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虎藏龙》是2000年的一部武侠动作电影,由李安执导,周润发、杨紫琼和章子怡等联袂主演。影片于2000年7月8日在中国内地上映。电影讲述一代大侠李慕白有退出江湖之意,托付红颜知己俞秀莲将自己的青冥剑带到京城,作为礼物送给贝勒爷收藏。李慕白隐退江湖的举动实际却是惹来更多的江湖恩怨。《卧虎藏龙》拥有多项获奖记录,其中荣获第73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等4项大奖,也是华语电影历史上第一部荣获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的影片。2019年9月,该片被英国《卫报》评选“21世纪最佳影片100部”位列第51名。

NO.1——段落分析

一、“追逐戏”段落分析

剪辑专业出发分析电影卧虎藏龙(卧虎藏龙拉片分析)(1)

剪辑专业出发分析电影卧虎藏龙(卧虎藏龙拉片分析)(2)

剪辑专业出发分析电影卧虎藏龙(卧虎藏龙拉片分析)(3)

(一)人物解读

1.玉娇龙:

总是处于“空中”向上的状态。

①这是玉娇龙深厚的轻功功底,是她的“飘灵”,也是她心灵超脱的向往;

②这是她脱离地心引力(世俗空间)的精神追求,是玉娇龙想挣脱限制、束缚和规范的浪漫主义情怀;

③玉娇龙总是处于“向上”的状态,是她一直在探寻世俗之外的世界,也是她一直在探寻自己内心的渴望,寻找一个真正的自我,她发现自我的过程就是处于一个永远“向上”探寻的过程。

2.俞秀莲:

总是处于地面“向下”的状态。

①俞秀莲空中功夫稍逊玉娇龙,地面功夫却更加扎实,这是她的沉稳、老练,也是她内心的“沉重”;

②俞秀莲是要将玉娇龙拉回现实、拉回地面的人,她活在世俗的空间之中,深受束缚、一直将世俗压抑着内心的自我,不敢轻易逾越世俗的“雷池”半步。

(二)视听分析

剪辑专业出发分析电影卧虎藏龙(卧虎藏龙拉片分析)(4)

剪辑专业出发分析电影卧虎藏龙(卧虎藏龙拉片分析)(5)

剪辑专业出发分析电影卧虎藏龙(卧虎藏龙拉片分析)(6)

剪辑专业出发分析电影卧虎藏龙(卧虎藏龙拉片分析)(7)

剪辑专业出发分析电影卧虎藏龙(卧虎藏龙拉片分析)(8)

剪辑专业出发分析电影卧虎藏龙(卧虎藏龙拉片分析)(9)

玉娇龙的景别松、俞秀莲的景别紧

①隐喻两个人的人生征程、价值观相悖,两个人并不处于同一空间;

②玉娇龙的追求与探寻视野更大,俞秀莲则囿于自我内心的道德规范、情感约束。

二、“竹林戏”段落分析

剪辑专业出发分析电影卧虎藏龙(卧虎藏龙拉片分析)(10)

剪辑专业出发分析电影卧虎藏龙(卧虎藏龙拉片分析)(11)

剪辑专业出发分析电影卧虎藏龙(卧虎藏龙拉片分析)(12)

剪辑专业出发分析电影卧虎藏龙(卧虎藏龙拉片分析)(13)

(一)空间叙事

该段落用大量的全景、远景展示竹林的意象,甚至将李慕白、玉娇龙置于边缘化的构图中而刻意弱化人的存在,以凸显竹林的空间。人物的打斗成了构成竹林景片的一丝一缕。

①拨于流俗、淡泊虚静、复见真心,李慕白于竹林背景下向俞秀莲流露情感,也于竹林打斗中向玉娇龙释放欲望;

②竹林是超尘的、情景的、柔情的、自在的、清雅的,它远离了腥风血雨、世俗人情,它是一个归隐者的“江湖”呈现,也是一个心灵的“江湖”寄寓;

③呈现竹林传统美学中清静幽雅的,是中国东方美的诗意化呈现;

④竹林的晃动不仅仅是暧昧的视野表达,更多体现的是内心的意乱情迷,是李慕白与玉娇龙揭开彼此内心薄幕的情感交流与对话,是一次有关“本心”与“灵魂”的流露;

⑤这是一个臆想与真实复现的空间,李慕白与玉娇龙都像提线木偶般,不是竹林中的他们在打斗,而是打斗中的他们在竹林。竹子诱引着彼此心中的神迷。

剪辑专业出发分析电影卧虎藏龙(卧虎藏龙拉片分析)(14)

(二)演员调度

演员的调度——李慕白“高”、玉娇龙“低”;李慕白“追”、玉娇龙“逃”。

李慕白的“高度”不仅仅是他武功的“高度”,更是他内心的“高度”。李慕白是狡猾的、老练的,他对玉娇龙是得心应手、沉稳应对。玉娇龙则在李慕白的胁迫下,处处被动。他们之间的关系一直处于一个“追”、一个“逃”,玉娇龙或许对李慕白有朦胧的情愫,但从未主动,可是对方一直穷追不舍。李慕白一再要求的“拜师”,也只是一个借口。一个将玉娇龙占为己有的华丽谎言。

剪辑专业出发分析电影卧虎藏龙(卧虎藏龙拉片分析)(15)

剪辑专业出发分析电影卧虎藏龙(卧虎藏龙拉片分析)(16)

(三)视听分析

通过李慕白的主观视点看待玉娇龙,实则是李慕白内心空间的营造。

主观镜头:李慕白陷入自我的臆想之中,这便是揭开他“本心”有关情欲面纱的巧妙展示。从李慕白的角度“看”玉娇龙,不是叛逆、不是凶狠,而是性感、是暧昧、是诱惑,是一种情欲。

声音的虚化:刀光剑影声音的虚化,没有了表面的打斗,而是一种内心的较量与冲突,是一种纯粹的心灵视阈、迷乱的情感篇章。

叠化:内心情感的重叠与迷失,朦胧的情爱,拖慢整段节奏的同时,展示的是一份含情脉脉。

镜头的晃动:在进入李慕白内心空间的臆想画面中,镜头是十分的稳定的,而随后镜头便晃动起来。这里除了用电影语言的手法巧妙区分了现实与想象的不同轨迹,更彰显的是李慕白内心空间的稳定——对玉娇龙“情欲”的稳定,那是他一直被压抑着的、深藏着的,却一直存在并且稳固在内心的“龙虎”。

NO.2——主题探讨

剪辑专业出发分析电影卧虎藏龙(卧虎藏龙拉片分析)(17)

剪辑专业出发分析电影卧虎藏龙(卧虎藏龙拉片分析)(18)

剪辑专业出发分析电影卧虎藏龙(卧虎藏龙拉片分析)(19)

(一)明心见性

所谓明心见性,就是修持炼己、涤去凡心、复见元神真性。

李安的迷惑术:李慕白的大侠身份。实际上一个中年男子对年轻貌美、富有天赋的女子产生欲为人师、施以父权等怜惜、喜爱之情并混杂本能冲动一点也不奇怪。李慕白开场的自述便表明自己未曾“明心”,始终有放不下的事,更不可能“见性”,即见到自己本心。“没有得到的喜悦”——放不下凡尘俗事。

剪辑专业出发分析电影卧虎藏龙(卧虎藏龙拉片分析)(20)

(二)实用理性

所谓实用理性,即不狂暴玄想,服务现实生活;不禁欲纵欲,理智节制欲望;不虚无利己,保持和谐稳定。

俞秀莲则是深受儒家实用理性影响的旧中国典型人物,她是全片最有人情味的人:人情练达,克己复礼,重信讲义,每个人与她打交道都会感觉很舒服。俞秀莲有觉性,但又太理性,对事情喜欢保持原样,守道德规条,从头到尾,也没有任何转变。她追求古典的和谐、冷静,正因如此,她在感情上始终无法突破。

剪辑专业出发分析电影卧虎藏龙(卧虎藏龙拉片分析)(21)

(三)卧虎藏龙

无意识的深处。我们每个人所需要揭示“内心藏龙”的要求也各不一样,但首先要真诚地面对我们的欲望,才有可能经历一个解抑、开顿的过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