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手又名佛手柑、手柑等。为芸香科佛手小乔木植物,以干燥果实供药用。主产在长江以南的浙江、两广、福建、四川等地。浙南地区可行露地栽培,浙北地区多为盆栽,冬季人房里。现公园、家庭作为观赏花卉栽培。

佛手种植技术详解(佛手栽培管理技术)(1)

(一)选地整地

定要选择阳光充足、排灌方便的砂质壤土,最好是三面环山的小气候地带。选择缓坡地或平原地,亦可栽种于水稻田。佛手虽然喜湿润,但又忌水浸。所以栽植地一定要起高垅。种植前,要将土地先在秋冬进行深翻,经风化、熟化后,整成高30~4厘米、宽1.3~1.4米的高畦(沟宽保持30~40厘米)。再在畦上挖深、宽各50~60厘米见方的大穴,把熟土和生土分开堆放,施入腐熟有机肥30~40公斤,拌匀待植。

佛手种植技术详解(佛手栽培管理技术)(2)

(二)繁殖方法

有扦插、嫁接或种子育苗实生繁。由于扦插繁殖迅速,又省工易行,适合于大规模生产,还能保持母本的优良性状。但植株根系不够发达,抗旱和抗寒能力较差,药材的产量不高,寿命也较短。培育良种可用嫁接方法,技术性较强,嫁接繁殖的苗木生长旺盛、结果早、产量高、寿命长,可加速良种繁殖。

佛手种植技术详解(佛手栽培管理技术)(3)

扦插繁殖:选择苗圃地,选择排灌方便、土质肥沃,或水稻田。干旱缺水、含砂水量大或过于低洼、粘重板结的地方均不宜。选好地块后,要提早深翻、细耙,除净杂草,按每亩施用腐熟的有机肥2000公斤以上,再整成宽1.3~1.5米高23~ 30厘米的畦,以防积水。

选择插穗:选择8~10年以上、生长健壮、无病虫害、产量较高而稳产的植株枝条作为插穗。按18~20厘米(3~5个芽)为一段进行剪取,先将枝条中的刺、叶剪去,再用锋利的刀将其下端削成马耳形的插穗,应随剪随插。如不能及时扦插,应放在潮湿阴凉地方,盖上湿物,防止水分散失影响成活。如放置时间过久,插口干缩,应该重新刀削后再扦插。

佛手种植技术详解(佛手栽培管理技术)(4)

扦插季节:以早春梢萌发前进行为好,也可在8~9月高温多雨季节进行,前者用上年刚木质化的枝条,后者用当年的春枝,春插一事定要在萌芽前进行,萌发后枝条的养分消耗,插后生根慢,影响成活和生长。扦插时,将削好的插穗按行距20 ~ 25厘米、株距8~10厘米,轻轻地斜插入土,露出地面1/3,覆土压实后立即浇水。

佛手种植技术详解(佛手栽培管理技术)(5)

管理:浇水防旱,搭棚防晒,直到生根成活。积水要及时排除。为促进根系生长,按每亩用腐熟的人畜烘粪尿3000公斤,开光施人,以后视情况可再施2~3次。8~9月份扦插者,冬天要注意防止发生冻害。

另外,嫁接繁殖和压条繁殖生产上一般不使用。定植:扦插苗培育1年后,一般苗高50厘米以上时,在春秋两季均可定植,挑选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苗。起苗前2开浇水湿润。取苗时,多带宿土,对于过长的根系也要酌修,地上部分,可将分枝全部剪去,仅留主干,顶梢可剪去1/3,以便于栽植和促发新枝。幼苗中下部的叶片全部剪去,仅留,上部少数叶片,减少水发蒸发。栽植时保持株行距2.5~3.0X2.5米。栽植深度应比苗期略深5~10厘米,根系要舒展,覆土压实浇水。以后若遇干旱,及时进行浇水,保持土壤湿润。北方地区家庭、公园移植一般均盆栽。

佛手种植技术详解(佛手栽培管理技术)(6)

(三)田间管理

1、中耕与间种:佛手栽后3年才能开花结果,此期间容易滋生杂草,要及时除净。3年以前株间的间隙较大,为抑制杂草生长,可间种花生、黄豆、生姜等矮生作物。也可间种豆科绿肥,以达到改良土壤、增加肥力的目的。

佛手种植技术详解(佛手栽培管理技术)(7)

2、追肥:佛手属于高产作物,所需肥料相对也较多,要及时进行追肥。在开花结果之前,每年要施6次,即在3~8月份每日1次。所施肥料以稀薄的人畜粪尿为主或施用速效氮肥。9月份之后,就不再施肥。开花结果后,每年施肥3次,第一次在开花前,以促进花芽分化及春枝的生长;第二次在幼果直径2厘米时,以保果和促进果实生长,减少脱落;第三次在果实采收后进行,以恢复树势,促进翌年花芽分化。

3、排灌:在伏天植株耗水很多,要及时浇水防旱,有条件的地方最好采用沟灌,以使土壤湿润透彻,效果将会更好。

佛手种植技术详解(佛手栽培管理技术)(8)

4、修剪;佛手萌发能力较强,枝梢生长无规律,为保证树势生长旺盛、促进结果枝的形成和均匀分布、减少大小年差异和病虫危害,需要进行合理的整枝修剪。一般在春季植株萌芽前或秋季果实采收后进行,主要剪去衰弱枝、病虫枝和枝老枝。尽量保留结果短枝,对于徒长枝,除个别需要作为树冠补充外,其要剪净。“秋分”以后生长的新枝,须适当保留,以备翌年结果,树枝刺应剪去。为了防止茎干徒长,促进分枝,增加果枝,还要适当配合采用弯枝技术。

5、疏花与摘果:肥力过足树势生长过旺或树势生长衰老时,均易产生早花现象,早花多数为雄花。不能结果,要及时摘除。“夏至”前后短枝上开的花,一般都是雌花并能成果,每条短枝只能保留1~2朵结果的花,当花多时,要进行适当疏花。移栽后3年之前,有些植株也能成花,为了植株将来的高产也要摘除。开花期间,气温较高,雨量充沛,树干粗大,枝条上的腋芽必须全部抹去以达到减少落花、多结果实的目的。

佛手种植技术详解(佛手栽培管理技术)(9)

6、束枝和搭架:在果实膨大期间,有大风侵袭时容易落果,需打桩、搭架加固,或者把生长较近几个结果较多的枝条,用绳索捆扎在一起。

7、病虫害的防治:佛水炭疽病:被害叶片出现黄色小斑,后成大斑并下陷,边缘黄褐色,最后病斑处穿孔。防治方法:结合冬剪,清除枯枝落叶,集中烧毁;发病前喷洒1:0.5:200的波尔多液,保护新枝;发病后可用65%代森锌600倍腋或50%退菌特500~800倍液喷洒。

佛手种植技术详解(佛手栽培管理技术)(10)

佛手溃疡病:发病初期在叶背出现黄色油渍状,暗绿色稍凹陷的小斑,形成表面粗糙木栓化的黄褐色病斑。防治方法:冬季清洁田园,剪除有病枝叶,减少越冬菌源;春枝抽出时喷1:0.5:200的波尔多液进行预防。

烟霉病:受害初期片发生暗褐色霉斑,最后形成黑色霉层,影响光合作用。防治方法:在蚜虫、介壳虫发生期,喷洒40%乐果乳剂1500 ~ 2000倍液,每隔7~10天喷1次,连续2~3次;清除病源,将病叶剪除,烧毁或深埋;在发病初期喷施1:0.5:200倍波尔多液,每隔7~10天喷1次,连续2~3次。结蜘蛛:发生时可用40%乐果乳油1000倍液喷洒。

佛手种植技术详解(佛手栽培管理技术)(11)

(四)收获加工

佛手的成熟期很不一致,可根据成熟程度分批采收。以果实全呈现黄色、嫩薄而有光泽时为成熟。选晴天剪下,用刀切片晒干即可。

佛手种植技术详解(佛手栽培管理技术)(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