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融,我们熟知的是他与共工大战,共工怒触不周山的故事。那么历史上的祝融是什么样子的呢?

山海经祝融(山海经人神篇之祝融)(1)

祝融,在中国历史上有三种含义:火神、部落领袖和官职。

在神话传说中,祝融是火神,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已经逐步演化成了司火的官职。

山海经祝融(山海经人神篇之祝融)(2)

祝融也是三皇五帝时夏官(《周礼》分设天、地、春、夏、秋、冬六官。夏官以大司马为长官,掌军事)火正的官名,与大司马是同义词。《山海经·海内经》一书中关于祝融的出生作了以下叙述:“炎帝之妻,赤水之子听沃,生炎居,炎居生节并,节并生戏器,戏器生祝融”。由此可见,祝融系炎帝的第五代来孙。另据《海内经》中又称:黄帝生昌意,昌意生韩流,韩流生颛顼。《大荒西经》则补叙为:“颛顼生老童,老童生祝融”。祝融是官职,炎帝后代担任过此职务,遂以官职为族号,颛顼之后也担任过祝融一职,也以职务为族号,这就造成历史上有炎帝族祝融氏和颛顼族祝融氏之分。

山海经祝融(山海经人神篇之祝融)(3)

那么,祝融又是一副什么模样呢?《山海经·海外南经》中说:“南方祝融,兽身人面,乘两龙。”可见他并非“完人”。

山海经祝融(山海经人神篇之祝融)(4)

传说燧人氏发明的钻木取火,但有了火种不会保留和使用,后由祝融发明了使用火和留火种的方法。黄帝派他来到衡山附近做司徒,死后葬于衡山,故南岳衡山就是祝融的道场。现衡山的最高峰叫祝融峰,山顶建有祝融殿。

山海经祝融(山海经人神篇之祝融)(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