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着章子怡电视首秀光环加持的《上阳赋》,还未开播便受到了观众的追捧。从该剧正式播出以来,章子怡以38岁之龄饰演15岁的少女王寰,成为观众吐槽的集点,其豆瓣评分也一直在6.0上下浮动。

赵雅芝金句(赵雅芝因上阳赋晚节不保)(1)

然而随着剧情的推进,槽点逐渐向饰演长公主的赵雅芝转移,而吐槽的内容也大同小异,无非是说赵雅芝演技翻车,演什么都像白娘子,一举手仿佛要施法,一张口像是要喊官人。

赵雅芝金句(赵雅芝因上阳赋晚节不保)(2)

原本万众期待的老戏骨飙戏怎么会沦落到口碑翻车,被观众口诛笔伐呢?

槽点1:台词功底差,对戏接不上

众所周知,赵雅芝是来自中国香港的演员,所以在剧中的台词都使用了配音,而粤语和普通话的口型差异,导致视觉上出现了好多口型对不上的情况,台词和配音的错位引起恶性循环,让人感觉演技更加尴尬。说句公道话,演员在表演的时候使用自己的母语能使得情绪更好地表达,而剧中所有的演员都是用普通话说台词的,这对需要后期配音的赵雅芝来说也确实是很大的挑战,或者换句话说,在以台词功底评价演技的标准下,对赵雅芝来说也确实是不公平的。其次,剧中除了演员选角未好好考虑年龄因素之外,配音的选择也不相匹配,剧中为赵雅芝配音的声音,乍听之下像是80岁的祖母才该有的声调。

槽点2:演技过时,演什么都像白娘子

许多观众在看剧时发弹幕表示赵雅芝还是白娘子的演法,作者倒是认为这与演技无关,而是和演绎的角色本身相关。赵雅芝在剧中饰演的是郡主王寰之母,晋敏长公主。从最早官方发布的海报来看,赵雅芝演绎的长公主角色就被打上了温柔兔妈的标签,其特点本就是言语轻,慈母心。首先,赵雅芝一直被赞誉为富有东方古典美的典范,其自身自带的优雅大气,温柔善良的气质可以说是很符合这个角色了。

赵雅芝金句(赵雅芝因上阳赋晚节不保)(3)

再者,很多演员因为出演过太过经典的角色后,形象容易固化,这就是为什么大家说演啥都像白娘子。正如六小龄童因为在86版《西游记》中精妙绝伦的演出,使得他在电视剧《石敢当之雄峙天东》中出演玉帝一角时,也让观众不得不吐槽一句:孙猴子怎么坐上玉帝的位置了!

赵雅芝金句(赵雅芝因上阳赋晚节不保)(4)

六小龄童在《石敢当之雄峙天东》中出演玉帝

虽然赵雅芝饰演的长公主没有像白娘子一样令人印象深刻,但这些老戏骨在出演过一个经典角色之后,后来者很难再超越,这也使得不论翻拍多少部,都会被拿出来比较,但能与之相匹的却寥寥无几。长公主的角色被批评,不是因为赵雅芝演技不好,而是她自己建立的门槛太高,高到自己都无法超越了:

赵雅芝金句(赵雅芝因上阳赋晚节不保)(5)

1979年《楚留香传奇》饰演苏蓉蓉

赵雅芝金句(赵雅芝因上阳赋晚节不保)(6)

1980年《上海滩》饰演冯程程

赵雅芝金句(赵雅芝因上阳赋晚节不保)(7)

1991年《戏说乾隆》分饰三角:程淮秀、沈芳、金无箴

赵雅芝金句(赵雅芝因上阳赋晚节不保)(8)

1992年《新白娘子传奇》饰演白素贞、胡媚娘

还是应了那句话:明明可以靠颜值,做花瓶,人家非要靠实力。

即使在《上阳赋》中,赵雅芝不是演技最炸裂的那个,但绝不到演技翻车,晚节不保的地步。对这点咬着不放的观众不妨多多关注赵雅芝在剧中的哭戏,用心体验每一幕给人带来的感染力与移情作用,建立自己的评判标准,而非人云亦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