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虎辞旧去,瑞兔迎春来。一转眼,马上就要过年了。春节,是咱们中国的传统节日,也是万家团圆的节日。无论是出门上学的还是打工的,都开始往家奔了。只要到了春节,家就有一股无形的吸引力,吸引无数游子踏上回家的路。

记得小时候,年味不是从初一开始的,而是一进入腊月,就开始扑鼻而来。

一进腊月,大人们就忙活起来了。腊月的传统习俗有很多。

腊月初八,喝腊八粥,腌腊八蒜,是我们当地的传统习俗。早上一起床,母亲已经熬好了一锅热腾腾的腊八粥。记得那时候,没有那么多的材料。虽然腊八粥里的材料不够八样,但是单是那香香的大米,甜甜的花生和红枣,每每想起来,嘴里就会泛起一阵香甜的味道。

到了晚上,我们一家人就围在一起剥蒜,剥好的蒜放在一个干净无水的罐头瓶子里,倒上醋拧紧了就行了。过几天,蒜变绿了,腊八蒜就腌好了,腊八蒜酸酸辣辣的可好吃了。过年期间吃饺子多,就着这酸辣爽口的腊八蒜,饺子更香了。

春节的禁忌有什么 春节的5大习俗6大禁忌(1)

伴随着“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的童谣,一转眼,就到了腊月二十三。

腊月二十三是北方的小年,又叫“祭灶日”,是灶王爷上天汇报这一年来的工作的日子。每年的小年,是人们祭灶送灶神上天庭的日子。

传说,灶王爷是天庭派到人间监督善恶的神仙,家家户户的善恶之事都由他汇报到玉帝那里,玉帝再根据这家人一年的表现,分配来年的吉凶祸福。

所以每到腊月二十三,人们会把甜瓜、饺子、水、黄豆等供奉在灶王爷的画像前。甜瓜,饺子是给灶王爷吃的,希望他吃了以后,汇报工作的时候嘴巴甜一些,多给家里说些好话。而水和黄豆是给灶王爷的坐骑吃的,希望它吃了以后,能够带着灶王爷顺顺利利抵达天庭。

每年的小年,家家户户都会买甜瓜,包饺子。上午,母亲去赶集买甜瓜。甜瓜买回来,会装到盘子里,供奉到灶神像下边。母亲说,灶王爷吃了甜甜的瓜,就会上天多替咱们言好事。

晚上,我们家都是包饺子。热腾腾的饺子刚出锅,母亲先盛出一盘放到灶神像前,让灶神吃饱了,好动身去天庭。灶神像前,还会供奉一碗黄豆,黄豆里有我画的一匹马。这是灶神的坐骑,黄豆是它的口粮。马吃饱了,就会驮着灶神上天庭去了。

春节的禁忌有什么 春节的5大习俗6大禁忌(2)

一直到现在,我还时常怀念小时候,趴在床上一笔一划,认真画马的时光。那时候真的希望自己画的马,能够把灶神平平安安送到天上,也盼望着灶神能多给我们家美言几句。

从小年这天开始,一直到除夕,每天都有不同的传统习俗。

腊月二十四,是传统习俗中的“扫尘日”。这一天,家家户户打扫房屋,把家里的被褥衣服都洗干净,把家具、窗户、地板都擦干净,蛛网清扫掉,代表着把一年不好的运势都扫出去。

每年的腊月二十四,家家户户都特别忙,我们家也是如此,每个人都分配到了不同的任务。

那时候,我们生活在农村,家里有个大院子。母亲忙着拆洗被褥;父亲忙着把家具搬到院子里,清扫蛛网,擦洗家具;而我和哥哥则负责扫地和擦窗户。冬天的院子里寒风刺骨,但是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新年,每个人都干劲十足。

赶上天气晴朗的时候,沙发在院子里晒得热乎乎的。我们累了,就坐在院子里晒晒太阳,心情格外舒畅。

春节的禁忌有什么 春节的5大习俗6大禁忌(3)

过了腊月二十四,母亲可就成了最忙的人。她要去赶年集,买肉,给我和哥哥买新衣服。回到家母亲还要炸带鱼、丸子、藕合,还要和面蒸馒头,炖鸡,炖肉,准备过年的时候招待亲戚。

忙着忙着就到了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也就是年三十了。有的年份没有腊月三十,腊月二十九就是岁末最后一天,我们老家那里也叫年三十。过了腊月的最后一天,就是新一年的开始了。不过,这岁末的最后一天,有很多传统习俗,不知道大家了不了解。

第一个习俗就是贴春联。大家知道吗?贴春联也是有讲究的。

一是贴春联的时间要注意,一般选择上午的6点到12点之间,据说这时候阳气旺盛,是吉时。

二是一定要把旧的春联撕掉或者撕破,再把新的春联贴上,寓意着除旧迎新,来年好运连连,顺顺利利。

三是春联上下联一定不要贴反了。贴春联的顺序是上联贴左边,下联贴右边。为什么这么贴呢?因为古时候,人们习惯从左往右读书写字。所以,春联按传统习惯是左为上联,右为下联,横批从左往右读。

春节的禁忌有什么 春节的5大习俗6大禁忌(4)

但是,现在的春联一般都是印刷出来的成品。有的横批是从右往左念的,这样的对联,上联就要贴在右边,下联就要贴在左边了。

四是春联的字数选单数不选双数。我们常说好事成双,但是春联的字数却是单数好。为什么呢?因为在民间春联文化中,单数寓意着吉祥如意,双数则不吉利。所以,春联的字数一定要为单数,才更吉祥。

到了年三十,村里家家户户就会早早起来熬浆糊,贴春联。一般都是小孩子负责贴,我家里自然是我和哥哥来贴春联了。

别看我们是小孩,贴春联该注意的事项一件也不落下。每次,我们都把春联贴得很好,得到大人们的夸赞后,心里都美滋滋的。

第二个传统习俗就是祭祖。

春节的禁忌有什么 春节的5大习俗6大禁忌(5)

岁末最后一天,一些家族会挂上祖宗的像,摆上祖宗的牌位,供上鸡鸭鱼肉,瓜果饺子。由家中辈分大的长辈带领全族的子孙磕头叩拜。

在我们那里,有时家中长辈会要求请列位祖宗回来祭拜。人们会在一个后辈家里摆上供桌和祭品,一大家子人在辈分最大的家长带领下放鞭炮,磕头跪拜,焚烧纸钱,迎接祖宗回家祭拜。

如果不是家族集体祭拜,每家每户就会在年三十下午带着供品和纸钱,到各自逝去的亲人坟前祭拜,以示思念。

第三个习俗是吃饺子。

一般我国北方地区有过年吃饺子的习俗。为什么除夕要吃饺子呢?这是因为,除夕是旧年和新年“交子”之时,故而要吃饺子。还因为饺子的形状像元宝,寓意着“招财进宝”。

在我们家乡,每到年三十,刚吃过午饭,母亲就开始忙活包饺子了。母亲说,谁家晚上饺子吃得早,谁家的运势就会好。虽然这只是一种传统习俗,但是也寄予了母亲和乡亲们的美好愿望。

春节的禁忌有什么 春节的5大习俗6大禁忌(6)

第三个习俗是放鞭炮。

除夕放鞭炮,寓意着驱除邪祟,辞旧迎新。放鞭炮的习俗源自一个民间故事。传说远古时期有一头叫“年”的怪兽,平时住在深山里,但是每到新旧年交替之时,就会从深山中跑出来破坏庄稼,伤害人类和牲口,人们深受其害。

有一年,年兽又来人间搞破坏。跑到一户人家时,被这户人家院子里挂的一块红布吓跑了。它又到另一家,正好那家着火了,结果被火光吓得掉头就跑。

人们这才知道了年兽的弱点:怕火,怕光,怕红色的东西。于是,此后每逢岁末更替,人们都会在家里贴春联,挂灯笼,放鞭炮,来驱赶年兽,这项传统习俗也逐渐流传下来,直到今天。

小时候,年集上最热闹的地方就是卖鞭炮的地方。各种各样花花绿绿的鞭炮、呲花、窜天猴、闪光雷都吸引着我的目光。我最喜欢的就是那一挂挂的小鞭炮,还有窜天猴,炮打灯,摔炮。

父亲买大鞭炮的时候,总是满足我的愿望,给我和哥哥买点小孩子喜欢玩的小摔炮。还没等到除夕夜,大街小巷就时不时响起“噼”“啪”的鞭炮声,那是我们这些小孩在放鞭炮呢。

春节的禁忌有什么 春节的5大习俗6大禁忌(7)

到了除夕夜里,家家户户都把几百上千头的大鞭炮挂在院子里,准备放鞭炮了。

第一次是在吃晚饭前,要先放一挂鞭炮。等到凌晨12点的时候,还会放鞭炮,放烟花,寓意着辞旧迎新,迎接新年的到来。

那时候,每次快到零点时,我和母亲就在屋里喊倒计时,父亲和哥哥就在外面准备点鞭炮。当我们开始数:”三、二、一”时,鞭炮声准时响起。与此同时,全村的鞭炮声也都响起来了。到处是喜庆的鞭炮声,劈里啪啦的鞭炮声一直响到凌晨三四点。

第四个习俗是守岁

在除夕夜,一家人聚在一起,一起熬夜不睡觉,就叫守岁。守岁的时候,屋里所有的灯都要彻夜点亮。

守岁在传说中是为了防范年兽,所以整夜守着灯火不睡。而现在的守岁,则体现了人们对旧年的不舍,和对新一年的期盼。并且,相比古代的人们整夜不睡守岁,我们现在只需过了0点可以睡觉了。

春节的禁忌有什么 春节的5大习俗6大禁忌(8)

除了上面四个传统习俗外,看春节晚会似乎成了中国人除夕夜必备的一项活动。

记得小时候,每到除夕夜,吃过饺子,我就会出去找小伙伴放烟花和鞭炮。但是,每到七点五十,我一定会准时往家赶,就为了在八点准时坐在电视机前,看央视的春节晚会。

八九十年代的春晚,是每个中国人期盼的舞台盛宴。每个大年初一,我和小伙伴们一见面,第一句话不是说“过年好”,而是问你昨晚有没有看完春节晚会?

央视的春节晚会承载了几代人的美好回忆,赵忠祥、倪萍等春晚主持人,是迄今为止我最喜欢的主持人,因为他们的陪伴,我度过了好多快乐的除夕夜。

现在,很多人抱怨春晚一年不如一年了,都不愿意看了。其实,要我说,不是春晚不好看了,而是现在可看的好节目太多了,人们的可选择性更多了,所以对载歌载舞的春晚不怎么看好了。

春节的禁忌有什么 春节的5大习俗6大禁忌(9)

过了零点,大年初一就到了。这一天,有很多习俗,也有不少禁忌,你们知道吗?

大年初一的习俗之一是早起放开门鞭炮。早上一起床,先放一挂鞭炮,名曰“开门炮”。

放过鞭炮后,家家户户吃饺子,这一天,很多地方吃素饺子,寓意着“肃静”。

吃过饺子后,就进入大年初一的习俗之二——拜年环节了。

在过去,我们山东很多地方拜年都是磕头的。小时候,天还不亮,一家人就早早起床了。吃过早饭,父亲母亲就带着哥哥出去拜年。我们那里女孩不磕头拜年,所以不让我跟着。

一大家子的男人媳妇都会聚集在一起,结伴去长辈家里拜年。一进门,大家就会高声喊着:“爷爷奶奶,大爷大娘,叔叔婶子,给您拜年了!”然后直接跪地磕头。一大家子人很多,呼啦啦跪下一大片,那场面挺壮观的。

现在,新时代新风气,虽然不时兴磕头拜年了,但小辈们还是会相约一起,到长辈家里拜年。

大年初一的习俗之三是给孩子包压岁钱。

春节的禁忌有什么 春节的5大习俗6大禁忌(10)

压岁钱,谐音“压祟钱”。初一早上,长辈会把钱放在红包里给孩子,传说这样能压住邪祟,保佑孩子平平安安,健健康康。

大年初一我们家乡还有个习俗,就是女人不干活,可以出去找街坊邻居聊聊天,尽情玩一天。所有的家务活,都由家里的男人来做。不知道你们那里有没有这个习俗?

大年初一除了有传统习俗,还有一些禁忌。

一是忌清扫。

初一这天不能打扫卫生,怕把家里的财运扫走。所以人们都是在除夕夜里睡觉前,把地打扫干净,以便迎接第二天来拜年的亲友。

二是忌动刀动剪子。

老话说,初一动刀动剪子不吉利,这一年会口舌是非多。

春节的禁忌有什么 春节的5大习俗6大禁忌(11)

三是忌说不吉利的话。

大年初一多说一些吉利的话,忌讳说一些不吉利的字比如“死、穷、破”等,大过年的讨个吉利,心情也好。

四是忌打孩子。

孩子再不听话,大年初一也不要打骂孩子。老话说,大年初一打孩子,孩子这一年都不会乖巧。

五是忌生气、哭。

大年初一哭,生气,这一年就会老哭,老受气。

六是不能泼水,不能洗头洗衣服。

在中国传统风水文化里,“水”是财富的象征。遇水则发,所以大年初一不能泼水,不能洗头洗衣服。因为没办法泼水,一泼水,就把财气泼外边去了。

春节的禁忌有什么 春节的5大习俗6大禁忌(12)

小时候我们不懂这些,只记得每到大年初一,母亲就告诉我,过年不能哭,不能说不吉利的话。所以,到了年初一,我都是小心翼翼,生怕自己说错了话。

有一年春节,爷爷给哥哥的压岁钱比我多,我有点不高兴,想哭,但是想起母亲说的话,如果大年初一哭了,这一年就会老哭鼻子,硬是把眼泪憋回去了,现在想起来都有些好笑。

其实呀,叫我说,全国各地的春节习俗都有些不同,但是无论是什么习俗,什么禁忌,都体现了中国人对过去一年的纪念、不舍和对新的一年的期盼,寄予了人们心中美好的祝愿。希望新的一年,家人健康平安,财源滚滚,万事顺遂,吉祥如意。

马上就要过年了,祝愿朋友们新春快乐,万事顺遂,吉祥如意,阖家团圆!

感兴趣的朋友们,也可以在评论区分享一下你们那里的过年习俗哦!

作者:向阳而生

编辑:兰馨

#天南地北大拜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