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作者原创

老师就在您身边(老师我好想您)(1)

人的成长离不开两种人。一是父母,一是老师。父母给了我们生命;老师给了我们知识。人至中年常常怀旧,头脑中往往回忆起一幕幕使过的往事。42年来,始终梦回牵绕着我的是我高一时的语文老师徐忠勉老师。思绪老是定格在高中阶段,老是定格在我的恩师徐忠勉老师身上。老师,我好想您。

徐老师是浙江诸暨人。我不知道他何年何月何因孑身来到盱眙任教,把他的青春献给盱眙这块热土。1978年15岁的我考入马坝中学读高一。当时徐老师任我们的班主任兼语文老师。那时,徐老师给我的印象是:大约五十四、五岁,1米8 的个子,满头白发。说话语速很慢,带有江浙一带口音的普通话。很瘦,真如鲁迅先生一样,“瘦得叫人担心,但很有精神”一副和蔼可人的样子,像是慈父一般。您把我们真得当成自己的孩子,我们也把您当着慈祥的父亲。50多个十五、六岁懵懂的孩子没有出过远门,都没有离开过父母。每位家长把希望都交给您的时候,不免千叮咛万嘱咐:“徐老师,我的孩子小,从来没有离开过父母,希望您多关心,多照顾。”徐老师您一一记住了每位家长牵挂和期盼的话语,使每位家长都放心的走了且送了好远好远……而您从此承担了50多个孩子的父亲职责,担起50 多个孩子的育人的天职。

老师就在您身边(老师我好想您)(2)

夜深人静,我们一群不太懂事的孩子横七竖八地躺在高低床上。您蹑手蹑脚地打着电筒走进宿舍。把露在外面的手、脚一一地慢慢地轻轻地放入被窝,把被子掖好。我睡在上铺喜欢蹬被,被子已脱挂下来,是您把被子挪好盖在我的身上。当时我醒来的时候,您小声的对我说“盖好,不要说。”我知道您是怕吵醒同学呀!

我由于想家,哭了好多次,一躺下家就在我的眼前。到校第8天,我实在难熬放学到车站想乘车回家。可是,那个年代车辆少的可怜,一天只有两、三班车,我索性步行回家。家离学校有60多里路。我走了15里天已经漆黑,又饿又渴,穿在脚上的塑料凉鞋已把小脚磨破了。我脱下凉鞋夹在腋窝光着脚跑起来。一个人走在路上汗毛直颤。路边长着2米来高的田青植物。(那时生产队为了搞绿肥都利用路边地种植草本植物割下来沤肥)我跑到家已是深更半夜,腿脚不能动弹。您晚上发现我不在是那么的焦急不安。您打听了所有同学都不知道我的趋向。那一夜您没有睡好。老师,我不懂事,没有请假,没有告诉您,给您操心了……

老师就在您身边(老师我好想您)(3)

有一次,同学崔治国一件白色的确良褂子挂在宿舍没有了。在那个年代的确良是上等的衣服,是父母节衣缩食咬着牙为他做的。为的是儿子有出息,到人面前有个样子。我和治国找到了您。您跑道宿舍仔细地观察。眼睛盯着窗户好像发现了什么?那时您专注的神情好似一位老公安在寻找着蛛丝马迹。您终于说:“衣服是校外人用竹竿从外面挑着偷走的。”语言是那么的肯定,那么的果断,那么的坚信。我们一群孩子有点迷惑。您说:“衣服把窗户棂及钢筋上的灰尘抹过的痕迹非常清晰。”您知道吗?老师!在那时,我们一群孩子在心里是多么的佩服您呀!

每次我们下晚自习都看到您的单身宿舍灯还亮着,我们都会放慢脚步。现在回忆起来,您好像还在那不到20平米陋室,还是那盏灯光,还是那种情形,还是戴着那副老花镜……在书写教案,批改作文……不,在书写人生,拨正我们人生的航向……

老师就在您身边(老师我好想您)(4)

您到我们读高二的时候,由于年龄大调回了浙江。您到那边给我们班写了一封信。您牵挂着我们,牵挂着我们的学习,牵挂着我们的生活,牵挂着我们的未来……那封信在我手里保存了二十几年,由于几经搬迁,那封信再也找不到了,心里很是内疚。

老师,我记得您调到浙江省诸暨县(现在是市)高湖中学。后来你调到了诸暨市师范学校,但一直没有联系,也不知道怎么联系。至今,已过去42年之久,老师,您还健在吗?老师,您身体好吗?老师,我好想您!就在2019年11月16号我和您的儿子海青兄取得了联系,并互加了微信。得知您于2016年3月走了,悉获此言心情沉重沮丧。您是我们的恩师,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在我们懵懂年少时,是您教诲我们,并像慈父般呵护着我们。我和海青兄有个约定下次去诸暨为您扫墓并委托海青兄找一找您的照片。老师,我好想您!

老师就在您身边(老师我好想您)(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