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文化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组成部分,体现了党的理想信念和高尚情怀,蕴含着丰富的红色历史和时代内涵,是新时代党员干部夯实信仰根基、凝聚思想共识、激发担当自觉的“必修课”。今年以来,金乡县干部政德教育中心依托本地红色资源将革命文化的传承弘扬作为高标准推动政德教育工作的关键环节,围绕教育阵地构建、教学形式优化、培训方式拓展,构建培训“多面体”,全面提高政德教育培训工作质量,打造金乡政德教育“红色载体”。

乡镇教育作风建设(构建培训多面体)(1)

聚焦资源融合,构建教育阵地

紧紧围绕全县工作大局和经济社会发展,按照干部政德教育工作要求,不断兴建条件、不断改善内容,牢牢抓好“两馆一墓一塔”教学阵地,以王杰纪念馆、鲁西南战役纪念馆、鲁西南烈士公墓、革命烈士纪念塔等现场教学点为核心,充分发挥政德教育主阵地作用,积极探索运用红色文化提升干部修养的新方法,不断加强班次对接力度,协同县委组织部科学谋划、分层推进干部培育工作,持续提升干部政德修养、党性觉悟和服务能力。同时,串联党员教育这个“大阵地”,融合县内红色文化资源,发掘具有鲜明红色烙印和时代精神的教学场所,依托红色历史发生地、乡村振兴示范村和党建示范基地等资源,开发“红色沃土、英雄故里”“革命精神、时代光芒”等“4S”红色环形教育路线,有效利用英雄王杰故里、鲁西南战役纪念园,组织党员开展传承红色基因、赓续英雄精神等活动,多点布局、协同增效,建成以主阵地为“骨”、教学点为“络”的具有鲜明“红色烙印”特征的基地。目前,金乡干部政德教育中心建成主阵地教学点4处,串联教学点8处,开发教学模块11个,并实现了教学资源高度融合。

乡镇教育作风建设(构建培训多面体)(2)

推进教研创新,优化教学形式

以党员干部与学生群体为革命文化教育的重点对象,加强推动政德教学形式转变,创新探索体验式、访谈式、沉浸式等教育方法,让学员在形式多样的教学中接受红色文化,升华革命情怀,让内容更“吸引”、形式更“解放”、思想更“解渴”。围绕“以活动促教学、以实践促政德”主题,依托英雄王杰故里打造“五同五德”教育实践系列活动,把“历史旧址”变成“实践课堂”,通过同做、同吃、同感、同悟,培塑学员政治品德、思想道德、为政之德、社会公德和奉献美德。持续开展“四进四提升”活动,定期走进园区、学校、社区、乡村等一线,讲好王杰精神弘扬课、开学第一课、红色基因传承课“三堂课”,推动革命文化和红色教育全覆盖,同时以实践课不断促进政德教育提质增效。

开发“1 N”王杰精神沉浸式党课《王杰精神润初心 踔厉奋发谱新篇》、情景剧目《英雄王杰》等“给力”党课,让学员沉浸式参与课程,在“身临其境”中接受精神洗礼、汲取前进力量,不断揭悟王杰精神时代内涵,推动党课“焕变升级”。

乡镇教育作风建设(构建培训多面体)(3)

联动线上线下课堂,拓展培训方式

充分利用“新媒体”,打造“线上”培训课堂,采取线上线下联动方式,促进现实学习和虚拟学习的结合,将政德课堂搬上“云端”,把学习空间放在“指尖”,全方位建立培训覆盖网。借助“学习强国”“灯塔在线”“金乡组工”“金乡政德”等平台,围绕传统文化、王杰精神、党史故事、地方发展等重点教学内容,开展线上学习教育,持续推送理论文章、视频音频等形式的学习资料。以“品书香养浩然之气 悟书韵修从政之道”为主题,打造《书香政德》网络课堂录播室。截至目前,录制上传理论文章26篇,学习音频98部,制作网络课21堂。公众号浏览量达26729次,视频号浏览量达122311,点赞量达5518,分享次数达3487。

同时,线下充分用好红色资源,发挥革命文化淬炼思想的作用,结合“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党史学习教育”“政德教育轮训”等主题教育活动,充分发挥干部政德教育基地优势,开展专题培训40次、2000余名党员领导干部接受红色教育洗礼。

记者 康岩 通讯员 张倩 李光耀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6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