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密县位于西藏自治区东南部,帕隆藏布江的北岸,318国道从县城中心穿过。

波密的朝圣者(心中的圣地119)(1)

波密,藏语意为"祖先"。原为曲宗、易贡、倾多三宗。1954年,合曲宗、易贡、倾多三个宗统一管辖。1959年12月设波密县,隶属林芝地区。1964年属昌都地区管辖。1986年元月再次归属了林芝地区。

波密的朝圣者(心中的圣地119)(2)

波密县城的所在地在扎木镇,海拔2700米。虽然已经几次到过林芝地区,但每次都是在林芝地区的所在地八一镇落脚,还没来过波密县城,今天是第一次来到波密县城。

波密的朝圣者(心中的圣地119)(3)

因为波密海拔比较低,气候温和而湿润,是西藏商品粮基地县之一。这里的农作物主要产小麦、青稞、油菜等,这里有海拔最高的茶园133公顷,所产茶叶质量颇佳,还是出口菌类松茸、羊肚菌的重要产地之一,所以,波密是个物产十分丰富的地方。波密在西藏地区是一个特殊的存在,这个地方人杰地灵,在遥远的公元前230年间,就为西藏贡献了其历史上的第一代藏王——聂赤赞普,赞普这个称号也就是从那个时候留下来的。

波密的朝圣者(心中的圣地119)(4)

今天我们准备在波密吃中饭,找好饭店后,在等待上菜的空档,我独自带着相机出去了,想趁着这点时间,好好看看这个号称“西藏江南”的波密。

波密的朝圣者(心中的圣地119)(5)

波密县城我是第一次来,没想到这个藏地县城是如此的现代与繁华,完全出乎了我的预料。

波密的朝圣者(心中的圣地119)(6)

在我生活的内地三线城市下面的小县城,也基本就是这个样子。

波密的朝圣者(心中的圣地119)(7)

眼前的波密县城,与内地的一些县城相比,完全没有差异。

波密的朝圣者(心中的圣地119)(8)

之前走川藏线,两次都住在林芝地区的所在地八一镇,那时就对八一镇印象很深,因为八一镇确实是大,但当时的八一镇面积虽然大,基础服务设施还不是很多,比较冷清,没有波密现在的繁华。

波密的朝圣者(心中的圣地119)(9)

波密因为环境良好,海拔很低,周边又有着很多的旅游资源,被称为“西藏江南”,无形中就形成了一个“旅游集散中心”,去往波密周边的游客,都会来波密,所以,波密发展得很快,这也是波密县城建设得比较好的一个主要原因。

波密的朝圣者(心中的圣地119)(10)

来波密的人,有很大一部分都是来林芝地区旅游的游客,所以,这里的饭店特别多。在藏地,川菜馆最为普遍,因为最早带动西藏旅游的是318国道,也正是这条川藏线,将川人与川菜带进了西藏,于是,西藏就成了将川菜“发扬光大”的一个西部地区。进藏的内地游客,如果吃不了川菜,在西藏吃饭就成了问题,对于我这个喜欢川菜的人来说,到藏地就不愁吃喝了。在街上逛游时,我看到波密这边的饭店已经不是川菜的一统天下了,云南菜馆、陕西面食和东北菜馆也渗透了进来,唯一不见的就是江浙菜系。

波密的朝圣者(心中的圣地119)(11)

波密的朝圣者(心中的圣地119)(12)

这个大门内就是波密的县政府,在县府的周围,也都是各种商店。

波密的朝圣者(心中的圣地119)(13)

刚刚我们进波密时,我就注意到了坐落于帕隆藏布江上的一座大桥,虽然小伙伴们已经打电话催我回去吃饭了,但我还是坚持来到这座桥上,就想近距离地看看这座具有藏族风情的美丽大桥。

波密的朝圣者(心中的圣地119)(14)

这座桥称为景观桥,看来这就是波密县城的一个观景点,也正说明我是来对了。

波密的朝圣者(心中的圣地119)(15)

当我向桥上走去时,看到了桥的一边安静地坐着一位藏族妹子,来到藏地,我最喜欢与当地的藏族人交流,于是,便走上前去与她交谈。她此时是在这里等人,刚开始看她上半身的装束,我以为她是在某饭店做工,当我往下一看,看到了她脚上穿着的那双解放鞋后,才知道她并不是去饭店当服务员,而是要去工地打工,那肯定就是做建筑小工,干一些搬砖和泥的体力活。藏族女人是非常能吃苦的,以前靠游牧生活时,一般是男人只管在外放牧,家里的一切都是女人在打理。一个女人不仅要照顾一个庞大的家庭,还要养育一群孩子,确实是非常不容易。

波密的朝圣者(心中的圣地119)(16)

和这个藏族妹子还没聊几句,她等的人到了,是一位藏族大姐,我便随着她们一起往景观桥走去。

波密的朝圣者(心中的圣地119)(17)

波密这座景观桥建造得确实漂亮,大桥横跨帕隆藏布江,桥中间行驶车辆,两边是带有风雨长廊的人行道。整座大桥色彩艳丽,红色的基调绘上鲜艳的花朵,美丽极了!

波密的朝圣者(心中的圣地119)(18)

西藏位于青藏高原,藏族人民世世代代都生活在这壮美的山川高原之上,对大自然有着无限的崇敬,在这里,蓝天白云青山绿水是大自然的底色,而藏族传统的民居喜欢用三种颜色,就是白色、绛红色和黑色。在当地的民族文化里,这三种颜色分别代表着天上、地上和地下。所以,藏地的建筑,也大多采用这三种颜色。景观桥就是继承了藏族的民族传统,用绛红色作为基色,白色作为点缀,再绘以花朵用来装饰。察隅县的那座桥也是这种色调,但没波密的这座景观桥漂亮。

波密的朝圣者(心中的圣地119)(19)

桥的装饰带有典型的藏族风格,廊柱上用蓝、绿、红绘以各种吉祥图案。这座桥是我所见到的藏地漂亮第一桥。

波密的朝圣者(心中的圣地119)(20)

站在桥中间,望向帕龙藏布江,江的两岸就是波密县城。

波密的朝圣者(心中的圣地119)(21)

资料里介绍说波密是在帕龙藏布江的北岸,其实那是指的之前,现在,波密已经是分布在帕龙藏布江的两岸了,这说明波密县城面积扩大了,已经扩展到了帕龙藏布江的南岸。

波密的朝圣者(心中的圣地119)(22)

帕隆藏布江是中国的雅鲁藏布江主要支流之一,它发源于然乌湖。主要是由两条二级支流汇合而成,涓涓流水,自东向西,经波密、通麦等地后,水流量逐渐加大,直到在大拐弯处注入雅鲁藏布江时已是奔腾咆哮的巨龙了,而波密则是帕隆藏布江途径之地,因此也成为了波密县城的母亲河。

波密的朝圣者(心中的圣地119)(23)

位于帕龙藏布江两岸的波密,在母亲河的滋养下,人民过着幸福安康的日子。

波密的朝圣者(心中的圣地119)(24)

站在景观桥上,望着眼前的帕龙藏布江和两岸那一座座高大的藏式建筑,我久久不愿离去。

波密的朝圣者(心中的圣地119)(25)

波密,西藏的江南,虽然只是匆匆一过,但我看到了你的灵秀之美。

波密的朝圣者(心中的圣地119)(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