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步:点赞,没关注的可右上角先关注

请君莫言工作忙,请君莫说接送难。年少爱学直需学,莫待年长空息叹。大家好,我就是文科与理科并重,擅长英语启蒙但却说着一口塑料普通话的思源爸爸。

如何教小学四年级孩子学好高二的古文《过秦论》

前段时间,思源爸爸用了一个小时时间,带着小思源学了一遍贾谊的《过秦论》,这是一篇高二的文言文,但写得非常的气势磅礴,读起来朗朗上口。学这么长的古文,思源一开始是拒绝的,但在我的鼓励下,还是同意了。我们用了整整一个小时才学完。结果第二天思源主动找我,要求再学习一篇类似于《过秦论》一样的文章。我又开心又难过,开心的是成功地引诱孩子对文言文感兴趣,难过的是很难再找到这样一篇类似的古文。

那么问题来了,如何使一个才小学四年级的学生读懂并且喜欢这篇高二的文言文?下面是必须要做的准备。

四年级学生学文言文有帮助吗(如何教小学四年级孩子学好高二的古文)(1)

2、为什么选择《过秦论》

学习古文,必须循序渐进,文章不能一下子太难。同时文章也要内容有趣,吸引读者。《过秦论》中大量的使用了排比句,使得文章虽长,但结构一致,易于理解,并且气势磅礴,朗朗上口,使人热血沸腾。同时孩子对东周列国一段历史本来就比较熟悉,很容易理解《过秦论》中的事件与名词

3、学习的基本方法

(1)兴趣为主。

小学四年级学习古文,毕竟是玩玩而已,理解基本意思,能够断句,会朗读就可以了。千万不要以中学生的标准来对待小学生,诸如默写古汉字,列举古汉字的若干意思等等。

(2)侧重朗读

比起比现代文,古文更适合朗读。所以别介意普通话不标准,自己和孩子一起朗读起来吧!

(3)联想扩展

学习是件很枯燥的事情,学古文更是如此!为了能够提高孩子的兴趣,家长们切记把眼光从文中跳到文外,多联想些故事、音乐、小品等内容,激起学习兴趣。

四年级学生学文言文有帮助吗(如何教小学四年级孩子学好高二的古文)(2)

具体的讲解过程如下:一、第一段

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náng)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也,商君佐(zuǒ)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1、

秦孝公据崤(xiáo)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kuī)周室

讲解重点:

(1)很多古代的地理名词与现代含义不一致。比如“秦孝公据崤函之固”的“崤函”指的是崤山和函谷关,这两个连在一起的地方。“拥雍州之地”的“雍州”是古代的九州之一,大禹治水后划分天下为九州,雍州就是其中之一,大约在现代的陕西、宁夏、青海、甘肃等一带。

【备注】古文的地理名词与现代文有不同,一定要记得想孩子解释。

(2)“君臣固守以窥周室”的“窥”,就偷“窥”的“窥”,就是英语中的“Peeping Tom“的”peep“,表示秦国推翻周天子,自己当天子的心。

【备注】这里用了“Peeping Tom”来联想,这是一个外国的典故,以前给孩子讲过。

四年级学生学文言文有帮助吗(如何教小学四年级孩子学好高二的古文)(3)

2、

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讲解重点:

(1)天下、宇内、四海,八荒,都是天下的意思。席卷、包举、囊括、并吞也都是一个意思。比如《三生三世十里桃花》里面用四海八荒表示天下,《天龙八部》里面的“八荒六合唯我独尊功”,八荒和六合都是指天下。

【备注】除了以上几种说法,还有哪些表示中国的词语:九州、华夏、中华、神州、赤县、中原

四年级学生学文言文有帮助吗(如何教小学四年级孩子学好高二的古文)(4)

3、

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

讲解重点:

(1)商君就是商鞅。秦孝公开始商鞅变法,对内发展生产,对外采用连横的策略。商鞅变法的相关内容,孩子如果不清楚,可以讲解,如果已经很清楚了,一笔带过。

【备注】连横的张仪不是商鞅,家长知道就行,孩子如果不问就不用特别指出。

四年级学生学文言文有帮助吗(如何教小学四年级孩子学好高二的古文)(5)

4、

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讲解重点:

(1)什么叫做拱手,(家长们做一个拱手的姿势),代表非常地轻松。秦国简简单单地就获取了河西的地盘。《千字文》里面有句话叫做:“坐朝问道,垂拱平章”,意思是拱拱手就把天下治理好,形容尧舜禹等明君由于实施仁政,所以轻轻松松地就治理好国家了。当然这里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其实秦国取得河西之地还是费了很大的功夫的。

(2)河西之地。了解秦国历史的都会知道河西之地,这块地方在现在的陕西东部黄河以西。秦魏有五次河西之战,具体内容可以看《了不起的秦国》,或者电视剧《大秦帝国》。

四年级学生学文言文有帮助吗(如何教小学四年级孩子学好高二的古文)(6)

二、第二段

孝公既没(mò),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yú)之地,北收要害之郡。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当此之时,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约从离衡,兼韩、魏、燕、楚、齐、赵、宋、卫、中山之众。于是六国之士,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齐明、周最、陈轸、召(shào)滑、楼缓、翟景、苏厉、乐毅之徒通其意,吴起、孙膑、带佗、倪(ní)良、王廖、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qūn)巡而不敢进。秦无亡矢(shǐ)遗镞(zú)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lù)秦。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lǔ);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强国请服,弱国入朝。

1、

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讲解重点:

(1)秦王世系表

例句: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

例句:延及孝文王、庄襄王,享国之日浅,国家无事。

例句: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

解释:秦孝公,秦惠文王,秦武王,秦昭襄王,秦孝文王,秦庄襄王,秦始皇。这是秦国的世系表。其中秦孝公变法秦惠文王就是芈月的老公秦武王举鼎被砸伤秦昭襄王是芈月的儿子秦孝文王据说只当了三天皇帝,然后吃吕不韦送的肉被毒死了(野史)。秦庄襄王就是奇货可居的那位,被吕不韦用金钱美女消磨意志,整天吃喝玩乐,只当了三年皇帝,就莫名其妙的死去了。及至始皇的“始皇”,就是秦始皇。秦始皇其实不叫秦始皇,叫做始皇帝,秦始皇是后人对始皇帝的称呼(有的绕,就当绕口令吧)。

(2)“东南西北”句形容秦国东征西讨,四面扩张。比如《芈月传》里面搞定义渠就是一种领土扩张。但是如果有心的话,可以查一查秦国扩张的具体时序图。

四年级学生学文言文有帮助吗(如何教小学四年级孩子学好高二的古文)(7)

2、

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讲解重点:

(1)会盟而谋弱秦的"弱"是使动用法,表示谋划使秦国变弱的方法,这种使动用法在古文中十分常用。

(2)以致天下之士,以找来天下有才能的人,“致”是招致,引来的意思。

(3)合从缔交的“从”是通假字,通“合纵连横”的“纵”。

四年级学生学文言文有帮助吗(如何教小学四年级孩子学好高二的古文)(8)

3、

当此之时,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约从离衡,兼韩、魏、燕、楚、齐、赵、宋、卫、中山之众。

讲解重点:

(1)战国四公子。孟尝君,平原君,春申君,信陵君。孟尝君曾经到秦国做丞相,留下了鸡鸣狗盗的传说。平原君则在毛遂自荐的故事成就了毛遂。信陵君是真正的不得了!信陵君窃符救赵直接扑灭了秦灭赵的希望,另外信陵君也曾作为五国联军名义统帅而攻秦,破秦军于河外。秦国不得不用对付廉颇、李牧的方法对付信陵君,那就是用之从无失算的离间之计——魏王听信谗言,疏远了信陵君。信陵君闭门托病,耽酒而亡。

【备注】孩子会问,不是先合纵再连横吗?怎么这里面先连横再合纵了,家长们考虑下如何这个回答。

(2)战国七雄

现在所说的战国七雄,是齐、楚、秦、燕、赵、魏、韩(地图上的位置,东南西北到中央,这是口诀,记住哦!),但并不代表着当时只有这7个诸侯国,诸如宋、卫、中山之类的小诸侯国也是有的。秦始皇灭六国后,单单留了一个卫国,直到秦二世才灭卫国。

【备注】:讲讲卫国对秦国的人才贡献。(商鞅,吕不韦)。

四年级学生学文言文有帮助吗(如何教小学四年级孩子学好高二的古文)(9)

4、

于是六国之士,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齐明、周最、陈轸、召滑、楼缓、翟景、苏厉、乐毅之徒通其意,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

讲解重点:

(1)“为之谋”是谋士,“通其意”是外交官,“制其兵”是将军。当然也没有必要太纠结,比如说乐毅带领六国军队攻齐。

【备注】这里面的人名,了解了解就足够了,不必过于纠结。里面很多人不是同一个时代的,而且说不定还相互功伐过,当然也还有很多名士没有写出来。必须贾谊写的是文学不是历史。

四年级学生学文言文有帮助吗(如何教小学四年级孩子学好高二的古文)(10)

5、

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

讲解重点:

(1)九国之师的前后矛盾。前面气势汹汹,叩关而攻秦,结果秦人打开大门,”延“就是引进,迎接。别人来攻打,秦国打开大门迎战,结果九国军队逡(退让)巡(徘徊)不敢进。一个“叩”一个“延”,体现了秦的霸气和九国的懦弱。

(2)矢是箭,镞是箭头,秦国不费一兵一卒一根箭头,就打的九国之师落花流水,望风而逃。当然这里的描写相当地夸张,”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哪有这么简简单单就打败九国的。贾谊这么写的目的只是通过矮化九国而奉托秦国的强大。

(3)矢是箭的意思,有个成语叫做“无的放矢”。“的”是靶子,“矢”是箭,无的放矢就是没有靶子乱放箭,没有目的乱干事。秦国在范雎(jū)就有的无的放矢,今天打打这个,明天打打那个。范雎提出,远交近攻,专打近的,这才逐渐统一全国。

四年级学生学文言文有帮助吗(如何教小学四年级孩子学好高二的古文)(11)

6、

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lù)秦。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lǔ);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强国请服,弱国入朝。

讲解重点:

(1)有个成语叫做血流成河,表示流血很多,体现了战争的残酷。今天学习一个成语叫做流血漂橹,流出来的血都可以让船橹浮起来,说明流血之多。类似这样的成语还有几个,比如投鞭断流,张袂成阴,挥汗成雨等。

(2)橹是用手划船的工具,有一个非常有趣的对联:“两舟竞渡,橹速(鲁肃)不如帆快(樊哙));百管争鸣,笛清(狄青)难比箫和(萧何)”,家长可以讲给孩子听听。

(3)强国请服,弱国入朝。一些大的国家请求臣服,一些小的国家过来朝贡。

【备注】如果孩子提问:不是过秦论吗?怎么前面一直都是赞扬秦国的?那么恭喜你!孩子问此问题,说明他看懂了。不要着急,让孩子带着疑问把书读完,因为过秦在最后。

四年级学生学文言文有帮助吗(如何教小学四年级孩子学好高二的古文)(12)

三、第三段:

延及孝文王、庄襄王,享国之日浅,国家无事。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lǚ)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chī)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zhù)长城而守藩(fān)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huī)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xiāo)锋镝(dí),铸(zhù)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jiàn)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1、

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

讲解重点:

(1)二周是指东周国和西周国,但不是大家平常说的东周和西周(故意绕晕你们)。我们平时说的东周和西周,是相对于整个周朝而言,是后人对周朝的称呼。就好像李世民不会自称唐太宗,唐太宗是李世民死后的称呼一样,东周天子不会自称东周,而是仍然以周自居。但就在这个现在人称之为东周,古人称之为周朝的某个时候,周王室内乱,王子们互不相让,都想当天子,于是就分成了两家,都自称周天子,一个在东边一个在西边,为了有区别,姑且称之为为东周国和西周国吧。

四年级学生学文言文有帮助吗(如何教小学四年级孩子学好高二的古文)(13)

2、

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讲解重点:

(1)“以为桂林、象郡”,“以之为桂林、象郡”,“之”代表前面的百越之地,把他们称为桂林和象郡。陈胜吴广起义后,天下英雄蜂拥而起,但是秦国军队却突然消失了。于是就有野史称,秦始皇雄才大略,派兵50万扫平岭南,并命令军队曰:以守住南岭为己任,即便中原大乱也不要轻举妄动。所以秦末诸侯并起,逐鹿中原。但50万秦军按兵不动,固守岭南,虽然坐看秦王朝毁于一旦,但却使得岭南一带牢牢地纳入中国版图,永不分裂。思源爸爸曰,野史而已,信不信由你。

四年级学生学文言文有帮助吗(如何教小学四年级孩子学好高二的古文)(14)

3、

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讲解重点:

(1)蒙恬将军,据说是毛笔的发明者,当然其实应该是改造了毛笔。

(2)北筑长城而守藩篱,藩篱就是篱笆,用篱笆来比喻长城,比喻国家的边疆,一种磅礴之气势顿时滚滚而来。

(3)却匈奴七百余里,“却”就是退,打退。

(4)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有这种气势的还有一首诗,叫做《哥舒歌》:“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洮。”

四年级学生学文言文有帮助吗(如何教小学四年级孩子学好高二的古文)(15)

4、

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

讲解重点:

(1)“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这里指的是焚书坑儒。黔首就是老百姓。“以愚黔首”是使动句,使老百姓愚蠢。

(2)隳名城,把六国的城墙都给拆了,让六国无险可守。

(3)收天下之兵,这里的兵是指兵器,不是士兵。锋镝,锋是刀锋,镝是箭头。当然这里又是借代,用锋镝代表了兵器,古文写文章特别喜欢借代。现在也一样,比如我们特别喜欢用红领巾来代表做好事不留名的小学生。秦始皇收集全天下的兵器,铸造了12个巨大的金属雕像,立在咸阳。

(4)镝是鸣镝,就是那种射出去响的箭,冒顿(mò dú)单于就用鸣镝弑父,成为匈奴的首领,第一次统一了蒙古草原,建立了强大的国家,给汉朝带来了巨大的麻烦。

(5)铸以为金人十二,其实是:“以之铸为十二个金人”。古文的语法与英语的语法很像,都喜欢修辞后置。比如这里的金人十二,其实是“十二金人”。用英语表达类似于:use its to 铸金人 that 有12个。其实不让老百姓用刀器的朝代,还有一个,就是元朝。与暴秦一样,短短几十年,元朝国祚废。

四年级学生学文言文有帮助吗(如何教小学四年级孩子学好高二的古文)(16)

5、

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讲解重点:

(1)“践华为城,因河为池”,踩着华山作为城池,就着黄河作为护城河,着实大气夸张。如此大气的句子在古文中十分常见,比如对联:“千年老树为衣架,万里长江作浴盆”,又比如对联:“天当棋盘星作子,谁人敢下?地当琵琶路当弦,哪个能弹?”。写作大气,通常被称为豪放派诗(词)人。思源爸爸最喜欢豪放派的诗词了,因为心情低落时读读豪放派的诗词,顿时气势磅礴,仿佛充电一般,心情好了许多。但豪放有种,一种是怀才不遇只能说话豪放,比如李白,“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空喊两句而已。另一种是言行一致的真豪放,比如毛主席:“今日长缨在手, 何时缚住苍龙?”

(2)秦始皇以前的天子都不是皇帝,秦始皇认为自己的功劳超过了古时候的三皇和五帝,所以就合体,自称皇帝。然后秦始皇自己不叫秦始皇,他自称为始皇帝。他的孩子是二世皇帝、三世皇帝,以此类推。

【备注】直到这里,才逐渐讲了秦始皇的一些过错,过秦论才真的有一点点过秦,前面都是强秦论。

四年级学生学文言文有帮助吗(如何教小学四年级孩子学好高二的古文)(17)

四、第四段

秦王既没(mò),余威震于殊俗(shū sú)。然陈涉瓮(wèng)牖(yǒu)绳枢(shū)之子,氓(méng)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yī dùn)之富;蹑(niè)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qiān mò)之中,率疲弊之卒,将(jiàng)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jiē)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yíng)粮而景(yǐng)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1、

秦王既没(mò),余威震于殊俗(shū sú)。

讲解重点:

(1)“没”是通假字,通“殁”,死亡的意思。古人关于死,有多少种说法:天子死为“崩”、“殡天”,诸侯死为“薨”,大夫死为“卒”,一般官员死称“逝”,士死为“不禄”,庶人死为“死”。 幼年人死为“夭”,不满20岁死曰“殇”,老年死谓之“寿终”。其他诸如英年早逝、夙殒、天服之殇、登仙、百年、谢世、长逝、长往、长辞、归室、归泉、走了、去了、故去、就木等等不胜其数。

(2)“殊俗”字面意义就是特殊的习俗,表示特殊的习俗的地方。那么什么地方习俗特殊呢?一般就是国家边界的少数民族之地。秦始皇虽然死了,但是余威还是震慑了国家周边地区。所以“殊俗”也是一个借代,代指全天下。就如同《千字文》有言:“爱育黎首,臣伏戎羌”。连戎羌都臣服了,中原怎么会不臣服呢。

四年级学生学文言文有帮助吗(如何教小学四年级孩子学好高二的古文)(18)

2、

然陈涉瓮牖(yǒu)绳枢(shū)之子,氓(méng)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yī dùn)之富;

讲解重点:

(1)陈涉就是陈胜。《史记》记载:“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所以陈涉就是传说中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的陈胜。

(2)瓮,就是平时的瓮,请君入瓮的瓮。牖(yǒu)是窗户。这里的瓮是名词动用,以破瓮作窗户。绳枢,绳就是平时的绳子,枢是户枢,是门的转轴,一般应该是木头做的,如果用绳系户枢,那么就是非常贫穷。“瓮牖绳枢”形容家里贫穷之极,比如家徒四壁。类似的通过描写家里装修来描述贫穷的成语很多,比如衣弊履穿,一贫如洗,桑户蓬枢,绳床瓦灶等。家长们不也要太过于纠结,别太区分每个字的含义,直接把它们当成成语,强行记下来就行了。

(3)氓隶,是指劳动人民。陈胜吴广起义是因为在服劳役的途中,天降大雨,不能按时到达。在路途中起义,所以称之为迁徙之徒也。当然刘邦也是因为同样的原因造反的。只不过陈胜吴广是服劳役者,因为不能按时到达劳役地点而造反;刘邦则是押送者,由于不能按时押送劳役者到达地点而造反。

(4)仲尼是孔子,墨翟是墨子。陶朱就是范蠡,他在越王勾践复仇成功后,怕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于是改名换姓,带着西施去了楚国,成了一位大富翁。

四年级学生学文言文有帮助吗(如何教小学四年级孩子学好高二的古文)(19)

3、

蹑(niè)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qiān mò)之中,率疲弊之卒,将(jiàng)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jiē)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yíng)粮而景(yǐng)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讲解重点:

(1)行伍指陈胜等人是服劳役者,阡陌是指乡村的小路。一般来讲,古风歌曲里面带个陌字都能让你莫名其妙的感动,比如电影《闪光少女》里面唱古风歌曲“陌上寸草”那一段。“将数百之众”的“将”是第四声,带领的意思。总而言之,贾谊在这里不断的压抑描写陈胜吴广等人,说他们出生低微,缺兵少卒,没有兵器。但是就这么一个低微贫贱不足称道的人,却推翻了强大的不可一世的秦王朝,这就是巨大的反衬描写。

(2)赢粮而景从,赢是秦始皇的姓,但赢在这里表达挑着带着的意思。“景”是通假字,通“影”。带着粮食,像影子一样地跟从。

四年级学生学文言文有帮助吗(如何教小学四年级孩子学好高二的古文)(20)

五、第五段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锄懮(chú yōu)棘矜(jíqín),非铦(xiān)于钩戟长铩(gou ji cháng shā)也;谪(zhé)戍(shù)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何也?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duó)长絜(xié)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shèng)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之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huī),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1、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

讲解重点:

(1)既然陈胜吴广可以干掉秦朝,那么无外乎两个原因,一个是秦王朝很弱小,另一个是陈胜吴广很强大。下面贾谊将一一的驳斥。首先是秦朝依旧,不但没有变弱小,反而更加强大了。

四年级学生学文言文有帮助吗(如何教小学四年级孩子学好高二的古文)(21)

2、

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锄懮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何也?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

讲解重点:

(1)秦朝没有变弱,那么他的敌人太强大了吗?非也非也!贾谊在这里就疯狂地描述陈胜吴广是多么的弱小,各方面不如以前的九国。比如地位不如,兵器不如,能力不如。总之九国如皓月当空而陈胜只是萤火虫一只,不可同日而语。

(2)这一段有很多不认识的字。比如锄懮棘矜,钩戟长铩。这里面有几个通假字,每个字代表了一直现在不常见的器物。不管了,不管了,小孩子能够坚持到这里,已经很不容易了,就不需要具体知道每个字的含义!总之,前者表示了农具,后者表示兵器,说明陈胜的军队使用的是农具,而九国的军队用的是兵器,从武器战斗力而言,陈胜不如九国。

(3)度(duó)长絜(xié)大,成语,度是比较大小,絜也是衡量大小。用绳子量物体周围的长度,比量长短大小,以便找出差距。非常搞笑的是,如果真要比较大小,还得感谢秦始皇,因为秦始皇使得车同轨,书同文,统一度量衡,使比较大小成为了可能。

四年级学生学文言文有帮助吗(如何教小学四年级孩子学好高二的古文)(22)

3、

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shèng)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之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huī),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讲解重点:

(1)乘是四匹马拉的车。在古时候战车的数量是衡量国家实力的标准。万乘之国,泛指很大的国家了。致万乘之势,可以理解为东周权力最大的国家。

(2)序八州而朝同列,典型的使动用法,使八州(九州减去秦的雍州,即其他的诸侯国)的诸侯排序,使本来是同为周天子手下的诸侯国来朝拜。

(3)一夫作难而七庙隳,隳是毁坏,七庙是指四亲(父、祖、曾祖、高祖)庙、二祧(tiāo)(高祖的父和祖父)庙和始祖庙,“七庙”是王朝的象征,没有王霸(八)之气承受不住的,大家千万别往自己身上套用。这个地方非常的夸张,典型的夸张,好像陈胜一个人造反而秦朝就垮了似的。其实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陈胜一个人翻不了天。

(4)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点睛之笔,绝对的点睛之笔。此文名为“过秦论”,可是前面一直在赞扬秦国,把读者的心高高吊起,直到这里,才说了一句过错:“不施仁义”。大家幡然大悟。金庸有部小说叫做《鸳鸯刀》也是这样,说一对鸳鸯刀中藏有无敌于天下的秘密,然后引来清朝鹰犬的抢夺。前面做了一大堆的铺垫,大家始终不知道天下无敌的秘密,直到最后全书一句才知道:仁者无敌。《鸳鸯刀》与《过秦论》在吊人胃口上有异曲同工之妙。

四年级学生学文言文有帮助吗(如何教小学四年级孩子学好高二的古文)(23)

后记:

本来就准备来个“每天10分钟,国学历史通”,写短短一千来字就结束。但结果写着写着,才发现如股票跳水般一泻千里,东拼西凑了近万字。思源爸爸知道,在网络文章中,超过两千字就只有收藏也不会真实阅读了。对不对,你们是不是有很多是直接从上面拖下来点收藏的。好吧,收藏就收藏吧,麻烦也转发转发。最关键的是,提高自己的能力去教孩子,这样可以提高自己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孩子才听你的。


思源爸爸,一个专注于少儿原版英语和素质教育的头条号,想看更多内容,别忘了点赞、收藏和关注!

当然也可以关注思源爸爸的zyxhpzsy(长按可复制)。或者直接在今日头条中私信思源爸爸,一起讨论孩子的英语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