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单任貂勃于王。

王有所幸臣九人,欲伤安平君,相与语于王曰:"燕之伐齐之时,楚王使将军将万人而佐齐,今国已定而社稷已安矣,何不使使者谢于楚王?"

王曰:"左右孰可?"

九人之属曰:"貂勃可。"

貂勃使楚,楚王受而觞之,数月不反。

九人之属相与语于王曰:"夫一人之身而牵留万乘者,岂不以据势也哉!且安平君之与王也,君臣无异而上下无别。且其志欲为不善,内抚百姓,外怀戎翟,礼天下之贤士,其志欲有为也,愿王之察之!"

异日,王曰:"召相单而来!"

田单免冠、徒跣、肉袒而进,退而请死罪。五日而王曰:"子无罪于寡人。子为子之臣礼,吾为吾之王礼而已矣。"

貂勃从楚来,王赐之酒。酒酣,王曰:"召相单而来!"

貂勃避席稽首曰:"王上者孰与周文王?"

王曰:"吾不若也。"

貂勃曰:"然,臣固知王不若也。下者孰与齐桓公?"

王曰:"吾不若也。"

貂勃曰:"然,臣固知王不若也。然则周文王得吕尚以为太公,齐桓公得管夷吾以为仲父,今王得安平君而独曰'单',安得此亡国之言乎!且自天地之辟,民人之始,为人臣之功者,谁有厚于安平君者哉?王不能守王之社稷,燕人兴师而袭齐,王走而之城阳之山中,安平君以惴惴即墨三里之城、五里之郭、敝卒七千人,禽其司马而反千里之齐,安平君之功也。当是之时,舍城阳而自王,天下莫之能止。然而计之于道,归之于义,以为不可,故栈道木阁而迎王与后于城阳山中,王乃得反,子临百姓。今国已定,民已安矣,王乃曰'单',婴儿之计不为此也。王亟杀此九子者以谢安平君,不然,国其危矣!"

乃杀九子而逐其家,益封安平君以夜邑万户。

——周赧王三十六年,前279年

浅 释

田单向齐襄王举荐貂勃。

齐襄王身边的九个宠臣想中伤安平君田单,一起对齐襄王说:“燕国攻打齐国时,楚王曾派遣将军率领一万人来帮助齐国,如今国家已经安定,何不派使臣向楚王致谢呢?”

齐襄王问:“你们认为,左右大臣中,谁适合出使楚国?”

九个宠臣都说:“貂勃可用。”

齐襄王便派貂勃出使楚国,楚王对齐国派使致谢感到十分高兴,热情款待了貂勃好几个月。

九个宠臣又相约对齐襄王进谗说:“貂勃区区一个使臣,竟受到大国君王的挽留,难道不是倚仗了田单的权势吗!况且,田单与大王之间,缺乏君臣上下之分,更严重的是,田单动机不纯,对内安抚百姓,对外怀柔狄族,礼待天下贤才,野心很大,愿大王明察!”

这之后的一天,齐襄王下令:“召见国相田单。”

田单进宫时,脱帽、光脚、赤膊,以示惶恐,退下时还请求齐襄王治他死罪。

五天后,齐襄王对田单说:“你对寡人没什么罪过,我们要彼此守好君臣之间该有的礼节!”

貂勃出使楚国回来,齐襄王设宴赐酒。喝到兴头上,齐襄王说:“召国相田单来!”

貂勃离席叩拜,问:“大王的功业,和周文王相比,如何?”

齐襄王答:“寡人不如周文王。”

貂勃说:“是的,我也知道大王您比不上周文王。那与次一些的齐桓公相比,如何啊?”

齐襄王答:“寡人也不如齐桓公啊!”

貂勃说:“确实如此,我也知道大王比不上齐桓公。可是,周文王得到吕尚,尊其为太公,齐桓公得到管仲,敬其为仲父。现在大王您得到安平君田单,却直呼其名‘单’,您怎能说这种亡国的话呢?况且,自从天地开辟,有人民以来,为人臣子而立功者,还有比安平君更深厚的吗?当年大王没能守住国家,在燕军入侵时,您不得不逃往城阳山中避难,安平君凭借岌岌可危的即墨城防和疲惫不堪的七千守卒,力擒燕军司马骑劫,收复齐国千里之地,这都是安平君的功劳啊!当时,如果他舍弃城阳,自立为王,天下没人能够阻挡。然而,秉持道义的他认为不该那样做,所以才架设栈道木阁,到城阳山中迎接大王和王后,让您能得以返回国都,治理百姓。现在国家已经稳定,人民已经安宁,而大王却直呼安平君之名‘单’,即使小孩也知道不该如此称呼啊!请大王赶快杀死那九人,以示对安平君的歉意,否则,国家就危险了!”

齐襄王于是处死了那九个宠臣并驱逐他们的家族,同时将夜邑的万户加封给安平君。

皇卷之书圣贤备至(通鉴笔记名高妒起)(1)

田单

品《鉴》

功高震主,誉满主惊,名高遭忌,宠极谤生,这些桥段,源自人性,总在历史和现实中反复上演。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

——三国时期·李康《运命论》

九个宠臣所施的伎俩,很阴毒,也很常见,且有诸多变种,值得职场中人小心提防。

总的来说,其套路大概如此这般——找个由头,在工作安排上,把对手引入雷区,或等其自行触雷,或适时予以引爆。

很多时候,那个动议,看上去冠冕堂皇,那个机会,看上去十分诱人,但是,被针对者一旦踏入,就会处处遭到掣肘,一不小心就会犯错,一犯错就会被人借题发挥······

3

田单的情报工作很到位。

齐襄王传召田单,田单准备充分并主动请罪,可见其事先已经掌握情况。“事先”是一门功夫,平时若不注重搭建信息渠道,若不能保持对形势的清醒认知,那在关键时刻就极易陷入盲目和被动。

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4

貂勃忠勇有谋口才好,主动出击,通过几个设问句,把齐襄王绕了个明白,为田单消除了政治隐患。

司马光也许还想借这段史料提醒宋朝皇帝,要重视身边的功臣,否则,既容易让功臣心生不满以致祸机潜藏,又容易打击有志之士建功立业的雄心以致后继无人。

5

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害人之心切不可有;

有正就有邪,凡事预则立,防人之心亦不可无!


皇卷之书圣贤备至(通鉴笔记名高妒起)(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