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说到诸葛亮草船借箭,交付十万支箭,周瑜感慨诸葛亮奇才。

诸葛亮入寨见周瑜,周瑜出帐迎接,称颂诸葛亮说:“先生神算,令人敬服。”

诸葛亮说:“诡谲[jué]小计,何足为奇。”周瑜邀请诸葛亮入帐喝酒。

周瑜说:“昨天我主公派使者前来催促进军,我还没有奇计,请先生教我。”

诸葛亮说:“我是碌碌庸才,哪有妙计?”

周瑜说:“我之前看曹操水寨,极有章法,很难攻下。我想到一计,不知道行不行。希望先生能为我出出主意。”

诸葛亮说:“都督先别说。咱们各自写在手中,看是否相同。”

周瑜大喜,令人取来笔墨砚台,自己先写好,然后给诸葛亮,诸葛亮也写了。

两人移近坐榻,伸出手掌,互相观看,一起大笑。

原来周瑜和诸葛亮掌中都有一个“火”字。

周瑜说:“既然咱们意见一致,就不用疑虑了。希望别泄漏出去。”

诸葛亮说:“这是两家公事,岂有泄漏之理。我认为曹操虽然两次中我此计,但一定不会防备。都督全力实施即可。”诸葛亮喝完酒离开,诸将都不知道他们的计策。

三国演义第一回刘关张打了几仗(再读三国演义第四十六回)(1)

曹操平白无故折了十五六万支箭,心中郁闷。

荀攸献计说:“江东有周瑜、诸葛亮二人用计,短时间难以打败他们。我们可以派人去东吴诈降,作为内应,传递消息,才有机会夺取江东。”

曹操说:“这话正合我意。你认为军中谁可以实施此计?”

荀攸说:“蔡瑁的族弟蔡中、蔡和现为副将。丞相可以厚待他们,派他们去东吴诈降,他们一定不会被怀疑。”

曹操听从,当夜秘密将二人召入帐中嘱咐说:“你们可以带些士兵去东吴诈降。他们只要有动静,就派人前来密报。事成之后,我对你们重重有赏。你们不要对我有二心。”

二人说:“我们的妻小都在荆州,怎么敢怀有二心,请丞相不要怀疑。我们一定会取周瑜、诸葛亮的人头,献于麾下。”曹操重赏了他们。

第二天,蔡中、蔡和带五百士兵,驾着几条船,顺风往南岸而来。

周瑜正在安排进军之事,忽报江北有船过来,称是蔡瑁之弟蔡中、蔡和,特地来投降。

周瑜将他们叫了进来,二人哭拜着说:“我哥无罪,被曹贼所杀。我们想要报仇,特地前来投降。请收下我们,我们愿意为前部。”周瑜大喜,重赏二人,命他们与甘宁率军为前部。

二人拜谢,以为周瑜中计。

周瑜秘密叫来甘宁,吩咐他说:“这两人投降不带家小,一定是曹操派来的奸细。我要将计就计,让他们通报消息。你表面上要殷勤对待,暗中做好提防。到出兵之日,先杀他们两个祭旗。你一定要小心,别误事。”甘宁领命而去。

鲁肃进来见周瑜说:“蔡中、蔡和投降,八成有诈,不可使用。”

周瑜呵斥说:“他们因为曹操杀了蔡瑁,想报仇才投降的,能有什么诈?你如果如此多疑,怎么容得下天下人?”鲁肃默然而退,去告诉诸葛亮。

三国演义第一回刘关张打了几仗(再读三国演义第四十六回)(2)

诸葛亮笑而不语。鲁肃问:“孔明为何嘲笑我?”

诸葛亮说:“我笑你没看出公瑾在用计。大江相隔,很难互相派探子。曹操让蔡中、蔡和诈降,刺探我军军情,公瑾将计就计,正要利用他们通报消息。公瑾的计谋叫做兵不厌诈。”鲁肃这才省悟。

夜晚,周瑜坐在帐中,忽然黄盖潜入中军来见周瑜。

周瑜问:“公覆这么晚过来,一定有良谋教我。”

黄盖说:“敌众我寡,不能长时间僵持,为什么不用火攻?”

周瑜说:“是谁教您献此计的?”

黄盖说:“我自己的想法,没人教我。”

周瑜说:“我正想如此,所以留蔡中、蔡和这样的诈降之人来传递消息。但是我找不到人为我实施诈降计。”

黄盖说:“我愿意实施此计。”

周瑜说:“不吃些苦头,曹操怎么肯信?”

黄盖说:“我受孙氏厚恩,即使肝脑涂地,也无怨无悔。”

周瑜下拜向黄盖道谢说:“您肯用此苦肉计,真是江东之大幸啊!”

黄盖说:“我虽死无怨。”

三国演义第一回刘关张打了几仗(再读三国演义第四十六回)(3)

第二天,周瑜鸣鼓召集诸将开会,诸葛亮也在座。

周瑜说:“曹操率领百万之众,连绵三百余里,不是一天就能打败的。诸将各领三个月粮草,准备御敌。”

话没说完,黄盖进言说:“别说三个月,即便领三十个月粮草,也不顶用。如果这个月能打,就打,打不了,就按张子布说的,弃甲倒戈,投降曹操。”

周瑜勃然大怒说:“我奉主公之命,督军破曹,敢再说投降的必斩。现在两军相据之际,你敢说出这话,怠慢军心,不杀了你,难以服众!”于是喝令左右将黄盖推出斩首。

黄盖也发怒说:“我自从跟随破虏将军,纵横东南,已历三世,你算哪根葱?”周瑜大怒,喝令赶紧将黄盖拖出处斩。

甘宁求情说:“公覆是东吴旧臣,请宽恕他。”

周瑜呵斥道:“你怎么敢这么多废话,乱我法度?”于是先令左右将甘宁乱棍打出。

众官都下跪求情说:“黄盖论罪固然当诛,但对军心不利。请都督暂时宽恕他,记下他的罪过,等打败曹操后,再杀他不迟。”周瑜怒气未息。

众官苦苦求情,周瑜说:“如果不是看在众官的面上,一定要斩首。今天暂且免死。”然后命左右说:“将他拖出去打一百军棍,以正其罪!”

众官再次求情,周瑜推翻桌子,喝退众官,喝令左右行刑。

左右将黄盖剥掉衣服,拖翻在地,打了五十军棍。众官又苦苦求情。

周瑜跳起来指着黄盖说:“看你还敢小瞧我!暂时存下五十棍,如果再有怠慢,二罪并罚!”

众官扶起黄盖。黄盖早已被打得皮开肉绽,鲜血直流。扶回本寨后,黄盖又昏了几次,看望他的人,无不流泪。

三国演义第一回刘关张打了几仗(再读三国演义第四十六回)(4)

鲁肃也去看了黄盖,然后来到诸葛亮船中,对诸葛亮说:“今天公瑾发怒,责罚公覆,我们都是他的部下,不敢冒犯劝谏。先生是客人,为什么要袖手旁观,一句话都不说?”

诸葛亮说:“子敬,你就别骗我了。”

鲁肃说:“我与先生渡江以来,从没有什么事情欺骗你。你这话什么意思?”

诸葛亮说:“子敬难道不知道公瑾今天毒打黄公覆是在用计?怎么还要我去劝他?”鲁肃这才省悟。

诸葛亮说:“不用苦肉计,怎么瞒得过曹操?他一定是令黄公覆去诈降,让蔡中、蔡和将此事报告给曹操。你见到公瑾时,千万别说我已经识破了,只说我也在埋怨都督就行了。”

鲁肃告辞,去见周瑜。周瑜邀他入帐。

鲁肃说:“您今天为什么痛责黄公覆?”

周瑜说:“诸将有怨言吗?”

鲁肃说:“大多数人都心中不安。”

周瑜问:“孔明呢?”

鲁肃说:“他也埋怨都督太薄情。”

周瑜笑着说:“这次终于瞒过他了。”

鲁肃问:“什么意思?”

周瑜说:“今天痛打黄盖,是计。我想令他诈降,首先要用苦肉计瞒过曹操,然后趁机用火攻,就可以取胜了。”鲁肃暗想诸葛亮高见,却不敢说出来。

三国演义第一回刘关张打了几仗(再读三国演义第四十六回)(5)

黄盖趴在帐中,诸将都来看望。黄盖也不说话,只是长吁短叹的。

忽然参谋阚 [kàn ] 泽前来看望,黄盖请他进来,喝退左右。

阚泽问:“将军难道与都督有仇?”

黄盖说:“没有。”

阚泽说:“那您受如此重责,莫非是苦肉计?”

黄盖说:“您怎么知道的?”

阚泽:“我看公瑾的举止,就已经猜到八九分。”

黄盖说:“我受吴侯三世厚恩,无以为报,所以献此计策,打败曹操。我虽然受苦,也没有怨恨。我在军中找不到一个人可以作为心腹之人。只有您一向有忠义之心,我才敢将秘密告诉您。”

阚泽说:“您告诉我,无非是要我帮你献降书。”

黄盖说:“确实如此,您肯帮忙吗?”阚泽欣然答应。

《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最精彩的莫过于各种计策,各方面相互斗智。这篇先是诸葛亮和周瑜为了破曹,不约而同想到火攻。曹操白白损失十几万支箭,不甘示弱,玩起了诈降,不料被周瑜识破,将计就计,与黄盖一起演了一出苦肉计,让黄盖诈降。

于是就有了一句歇后语: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历史上故事估计就没有这么精彩了。史书记载黄盖见曹军战船首尾相连,向周瑜献计火攻。周瑜依计而行,并让黄盖写信给曹操诈降,来了一出火烧赤壁,打败曹军,赢得赤壁之战。至于有没有苦肉计,就不得而知了。

苦肉计,三十六计之三十四计,指故意毁伤身体以骗取对方信任,从而进行反间的计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