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在道德层面上,当有其他人遇到坏人而我们在场时,袖手旁观会遭到舆论的批评。在心理层面上,包含了多种情景,不同的情景所对应的心理现象是不一样的。

因此,面对禽兽不如的坏人,放弃打抱不平是否正常,应从多角度进行论述。

从众效应

当有许多旁观者在场时,会产生从众效应,指的是人们在有其他人在场时,会依照旁人对事物信息的判断,有时会接受到误导信息导致不充分行动。从众效应产生的原因有多种:

心理学判断一个人是否做坏事(面对禽兽不如的坏人放弃打抱不平)(1)

首先是时间根据参考系的因素,比如有坏人欺负路人时,众人因为赶早班而没有出手相助;

二是场景信息原因,例如,我们无法判断打架的两个人是否相熟,他们是否愿意被帮助;

三是众人压力因素,当其他人都视若无睹时,我们会感到压力而不愿上前帮忙,这种压力可能是周围人异样的眼光,也可能是他人知道不该帮忙,而自己却帮了倒忙;

最后是由从众效应产生的责任分散效应,指的是大家以为其他人会去帮忙,于是选择旁观。

总的来说,从众效应是因为有众多外在的参考系而产生,人们会根据参考系的变化调整自己的行动,这也就导致了冷漠社会现象。

心理学判断一个人是否做坏事(面对禽兽不如的坏人放弃打抱不平)(2)

单人或小队场景

当你一个人或和朋友遇到坏人为非作歹时,属于单人或小队场景。一般来说,这种场景没有额外的参考系,人们伸出援手的概率会大大提高。

但不乏不出手援助的情况,人们的行动特别是第一反应,并不是通过有意识地思考才形成,而是一种无意识的应激反应。

这种超短时间的应激反应受到长期生活的影响,包括对自己反应速度、力量大小、可用资源的综合评估。

因此在面对紧急情况时,单人不伸出援手通常不是因为冷漠,而是自知实力不足,无法对抗坏人。

无形的对抗

现实生活中,除了身体上的对抗,还有无形的对抗,比如打官司等。这类对抗不同于身体对抗,无法立刻分辨敌己的实力,会更加漫长。

心理学判断一个人是否做坏事(面对禽兽不如的坏人放弃打抱不平)(3)

在此过程中,法官的公正程度往往是大家关注的重要项目。在审判过程中,法官也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可能做出不公正的判断。

这类因素有:原告和被告的相貌衣着、陈述用词、语言的逻辑性生动性、陪审团的反应等。

在外貌方面,如果被告与法官本人或与喜欢的人相似,罪责可能相对较轻;如果长得像某个通缉犯,则更有可能被判重罪。

在陈述用词和语言逻辑性方面,如果被告的语言前后逻辑性有问题,可能被认为是撒谎;如果面对时间问题回答得不假思索,可能被认为是事先想好的。

同理,原告也是如此,这也是律师职业存在的原因之一。


抛开主观影响,法官有没有可能徇私舞弊,包庇坏人呢?如果有,是一种正常心理吗?

心理学判断一个人是否做坏事(面对禽兽不如的坏人放弃打抱不平)(4)

通常人们会认为人性是自私的,即使对于这样的行为愤愤不平,但也认为正常。其实不然,在非身体对抗中,任何故意放弃制裁坏人的行为,都不是因为人性自私,而是没有真正了解包庇的后果。

可以说,这种心理是一种侥幸心理,并非正常的自私心理,在心理学上称为幸存者效应。

有这种心理的人,眼光不够长远,看不到事件对未来的影响,只想满足当下的利益或者害怕坏人的侵害,事实上这会使坏人更加肆无忌惮。

在心理学实验中有个著名的实验——对暴力的实验,心理学家好奇究竟是释放暴力可以减轻暴力还是管制暴力可以减轻暴力。

实验开始之前,人们纷纷认为两者都有一定的可行性,可结果出人意料:释放暴力丝毫没有减轻暴力,反而增加了暴力行为。

心理学判断一个人是否做坏事(面对禽兽不如的坏人放弃打抱不平)(5)

人们通常会有一种错觉,在生气时只要有一个宣泄的出口,气愤就可以大大减弱。事实上,宣泄只会增加气愤,平息是克制的结果。

综上所述,面对坏人放弃打抱不平并不是正常心理,但不排除有敌我实力差距悬殊的情况。放弃行为中包含的旁观者效应、侥幸心理这样的非正常心理,需要通过教育宣传来纠正。

对于一些个人偏好的主观因素,无法使用清晰的外在手段纠正。但相对于非正常因素,主观因素的影响较小。因此,呼吁对抗坏人、和坏人顽强战斗,从长远角度看,绝对是最佳选择。

- The End -

作者 | 神奇小小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

[1]Lancer, D.(2012). Put the I in independence.

第一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