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收入过万的工作留不住人(不上班年入百万)(1)

01

有没有这种情况,几年不见的朋友、同学、前同事,偶然约起聚聚,一顿饭吃下来,作为打工人的你是否会有个挺深的感触呀,日隔三日当刮目相看……说30而立,30岁是个人生分水岭,其实不是30岁前后会发生显著的变化。

恰恰相反,30岁之前是个“上底色”的阶段,很大程度影响了未来你的工作状态。同事朋友中有些,自己开小公司多年了,这几年虽然效益不好,员工从40多人减到10人左右,但纯利润有个50来万,依然碾压绝大多数上班族。

大家忍不住羡慕说,上班就是给资本家打工,真没必要为了加一点钱拼死拼活,还是自己当老板最爽。

这位开小公司的同事,曾经做过领导,他并不是传统意义的工作狂,人非常聪明,付出的努力都相对精准地体现在成果上,也为他后续创业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周围不少职场上混得不错,或是自己出来做事的人,前期很长一段时间里似乎都没有特别突出。 好像都是同样地做事、同样地上班,不知不觉,突然就发生了质变。

细想来,他们身上都有一个共性:

打工心态不同,以给自己打工为主,给老板打工为辅。从工作里主动获取了足够多有利于自己的筹码后,铺成了不同于其他人的快车道。

月收入过万的工作留不住人(不上班年入百万)(2)

02

打工这词,翻译成英文有个说法是work to earn a living,就是讨生活,带有不情不愿的味道。

诶……这词好形象啊。

不管你挣多少工资、挣得是不是辛苦,只要不情愿地工作这就叫打工。

这年头大家都说不想上班,并非只是因为工资太低,很多收入不算低的人依然经常把“我就是个打工的”挂在嘴边,做事原则围绕:

拿钱办事。

拿多少钱就办多少事。

你给我3千我就绝不会做5千的事,

你给我1万我就绝不会做2万的事,

老板叫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

乍一看没毛病啊,多数职场人不都是这样嘛。

但最大的问题在于心态。

网络作家和菜头说过一句话,“如果你是以打工者的心态去看大公司,那么你看见的全是压力和麻烦;如果你是以老板的心态去看大公司,那么你看到的全是学习机会。”

发现了么,这个才是看上去差不多的两个职场人,为什么说几年后可能差距非常大的关键。给别人打工的心态是被动的,稍有阻碍出现你自然心烦意乱,巴不得领导少给自己派些活儿;给自己打工的心态是主动的,出现问题你会想先如何解决问题,“搞定后我又变得牛X了一些”。所以常说,如果你是因为本职做得差而想做副业,那副业大概率也会不咋地。你本职中抱着“差不多就行了”的打工心态,做副业时很难扭转过来。上班还有老板发工资给你托底,做副业or创业,谁给你托底呀?盈亏自负,做得差就得喝西北风呀。

不同心态,决定了不同轨迹。

月收入过万的工作留不住人(不上班年入百万)(3)

03

周鸿祎之前公开说的一番关于打工的话,被很多网友喷了。他说自己曾给雅虎、方正打过工,可那些都是他未来想做的事,所以不觉得自己是在打工。

“打工是用老板的钱,给自己交学费”。这话呢,看来一半一半。

不太认可的部分是——

职场人或多或少都必须面对那些不喜欢的、低含金量、对你将来没什么帮助的任务。比如刚工作那一年,经常做刷文档格式、帮同事们统一走电子流程之类的杂活。没办法,小透明也没啥选择权,只得老老实实做。

认可的部分是——

我们确实能在工作中,挖掘到对自己将来有利的东西。员工为公司做事,能锻炼出可迁移的能力、拓宽思考边界,积累了一些后离开公司后还能带走的东西。退一步说,哪怕你想上班混日子,也千万别混自己的日子。

什么意思?

这里不得不提到一位“史上最强打工人”,三国里的刘备。刘备前半生都在打工,甚至有几分摸鱼的感觉,可人家厉害之处在于虽然混老板的日子,可没混自己的日子,并且老板还对他挺满意。

打工时期他做了几件事。

1、攒人脉

让颇有家资的张飞唯他马首是瞻,应酬喝酒时又几分钟之内搞定了关羽,还和隔壁部门的同事赵云称兄道弟,建立深厚感情。说得高大上一点:累积优质人脉。

2、攒资源

作为高阶创业者,刘备创业花的不是自己的钱,而是别人的钱。他的三位天使轮投资人张飞、张世平、苏双,给他买兵器、召集人马、送马送金银送镔铁,一开局就拉满装备值。这些可都是他在打工时就铺好路的,早就做好的创业准备。刘备曾给5位诸侯打工,每个老板都很喜欢他。更牛逼的是他有自我意识,不仅从5位老板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还真正做到了“用老板的钱给自己长本事”。圈子里谁遇到了麻烦,刘备二话不说带自己部门的人前去支援,用的是老板的钱和资源,可人家记得是他的好呀。久而久之,圈子里都夸他仗义,人人说他是英雄。等他创业时,那些人纷纷出人出钱地回报他。

所以说,不想给老板打工,没问题,但必须考虑两点:

一是看你上班具体做的是什么,毕竟有些工作做10年与做1年差别并不大;

二是看你是否在给自己攒筹码。离开公司后,你能带走的东西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

上班摸不摸鱼不是重点,但你千万不能做的,就是浪费时间混自己的日子。

月收入过万的工作留不住人(不上班年入百万)(4)

04

很多人认为,创业或做自由职业不适合普通人。

其实不是职业不适合普通人,而是多数人不愿意承担“给自己打工”的风险,想要的是确定性。上班打工,你签了合同后每月都能按时拿到薪水,风险全部在老板那里,市场不会担保老板投入1万能获益2万,他可能亏本,同样有可能赚到超过预期的收益。给自己打工时,你就必须面对这些风险。其实它们也并非不可控。

许多创业者和自由者就像刘备的策略一样,打工期间累积下足够的筹码,把该踩的坑给踩了,把想法实践得差不多了再转型。

为别人打工,给自己攒能耐。

有一天,你的装备有了、资源有了、技能有了、心态有了,这时就会发现:放开手、放手拼,已不再是只靠一腔孤勇的冒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