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章永 刘文平 龙长庚

从农村到城市,从祁水河畔到乡村田园,林业生态普写绿色篇章,叙说着一座城市发展的梦想,点亮无限生机与希望;林业发展带来的绿色气息,给青春祁东增添无限活力,打开了一片发展的屏障。

这是祁东县林业生态建设的发展清单:全县现有林地面积128万亩,占全县国土总面积的45.7%。2017年底,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43.66%,比“十二五”初增长5%;活立木蓄积量达到206万立方米,比“十二五”初增长38万立方米,实现了森林覆盖率和活立木蓄积量双增长目标。如今,“一城绿色半城水、一年四季景醉人”的城市森林景观已初步形成,“绿色”已成为祁东县的一张亮丽名片。

近年来,祁东林业局紧紧围绕建设“生态祁东”这个总目标,以生态建设为切入点,以维护森林生态安全为着力点,以林业产业发展为落脚点,团结带领全系统干部职工,克难攻坚,砥砺奋进,实现了林业“双增”目标,全县林业工作迈上新台阶。

绿化造林,打造“生态林业”

“怎样给城市增添更多绿色、更多生机,让城市景致更迷人,让城市发展更具活力?如何建设和升级农村林网,让乡亲们记得住乡音、乡情、乡愁,让更多村庄成为绿色满园的‘美丽村庄’,是摆在林业局面前的现实课题!”祁东县林业局党组书记、局长陈彦青认为,只有把生态修复和造林绿化作为全县生态林业建设的一号工程来抓,科学规划景观林、防护林、水土保持林、山体公园、湿地公园等生态建设工程,才能从生态角度上实现“城在林中、楼在园中、人在画中”格局。

祁门县林业生态扶贫成效(满目青山如画屏)(1)

循着这一发展思路,该局坚持以“两带三区”建设为抓手,以森林覆盖率每年增长2个百分点为目标,全面打响城乡绿化攻坚战。近几年来,全县完成造林30.8万亩,净增森林面积11.3万亩,现有林业用地面积达129万亩,有林地面积达103万亩,分别占全县国土总面积46.07%和36.78%。

实施工程造林。把工程造林作为造林绿化重点,严格遵守标准,认真做好规划设计、项目建设、检查验收等,发力推进退耕还林二期、长江防护林、中央财政造林补贴等项目工程实施工作。2016年,共完成造林5.7万亩,总投入0.56亿元,造林绿化创历史最好成绩。

推进通道绿化。全县每年投入资金2000万元,高标准实施通道绿化。通道绿化实行一路一景,重点路段采取“乔灌草”立体式模式,先后完成通道绿化930公里,占全县道路总里程的90%。特别是自筹资金230万元,对粮市至河洲高速公路连接线区段实施绿化提质,建设林带6.7公里,绿化里程17公里,高质量、高标准打造了一条“靓丽的风景线”。

抓好典型示范。全县每年完成50个左右“秀美村庄”示范村建设,共创建“秀美村庄”180个,230个行政村达到绿化标准,4个行政村进入全省绿化示范村行列。创办连片100亩以上的油茶或枣子造林示范点以及200亩以上的用材林示范点3个,以点带面,促进全县造林绿化工作。

严管造林质量。为确保造林绿化成效,实行了县林业局领导班子包片、专业技术人员包乡镇的办法进行技术指导,严把苗木质量关和上山关。将造林质量与林业站工作人员奖励性绩效工资、林业项目建设挂钩。近年完成人工造林20.5万亩、无林地和疏林地封山育林10.3万亩,紫色页岩“裸露山地”等困难地造林6.8万亩,创办造林示范基础25个,示范面积1万余亩,造林质量连续多年保持全市第一名。

产业扶贫,打造“富民林业”

“真没想到,发展油茶产业这么有前景,不仅让我们脱贫致富,还带动了整个村发展,这真得感谢党和国家的好政策,让我们农民真正尝到了发展油茶产业带来的甜头……”这是祁东县如城连圩乡福油村村民曾祥胜的一番感言。

今年62岁的曾祥胜,是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平时主要依靠种点黄花菜为生,家里生活十分拮据,自己和老伴因患腰椎盘突出让家庭雪上加霜,因病致贫。在县林业局的大力支持下,曾祥胜种植了40多亩油茶。今年,油茶林初见成效,采摘了2000多斤茶果,按当前市场价每斤2元计算,可增加收入4000多元,曾祥胜一家也初步摆脱了贫困。

这仅是祁东县林业局产业扶贫的一个典型缩影。众所周知,祁东县是衡阳市唯一省级贫困县,也是全省48个省级油茶产业发展重点县之一。近年来,祁东县高度重视油茶产业发展,把油茶产业作为精准扶贫产业来抓。由此,该局紧紧抓住县委、县政府大力发展油茶、枣业的契机,将这两大产业作为林业扶贫的杠杆,全力打造“富民林业”,取得显著成效。2016年这两项产业总产值达17亿元,茶籽、枣子成为了农民增收致富的“金果果”。

祁门县林业生态扶贫成效(满目青山如画屏)(2)

油茶产业发展形势喜人。通过广泛宣传发动,以及一些油茶公司、合作社和大户的带动,群众种植油茶的积极性日益高涨。今年,新造油茶0.92万亩,油茶低改0.1万亩,良种油茶得到大面积推广。目前,全县油茶总面积接近13.6万亩,拥有油茶公司、合作社50个,种植大户80余人,其中全县贫困户参与油茶种植的有621户、1100人,油茶产业带动贫困户增收的有1.2万余人。

祁东县大胜油茶专业合作社就是带动贫困户增收致富的典型代表之一。该合作社成立于2009年3月18日,合作社成员108名。该合作社自成立以来,共投资1855万元加快油茶产业发展,按照“企业 农户”的经营模式,种植油茶面积2000余亩,涉及全县3个乡镇10多个村。为了带动周边农户脱贫致富,让贫困户有事情可做,今年6月,公司法人代表邹刚民与当地469户贫困户签订委托帮扶协议,每户贫困户入股2000元,就可以参与三年900元的分红,同时工钱另算。当地农户听到这种好消息后,纷纷主动来油茶基地做事,对于委托帮扶的贫困户来说,更为划算,既有红利,又拿工钱。这种帮扶模式改变了当地农户的生活状态,也改善了他们的生活水平。到今年为止,委托帮扶的1500名贫困户中,147人已实现脱贫。

建管并举,打造“安全林业”

生态建设,是现代林业建设的根本;而林业治理,是现代林业建设的保障。

为此,祁东林业局始终坚持以生态安全为着力点,牢固树立“保护也是发展”的理念,全力推进森林资源管护,创新实施“五个一工程”,切实提升森林资源管护水平。近几年来,该县森林防火实现了无伤亡事故、无一般森林火灾、无重特大森林火灾的“三无”目标,并被推荐为国家森林防火先进单位。

祁门县林业生态扶贫成效(满目青山如画屏)(3)

管住“一把火”。建立了森林防火责任追究制度、野外用火管理办法。层层签订了森林防火责任书,把森林防火工作列入对乡镇考核工作之一,形成横向到底、纵向到边的责任体系。增加森林防火经费投入,开通“12119”森林火灾报警电话系统,结合村村通广播工程建设,把森林防火触角真正延伸到千家万户。

管好“一批人”。强化对扑火专业队员、护林员、森林公安等森林防火队伍管理,县、乡分别组建森林防火应急分队,并购置扑火器材。整合生态公益林护林补贴资金,先后投入200多万元聘请408名森林防火专兼职巡山护林员,同乡镇(街道)签订管护合同,实行责权利挂勾,年终考核兑现补助,同时纳入对各乡镇目标管理重要考核。

管好“一块地”。强化林地审批管理,严查批东占西、批少占多等违法用地行为和闲置用地现象,确保有限资源利用最大化。不断加大林地保护宣传力度,在林区以及主干道路旁醒目处均挂设了印有保护林地标语的宣传横幅,实现了宣传工作的全覆盖。每年组织专门执法力量,对占用林地情况开展清查。

管好“一把刀”。实行三年禁伐行动,坚决打击乱砍滥伐林木、乱征滥占林地等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犯罪活动。适时开展各项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毁林犯罪行为。近五年,共查处林业刑事案件21起,行政案件79起,刑事拘留21人,行政处罚86人。其中查处乱砍滥伐林木案件20多起;非法占用林地40多处,依法恢复林地1200亩;收缴放生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猛禽60只,鸟类1000多只。

管好“一条虫”。全力抓好松材线虫病防控工作,积极发挥国家级森林病虫害测报点优势,严格按照技术要求做好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在近五年,共投入森林病虫害防治经费200多万元,其中防治松材线虫病3000亩,楠竹竹蝗8000亩。松材线虫病防控工作中成效明显,成功将松材线虫病疫情全部消灭,成为全市先进典型。

念好“山”字经,做足“林”字文。在给祁东大地带来勃勃生机的同时,祁东县林业局积极抢抓机遇,激流勇进,用十足的干劲和昂扬的斗志,建设生态祁东、构建生态屏障,倾力谱写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