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问方知其理(知不言言不尽是大智)(1)

​如果走上那个位子,却不能过你想要的生活,你会怎么选?

——来自侯卿灵魂的拷问

这个问题无论谁来问都正常,但让不靠谱的逗比尸祖侯卿发问,未免也太严肃了些,最后搞的诸位观众都认真了起来。

不过这也不能说是侯卿突然正经,谁让蜀王先把冰冷的狗粮胡乱拍打在这个单身狗身上呢?

勤问方知其理(知不言言不尽是大智)(2)

顺带还秀了女友不在身边的老李一脸,搞的他一脸向往的说出了“如果他是皇帝…”这种假设论调。

勤问方知其理(知不言言不尽是大智)(3)

咳…其实是因为老李是真正心怀天下苍生,并非为争夺帝王之位的表态而打动了蜀王,导致蜀王心向于他并将李嗣源的阴谋全盘告知。

最终,让老李由衷感叹了一句“知不言、言不尽,是大智!”,并心生向往做了个蜀王称帝的假设,然而却被侯卿做了正八经的反问而哑口无言。

勤问方知其理(知不言言不尽是大智)(4)

要说“知不言、言不尽,是大智”简单来说其实就是一个大智若愚。

为啥这么说呢?从四点来看。

第一,在假星云众人去时,明知道来意却故意对其怠慢,心里明镜般知晓对方是扰得一池之乱的祸害,却能安之若素,答应一月之后的朱雀门之约。

在给假星云队营造出“行事毛躁,多乏明察”的印象,让对方认为自己是一个单纯的“愚者”,让对方放松警惕。

殊不知,他才是最大的智者,观清局势却不作态,对方以为将他蒙在鼓里,而他早已了然于心,并且可在适当之时杀对方一个措手不及。

好一个扮猪吃虎,妙啊!

勤问方知其理(知不言言不尽是大智)(5)

第二,老李去到后先给关了起来…

正常来说真的要是投靠了假星云那里,见到老李第一时间应该是斩杀或以酷刑伺候,别忘了,假替皇室放古代可是大罪。

诸君要是问“他那时候是因为贵妃病,忙不到这头来。”那找个小厮快马加急知会一下盟友李嗣源的时间还是有的吧。

但还有一种可能,蜀王心生疑惑,认为老李是有真皇子的可能性,然而此时要承认他是真,自然有墙头草之嫌,更何况之前那一番言论足以沦于“反贼”之列,他要静观事变。

所以他在老李报了身份后,只是简简单单将他与其他庸医关了起来,没有打下重牢之中,也没有加以酷刑严查。

不论他真假,放置play,秋后处置。

就凭着这份泰山崩于眼前而不改色的稳健行事风格,他怎不智?

勤问方知其理(知不言言不尽是大智)(6)

第三,老李夜闯贵妃寝宫,蜀王见了盛怒。

先不说是从牢狱中逃出来,就说眼前这一幕,老李将不省人事的贵妃泡入澡盆这事。

论谁谁都不乐意,更何况是两个来路不明的逃犯,大半夜待在他贵妃的寝宫里…

侯卿脑瓜一歪表示这事跟他无关,老李试图解释,然而却被怒气上头的蜀王打到一边。不过还好,还不至于像言情小说里的男主一个劲儿的“我不听我不听我不听”。

勤问方知其理(知不言言不尽是大智)(7)

这个人听劝,并且讲理,听了老李的话并让他治疗。

反观尸祖可真的是毒舌…

勤问方知其理(知不言言不尽是大智)(8)

不过侯卿这话说完,蜀王也没有恼。

一方面是贵妃醒了,另一方面…蜀王肚里能撑船。

第四,带着治好的贵妃在二人组面前秀恩爱,此时还没有完全相信老李的皇子身份。

勤问方知其理(知不言言不尽是大智)(9)

连称呼都是“公子”

他问“天下出现两个皇子,你要如何解释”时,老李回答“百姓受苦,连贵妃都遭牵连,孰真孰假又如何”。

此时他没有像对假星云一样说奉承的话,只是给予十足肯定会在朱雀之约中助老李。

而最后又托出李嗣源阴谋而打消他“墙头草”的嫌疑。

是的,知不言、言不尽,是大智!

老李是向往他,且愿意他成为皇帝。

知明理,晓大义,城府深,有肚量,拎得清,愿为百姓安危考量,是个有远见的帝王之才。

然而侯卿一句话却生生打破了他这一遐想,倒不如说侯卿一句“如果走上那个位子,却不能过你想要的生活,你会怎么选?”是以蜀王为例让他自己做抉择。

其实说到底,老李和蜀王是面临相同的问题,并不是非黑即白的选项,而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问题

勤问方知其理(知不言言不尽是大智)(10)

只不过蜀王选择“愚者”之路,愿与贵妃静好。而老李是选择解救天下苍生而与假星云一争高低的“做正事”这条路,而走上这条路势必是要放弃“自己”,做出牺牲。

嗨!话题突然变得沉重了起来,之后的事还是要之后看,老李的选择还是由他自个儿做决定。

今天7月16日,是小黑的生日。

黑白本一色,只因事无常。

祝我们超酷的常昊灵生日快乐!特附上福利一张!

诸君有需自取吖~

勤问方知其理(知不言言不尽是大智)(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