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公众号” 可以订阅哦!

莲湖区历史文化街区(莲湖印象莲湖地名故事)(1)

在很多地方的老地名中,“什字”两字经常出现。“什字”一词往往用来命名一个十字路口及其周边街道,因而依据地名命名原则严格来讲,某某什字属于一个区片名。如今的夏家什字由东、西两条小街组成,老西安人习惯将夏家什字一分为二,什字以东称为东夏家什字,以西称为西夏家什字。在东西夏家什字的交会处,还有一条小街向北延伸开去,与西大街垂直相交,称为北夏家什字。

莲湖区历史文化街区(莲湖印象莲湖地名故事)(2)

莲湖区历史文化街区(莲湖印象莲湖地名故事)(3)

夏家什字位于西大街西段南侧,东起含光街北口,西至菜坑岸东口,长231米,宽11米,1953年依方位更名为东夏家什字,1966年曾称红心街,1981年恢复原名。北夏家什字长180米,宽9米,1966年曾称育红街,1981年恢复原名。光绪年间的《清西安府图》中,北夏家什字属于“安定坊”,到了民国时,这里被归为夏家什字。

莲湖区历史文化街区(莲湖印象莲湖地名故事)(4)

“夏家”二字因何而来?相传清嘉庆年间此地有夏姓人居住而得名,街西东南侧有夏家大院,一进三院,门前有拴马石柱、石狮,当地称为举人夏家。夏家什字的名字很普通,街道也不宽阔,看似不起眼,但从清代到解放前,夏家什字却一直是老西安城内的“富人区”,很多讲究生活品味的有钱人都把宅院安置于此,这与它的地理位置有很大关系。夏家什字临近老西安的商业区,其西北方向有商铺集中的西大街与西关,其东边又有钱庄银号集中的盐店街和梁家牌楼。同时,夏家什字临近西门甜水井,用水方便。但这里没有开设商铺,非常安静,在城区中显得难能可贵,于是成为许多大户人家购宅置院的首选之地。用现代地产商广告语来讲,夏家什字地处商业与金融中心,商业配套齐全,紧邻闹市,坐拥繁华,远离喧嚣,尽享静谧。

莲湖区历史文化街区(莲湖印象莲湖地名故事)(5)

据居住在这里的街坊回忆,过去的夏家什字全是清一色的深宅大院,街上每户人家的大门都是两扇黑木门。两百多米长的街道,总共只住了不到20户人家,由此可见每座宅院占地颇广。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夏家什字的深宅大院大多改成了“十家院”,原先独门独户的院子变成了多户聚居的大杂院。到了九十年代末,夏家什字拆迁改造时,从各家门口拆下来的石狮子、柱础石堆若小山。书法家陈少默先生就一直居住在夏家什字17号的督军旧宅里,直到2002年旧宅拆除。

莲湖区历史文化街区(莲湖印象莲湖地名故事)(6)

夏家什字从过去到现在,都属于安静的居民区,在此安设的机构并不多。据记载,解放前,西安的通讯社“大陆社”地址在夏家什字,负责人陈星钦,该社以发布战事消息为主。此外,半月刊《西北妇女》编辑部地址也位于夏家什字,该刊由陕西妇女慰劳会(教妇女识字,发动妇女劳动支援抗战)主办,负责人李敏辉,是一份在共产党领导下支持抗战、宣传抗日的刊物,刊头为孙蔚如题写,创刊于1937年11月,直至1939年5月结束。

莲湖区历史文化街区(莲湖印象莲湖地名故事)(7)

如今的夏家什字仍属于居民区,虽早已不见了当年一砖到顶的深宅大院,但行走其间,娴雅的气息仍依稀扑面而来。诚如宗鸣安先生回忆陈老宅院时所言,书香门第,犹若眼前:深深的门道,三进院子,上房前种着梧桐树,房后种有椿树,客厅均是整套的文史书籍,芳草香木,墨香四溢……

莲湖区历史文化街区(莲湖印象莲湖地名故事)(8)

注:本文部分内容摘自《2013年 西安晚报 西安地理》、《西安市地名志》

编辑:莲湖区地普办

悦享

莲湖

长按识别左侧二维码,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