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2 年12月30日苏联成立后,红色帝国终于迎来了宝贵的和平发展时期。而正是这段时间,让苏联的军工产业得到了“质的飞跃”。特别是在坦克研发领域,到30年代初,苏联已经是世界上的头号“坦克大国”了。

bt-7坦克履带能不能开(蹉跎一生为)(1)

T-26轻型坦克

整个30年代,苏军当时的主力坦克就是T-26,一共生产了12000辆,这样庞大的产量在和平时期已经算是很罕见了。不过,T-26轻型坦克的主要缺点就是装甲过于较薄,而且早期的那种铆接式车体抗弹性也极差。

在苏日诺门坎战役和苏芬战争中,T-26轻型坦克暴露出了很多实战缺陷,而且损失巨大。于是,苏联军方准备研发一款新式坦克以取代T-26。在重型坦克还没有成为主流之前,当时苏联军方最重视的就是坦克的机动性能。

BT坦克的诞生:苏联人偷买“克里斯蒂悬挂技术”,美国军方未能追回。

在1929年时,苏联曾经派人去美国考察工业技术,这一次考察,苏联人看到了著名的“克里斯蒂悬挂技术”,这种悬挂设计让苏联人眼前一亮:这不正是自己苦苦寻觅的坦克精髓吗!

bt-7坦克履带能不能开(蹉跎一生为)(2)

美国T3坦克

因为苏联广袤且恶劣的原始交通环境,坦克要想畅通无阻是很难的一件事。而“克里斯蒂悬挂技术”,简直就是为苏联坦克量身定做的。于是,苏联很爽快地买走了两辆这种悬挂系统的T3坦克。

不过,虽然当时美国军方对“克里斯蒂悬挂技术”根本不感兴趣,但他们也不会让苏联人买走这种技术的。因此,这两辆没有炮塔的T3坦克,最后是以拖拉机的名义出口到苏联。当美国军方得知真相后,仍然试图追回这两辆坦克,但已经晚了:坦克已经被运到了苏联。

T3坦克一到苏联,苏联人就迫不及待地对它们进行“解剖分析”。1931年,苏联以 “克里斯蒂悬挂技术”为基础设计出一款新型坦克:BT-1快速坦克。BT在俄文中就是“快速坦克”的缩写,用英文表示就是BT。

bt-7坦克履带能不能开(蹉跎一生为)(3)

不过,BT-1快速坦克只生了两辆样车就停产了,毕竟BT-1快速坦克只是一个过渡型号,不久后苏联工程师就开始对它进行简化。在武器方面也做了一些改变,原先装配的两挺机枪换成了一门1932年式37毫米反坦克炮,这就是BT-2坦克。

如果要说BT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什么?那一定就是速度,BT-2快速坦克装配了M5型12缸液冷汽油发动机,这辆11.6吨的坦克能跑出55公里的时速。而BT-2快速坦克也不是终点,它又经过不断地改进,又出现了后续的BT-3快速坦克和BT-4快速坦克。

BT坦克拥有“履轮两用”的“绝活”,不过貌似完全是“画蛇添足”。

除了速度以外,BT坦克还有一门“绝活”:行驶装置可以变形!曾经有一个笑话,说的就是这个BT坦克:“我们打断了敌人的履带,可是敌人跑得更快了!”之所以会有这个笑话,就是因为BT系列坦克有“卸去履带”功能,然后改用负重轮前进,也可以在轨道上前进。

bt-7坦克履带能不能开(蹉跎一生为)(4)

“轮履合一”的设计

在二战爆发前,其实很多坦克的研发都是在不断摸索中,而苏联人也认为“轮履两用坦克”将会是未来的发展方向。所以在BT系列坦克身上,苏联人除了履带外,还采用了四对挂胶负重轮结构。

这种“变形”坦克如果使用履带行驶,和普通的坦克没有两样。但它在转换成轮式行驶时,当时不少坦克会采用“液压升降橡胶轮”这种方式,而BT系列却采用了另一种模式,但感觉更加麻烦。

bt-7坦克履带能不能开(蹉跎一生为)(5)

“翻山越岭”的机动性能

在转换行驶方式时,乘员还需要拆卸履带板,将其固定到车体两侧,然后再连接主动轮和第四对负重轮之间的动力通道,完成模式转换。

但这个过程还真的是过于繁琐和鸡肋:每次转换行驶模式,大概都要花30至40分钟。而且在惨烈的战场上,成员即使冒着生命危险去拆卸履带,并完成动力连接,但这个艰难过程对车组人员来说,简直就是“九死一生”。

正因为这样,虽然BT系列坦克有这样“炫酷”的功能,但苏联坦克兵却都不愿意去做,他们认为安装“轮履两用结”完全就是“画蛇添足”。

bt-7坦克履带能不能开(蹉跎一生为)(6)

“飙车”的感觉

作为并不多见的“轮履两用”坦克之一,BT坦克这个功能在实战几乎没有任何作用,至于它那“断带却跑得更快”的笑话,顶多也就是大家在娱乐中“笑一笑”罢了。

BT系列的巅峰之作BT-7,仍然沿用“轮履合一”的设计。

而BT坦克发展到BT-5型号时,已经完全“脱胎换骨”了:发动机换成了B-2型柴油发动机,炮塔造型也进行了改进,采用倾斜装甲让防护能力有进一步提升,并采用焊接方式,主炮也换成了一门更具威力的45毫米反坦克炮。

bt-7坦克履带能不能开(蹉跎一生为)(7)

BT-5

而在BT系列中并没有BT-6坦克,因为它只是在BT-4坦克基础改进的,而且最终仅处于样车研制阶段,并没有定型生产。所以直接跳过,开始着手在BT-5坦克基础上再次改进,从而研发出了最著名的:BT-7坦克。

BT-7坦克于1935年正式定型,战斗全重为13吨,乘员3人。它仍然沿用了轮履合一式的结构形式,但多数情形下是以履带方式行驶的。发动机更换为M-17T航空发动机,速度提升至72公里的公路极速。

而且车体还增加了正面装甲厚度,炮塔再次进行了改进,主炮同样是一门45毫米火炮。不过就综合性能来说,BT-7坦克是BT-5坦克的全面升级版,也是BT全系列中最强的一款型号。

bt-7坦克履带能不能开(蹉跎一生为)(8)

BT-7坦克

另外,BT-7也是BT系列中产量最多的一种型号,后期还有一款BT-7A快速坦克,它装备了一门76.2毫米反坦克炮,并使用更大的炮塔。

苏德战争中BT系列坦克虽然落伍,却硬扛起了苏联那脆弱的防线。

苏德战争爆发时,苏联拥有有6000辆以上BT坦克,其中BT-7超过4000辆,较新式的BT-7M/BT-8有780辆,其余多为BT-5等。可以说,1941年苏联的BT坦克数量超过了德军当年投入战场的坦克总数。

bt-7坦克履带能不能开(蹉跎一生为)(9)

BT坦克载着步兵冲锋

BT系列可以说是世界上机动性能最好的坦克之一,1941年时,它的45毫米炮和当时大多数德国坦克威力相当,它唯一缺点还是装甲太薄弱。可是,那些故障频发的BT-5快速坦克一直是“摇摇晃晃”地前进,感觉随时都会抛锚。

即使是那些新式的BT-7坦克,在战争中,也经常因为没有油料而被迫抛弃。最主要的是:苏德战争初期,面对德军装甲部队的“闪击”,BT系列坦克感觉除了“飙车”,和德国坦克相比已经处于下风。

新式的BT-7坦克在1941年冬天后,能幸存下来的没有几辆。不过,就是这些“身躯单薄”的BT快速坦克,硬是撑起了那条摇摇欲坠的防线,让苏联得以获得喘息之机。从这点来看,BT系列快速坦克还是要超过T26轻型坦克的,它也成为承上启下的一代著名坦克。

bt-7坦克履带能不能开(蹉跎一生为)(10)

“飞”一般的感觉

作为将“克里斯蒂悬挂”发扬光大的一代经典坦克,虽然在战争末期,苏联BT系列已经完全落伍。可是,在苏军进攻关东军时,数百辆“老迈”的BT坦克,在日军面前仍然具有较大的优势!对日寇的最后一击,BT坦克也为自己“蹉跎”的一生,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历史杂谈驿站》图源网络,侵删!作者:二战靓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