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5月14日,莱阳县抗日民主政府在境内北山口村成立,隶属于胶东行政区1941年2月14日,莱阳县析出莱东行署,隶属于南海专区;1942年7月,莱阳县析出莱西南行署,隶属于南海专区1943年8月,莱阳县、莱东行署、莱西南行署均改隶属于西海专区1944年11月,莱阳县复隶属于南海专区1945年5月莱西南行署改称莱西南县1950年3月12日,莱阳县与莱西南县合并,称莱西6月1日,成立莱阳专区,莱西属之1958年10月17日,莱西与莱阳合并称莱阳县1961年10月5日,莱西与莱阳分治,1962年1月1日正式对外办公,均隶烟台地区1983年10月1日,莱西改隶青岛市1990年12月18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莱西县,设立莱西市1991年2月正式对外办公 ,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青岛莱西位于山东哪个位置?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青岛莱西位于山东哪个位置(山东省青岛市莱西县城)

青岛莱西位于山东哪个位置

1940年5月14日,莱阳县抗日民主政府在境内北山口村成立,隶属于胶东行政区。1941年2月14日,莱阳县析出莱东行署,隶属于南海专区;1942年7月,莱阳县析出莱西南行署,隶属于南海专区。1943年8月,莱阳县、莱东行署、莱西南行署均改隶属于西海专区。1944年11月,莱阳县复隶属于南海专区。1945年5月莱西南行署改称莱西南县。1950年3月12日,莱阳县与莱西南县合并,称莱西。6月1日,成立莱阳专区,莱西属之。1958年10月17日,莱西与莱阳合并称莱阳县。1961年10月5日,莱西与莱阳分治,1962年1月1日正式对外办公,均隶烟台地区。1983年10月1日,莱西改隶青岛市。1990年12月18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莱西县,设立莱西市。1991年2月正式对外办公。

莱西县城位于莱西县中部偏东,城区包括水集和望城两部分。 城区水集,原名水沟头,于1588年建村设集市。因村处大水沟 之端,故名水沟头。水集地处北通龙口、东到烟台,南达金口、青岛的交通要道,为 胶东地区重要的商品集散地,至清康熙年间已成为胶东地区的主要集市之一。1930年 (民国19年),设水沟头镇。1933年,莱阳县野头村商人赵明辉在水沟头建砖木结构 小楼一座,二层,建筑面积88平方米,是水沟头最早的楼房。1949年5月20日,莱西县委、 县政府迁驻水沟头。8月21日,水沟头改称水集。当时水集仅有一条公路烟青路过村,两侧有十几家私营店铺,称为商业街, 面积不足0.5平方公里。

1950年3月,莱西、莱西南两县合并成新莱西县后,莱西县政府驻水集。 机关、学校均借住民房。1953年,于县政府今址建平房100间,驻县 委、县政府机关。同时,开始整修街道,首先将县委、县政府门前东西大道拓宽至20 米,工商业开始发展。到1959年,城区共建楼房2座,建筑面积900平方米,60年代共 建楼房5座, 建筑面积5500平方米。因县城建设无统一规划,新建筑物都随道就形, 错落无致,街道仍狭窄弯曲。1982年后,县城建设始按总体规划进行,到1987年共有楼房建筑面积57.88万平方米,其中80年代建筑42.44万平方米, 已成为一座初具规模 的新兴县城。

1981年,莱西县编制了《莱西县城总体规划》,城区包括水集、望城两部分, 总面积9.6平方公里。7年时间,按总体规划建设了3个工业区、5个仓储区、3 个生活居住区。工业区主要在望城、水集潴河南岸和水集西部。水泥厂、磷肥厂、发 电厂、麻纺织厂等货运量大、污染重的工业,均在靠近蓝烟铁路和望城工业区。水集潴河南岸和水集西部,主要是轻工、机械、化肥等工业。城区共有县属以上工业43家, 产品1000余种, 1987年工业总产值198732万元,利润1320万元。围绕3个工业区建设 了5个仓储区。城区内着重发展商业、服务业。城区内街道整齐,楼房林立。青岛路由县城西侧通过,宽45米;烟台路由东侧通过,宽40米。两路平行,纵贯城区。连结青岛、烟台两路的东西路,由北而南依次为:石岛路、黄海路、威海路、蓬莱路、文化路、龙口路、望城路、长广路,宽18~26米。 其中威海路分东、中、西三路,全长3.78公里,为东西走向的主干路。另有长岛路、 新兴街、迎宾街3条南北次干道,宽18~24米。主次干道均铺沥青路面。沿街道两侧, 楼房鳞次栉比,楼房式样各具特色。 莱西县城交通方便,环境幽美。城区望城设有蓝烟铁路莱西火车站,城区水集设有长途汽车站,两城区之间有班车往返。1984年,于城区水集烟台路东侧辟建月湖公园,占地700亩, 其中陆地400亩,水域300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