家住重庆的蒋女士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前几天燃气公司抄表时就通知11月开始执行旺季价格。此外,家住贵阳的顾女士也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说,贵阳的居民用天然气价格有所上调。记者调查发现,山西介休也在11月1日起执行上调后的居民用天然气价格。

记者不完全统计发现,今年截至目前为止,已有河北、河南、山东、山西、内蒙古、重庆等省区市集中上调过居民用天然气价格。

从时间上来看,调整时间集中在4—5月份与9—10月份。

其中重庆、青岛、石家庄、唐山、保定、邯郸、廊坊、驻马店、安阳、鹤壁、焦作、濮阳、漯河、三门峡、运城、太原、大同、晋中、忻州、梧州、汕头等城市均在4月份到5月份期间,上调过居民用天然气价格。

而贵阳、聊城、威海、衡水、秦皇岛、汕头(汕头今年上调2次)等城市则在9月份到10月份期间,上调过居民用天然气价格。

此外,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鄂尔多斯、包头、巴彦淖尔、乌海、阿拉善盟等地则于3月15日发布了调价通知,4月1日开始进行执行。

从地理位置上来看,今天上调居民用天然气价格的城市主要集中在河北、河南、山西、山东以及内蒙古自治区。

其中河北11个地级市中,石家庄、唐山、保定、邯郸、廊坊、衡水、秦皇岛等7个地级市在今年上调过居民用天然气价格。

河南17个地级市中,驻马店、安阳、鹤壁、焦作、濮阳、漯河、三门峡等7个地级市在今年上调过居民用天然气价格。

山东16个地级市中,聊城、威海、青岛、枣庄等4个地级市在今年上调过居民用天然气价格。

山西11个地级市中,运城、太原、大同、晋中、忻州等5个地级市在今年上调过居民用天然气价格。

内蒙古自治区9个地级市3个盟中,呼和浩特、鄂尔多斯、包头、巴彦淖尔、乌海、阿拉善盟等6个地区在今年上调过居民用天然气价格。

可以看出,今年上调过居民用天然气价格的城市有一半为“煤改气”城市。

基准门站涨价导致上调,但上涨幅度不大

记者通过各省区市发改委文件发现,河北、河南、山东、山西均在调价文件中,提及了“因今年4月1日开始,上游企业管道天然气基准门站价格上浮5%”的调价原因。

但目前来看,国内居民用天然气价格的涨幅并不高。

记者统计发现,除去阜阳是在安徽上一轮调价中没有调整而今年跟随调整,以及汕头今年调整了2次,调整幅度稍高外,其他城市本轮上调幅度均在0.1元/m³左右。

其中山东上调居民用天然气价格的城市中,青岛与聊城上调0.1元/m³,威海与枣庄则开始启用阶梯气价;河北上调居民用天然气价格的城市均上调0.1元/m³左右;河南与山西上调居民用天然气价格的城市则仅上调了0.09元/m³左右。可以看出上调幅度有限。

冯永晟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目前我国天然气零售端价格对比国际确实偏低,有调价的必要,但由于居民用天然气价格连接着民生保障端,价格上的调整会有所考量,幅度不会太大。

目前,国际天然气价格出现波动,国内居民用天然气价格上涨是否受此波及?

冯永晟称,由于中国目前依然是天然气进口大国,所以国内所使用的天然气需要依靠大量进口。国际上天然气价格的大幅波动,对国内天然气会造成一定影响。而加之近几年“煤改气”的推动,天然气的消耗也在逐年递增,这也是今年天然气价格上调的原因之一。

对比煤炭与石油,天然气在减少碳排放方面有较为明显的优势,天然气的消耗量逐年增长。国家发改委发布的2021年8月份天然气与成品油运行简况中显示,8月份,天然气表观消费量294.7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5%;2021年1—8月,天然气表观消费量2406.2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6.8%。

国内天然气价格未来稳定,但能源安全问题不容小觑

取暖季的到来会让天然气使用量进一步扩大。居民用天然气价格是否存在进一步调价的可能?在冯永晟看来,上涨压力会持续,但已调价的地区短期再次上调的可能性不大。

此外,目前国内各层面都在驱动供应端保障。

9月底,中国海油与卡塔尔石油公司签署为期15年、350万吨/年的长期LNG购销协议。

10月18日,中国石化宣布,华北最大天然气地下储气库群——中原储气库群建成投产,库容气量达到100亿立方米。10月26日中国石化又宣布,采暖季计划向市场供应天然气270亿立方米。

在今年生态环境部召开的10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上,生态环境部大气环境司副司长、一级巡视员吴险峰也表示,会在价格上采取措施,保证居民“煤改气”,保障天然气价格基本稳定,不会随着市场价格起伏产生大的波动。

有分析人士认为,中国天然气大量进口的现状在短期内或难改变。如果天然气国际交易价格继续上涨,若在国内零售价格不变的前提下保证供应量,可能对上游天然气进口企业造成亏损;若为减小亏损而贸然提升价格又可能给民生保障端带来问题,所以,随着国际天然气价格上涨,保量与保价之间存在的平衡将被逐渐压缩。

冯永晟表示,我国天然气产量并不占优势,所以,外部出现问题后,供给能力保障难度比较大。此外由于国际天然气订单还有“照付不议”(指在市场变化情况下,付费不得变更,用户用气未达到此量,仍须按此量付款;供气方供气未达到此量时,要对用户作相应补偿)的交易规则,天然气进口国在国际交易中容易处于劣势,“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一直提倡能源安全必须牢牢抓在自己手里的原因。还是应该在立足我们自身资源禀赋的基础上,稳妥地推动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大力发展。”冯永晟说。

责编:杨琳

(版权属《中国经济周刊》杂志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