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堂作文课

第一次作文课后,我给学生布置的作文题目:一个是在自己十多年的成长历程中,我解决了什么问题?让自己感觉最开心,最有成就感。另外一个题目是在小学、初中阶段,父母是怎样辅导我写作业的?选其中一个主题,展开写一篇不少于300字的作文。为什么字数要求少,是因为我希望你们有感而发,写出真情实感,浓缩的才是精华。

批改作业过程中,总体感觉写得一般缺乏新意。优秀的让人眼前一亮的作品,只有一篇。有的同学错别字多,字间距太小,字难认。真正写出真情实感的不多。全部作文分类大致如下:

​一,食堂、超市陷阱多;

​二,新同学不熟悉,人际关系问题;

​三,对职业学校印象不好;

​四,学习是如何变得一塌糊涂的;

​五,父母的家庭暴力;

​六,解决日常生活问题;

一,食堂、超市陷阱多

食堂的菜又贵又少又不好吃,很郁闷,每天吃不饱,钱不够只能省吃俭用。超市里面标签上的价格和实际刷条形码支付的价格不一样,有被欺骗的感觉。以后尽量不去超市消费,有一些东西选择周末从外面大超市买好带到学校,这样一个星期可以省几十块钱。

同样的菜我收了6元,我的同学收了11元,这简直是太离谱了。还有的同学第一天吃这两个菜的时候是8元,第二天吃同样的菜变成9元,也不知道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我说,如果再这样下去,(同样的菜逐步递增)搞不好你家都要吃破产。同学们哈哈大笑。你自己去找打菜的阿姨问清楚,到底是哪里搞错了?叫她适当照顾一下。

我了解到有的孩子一天花了90元,妈妈给班主任电话要来找他算账了。有的同学一天花了100元,妈妈说要给孩子申请贫困生补助。不知道是孩子不懂事,还是家里不缺钱?有的孩子一天花了130~140元,后来每天只花10多元。他们在教训面前学乖了。

一碗面18元,在外面差不多是10~12元,心里很不爽。到寝室发现阳台上的水池是坏的,和老师反映了很久也没有人来修理。这让我对学校的印象变得很不好。

学校超市的商品统一比外面贵0.5~1元,水果更是外面的好几倍。一个很小的火龙果6元,一个普通石榴12元,傻猪一样。以后周末自己家里带水果、零食,不让他们赚了。

一碗面 荷包蛋 香肠,11元。我感觉有点贵,走过去问阿姨,是不是算错了?阿姨说,是9元,对不起,多算了2元。她退给我2元。之后我总是时不时会点同样的食物,为了防止其他的菜品价格不清楚被坑,也因为自己维护了权益,心里踏实。还有很多类似的问题,学生意见很大。

二,新同学不熟悉,人际关系问题

有10多个同学都写到,新同学不熟悉,刚开始有点孤独,不愿意也不喜欢与陌生人交往。有一个同学就写了他克服社交焦虑的过程。他从小很害羞,害怕这个世界。对面走过来一个人,总觉得他要来干我的样子。后来表哥带他一起去打篮球,在球场上他学会了与伙伴们交流。后来渐渐地也发现其他的人没有想象的那么恐怖,大多数人都是善良的。

三,对职业学校印象不好

职校是失败的代名词,普高是胜利。我有的朋友考入普通高中,有的考入重点高中,自己觉得很没面子。父母的眼睛都是暗淡的,其他亲戚都说读职校,完了,完了。自己心里没有底。

课堂上我说,旁边XX职业学校的老板就是我们学校毕业的。人的能力不是寄托在学校或者某一个人身上,最主要的是依靠自己的奋斗。你将来是平庸的人,主要责任就是自己,不要怪这怪那。你将来很有出息,就是你奋斗的结果。不要把希望寄托在外界,希望寄托在自己身上。浙大北大还有退学,或毕业后流浪的。责任主要是自己,不是浙大北大!

我为什么一再强调学习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你从现在开始解决实际问题,将来就会是有出息的人。如果你遇到问题总是抱怨发牢骚,用嘴巴,就是没出息的人。

四,学习是如何变得一塌糊涂的

小学一二年级都是三好学生。三年级开始有英语,由于不喜欢英语,成绩开始下滑。父母报补习班。后面的内容越来越难,自己感觉力不从心,渐渐地开始讨厌学习。到初中开始沉迷游戏,与父母的矛盾越来越多,经常吵架,后来就只能上职高。

刚开始父母管得很严,教我认字,复习、预习课文,错的抄写……后来由于父母也不懂了,就放在托管班里,再后来成绩不理想,父母就慢慢地放弃了,他们也不怎么来管,自己去打麻将了。

小学低年级的时候,父母用的是按键手机,后来四五年级开始用智能手机,上面有小游戏,有的时候会玩一玩。再后来疫情影响,因为网络上课需要,我自己有手机。刚开始他们监督我,但是忙于工作,我渐渐沉迷手机不能自拔。他们劝我,但我只觉得他们都很烦人。

小时候,妈妈每天盯着我写作业,管得很严格。有一次我写完作业想看电视,我妈说我没写完,不让我看。我非常不高兴,和她吵了起来。从那以后,我就不想写作业了。初二一次和父母吵架后,我就选择当小混子,抽烟喝酒都会,现在又戒了。初二下学期离家出走去游埠,混到暑假,后来就读职高了。

小学我成绩名列前茅,后来疫情开始上网课,我迷上电子游戏,从此成绩一落千丈。再后来演变成上课睡觉,请假逃避学习,最后我连作业也不写了。哪怕这样,我爸爸依然相信我,我感觉很愧疚,浪费了时间,对不起爸妈。我感觉松懈是一种罪过。

五,家庭暴力

小时候爸爸经常打我,刚开始用手打,后来用棍子打,他打我,不下百次。六岁时,我偶然发现爸妈的结婚相册里面夹着大红票(100元),我拿来做纸飞机,从四楼窗户飞出去。刚好被爸爸看见,他一巴掌打过来。有一次他打我,甚至用菜刀在我手臂上划一片刀痕。后来有一次,我爸干活从三楼摔下来,我不仅没有伤心,反而无比兴奋。他这样对我,我怎么可能同情他呢?我从害怕、挣扎、反抗,到现在不孝、无情。

六,解决日常生活问题

父母出去了,问我会烧饭吗?我说会。结果我只会烧泡面,其他的都不会。另外一个同学也是写学会烧饭,他爸妈出去以后,由于是第一次自己动手,他不懂就打电话给妈妈,妈妈详细地把步骤:洗菜,打开煤气灶,放油放盐……烧好感觉还可以。后来爸妈回来,我烧菜给他们吃,他们都说味道不错!我感觉很有成就感。

有一个同学写了三个解决实际问题的故事。报到第一天,他遇见几个初中的同学,他们不在一个寝室,他们一起去老师那里请求——能不能把他们几个老同学分配在一个寝室?老师同意了。他们都很开心,很有成就感。第二件是寝室里的柜子有两个没有钥匙,他们去向班主任反映,然后问题就解决了。第三件是水卡坏了。洗澡一半不出水。第二天他就去重办了一张水卡,洗澡的问题也解决了。积极地面对问题、解决问题,是很开心的事。

另一个同学说,洗澡的水只有热水,没有冷水。灵机一动去公厕接冷水,解决问题。

有同学写道,刚开始进入新的学校,很大很新鲜、好奇。不过当进入寝室,发现厕所的门打不开,洗澡的地方很小,而且还要排队。晚上睡觉的时候(上铺),感觉床很不稳定,翻身就响——吱咯吱咯,好像随时会从床上掉下来的感觉,睡的一点都不安心。床上只有凉席,太硬且有掉下来的感觉,让我生不如死,也体会到失眠的滋味。

还有同学反映室友打呼噜,声音就像电钻一样刺耳,好像半夜在装修房子一样,睡不着太难受了。

最后我把其中一个同学写的满分作文,在课堂上阅读、赏析了一遍。这是篇文章写得一气呵成,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比老师写得好!

开头引题,一颗石子,触发联想。阳台上,星星点点。正文回忆一天晚上回家太迟,被父亲皮带抽的过程。画面感极强,就像电影一样。结尾呼应开头,阳台,星光。全文融为一体,让人深思。当我刚好讲完下课时,同学们情不自禁报以热烈掌声。

学生的文章附录如下:

我爸妈是这样管我的

夜里,我左翻右侧怎么也睡不着,总感觉背上有什么东西隐隐作痛,一摸原来是颗石子顶着我,拿开后才想起感觉不对,我的背什么时候变凹凸不平的了?细细思索后才明白,那是小时候的伤。由此激起了深处的记忆,我再怎么也睡不着了。起身来到阳台,吹着夜风,呆呆的望着星辰,陷入了回忆。

那天因为在朋友家玩,回来时只记得路边家家户户封窗锁门,熄灯无声,好不凄凉。夜空也没有几颗星星,月亮悬挂在天中间。借着月光,我找到了家,我的家仍开着灯,如同夜中的灯塔让我迷途知返。带着疑惑,我打开了门,正好对上父亲愤怒的目光,手上的皮带早已整装待发,在灯光的照耀下闪着光。果不其然,他瞪着我吼道:“跪着!”我很不理解,不就是晚点回来,又不是给你惹事,凭什么这样对我?我没说话,冷眼看着他。母亲站在父亲边上,毫不客气并带有几分愤怒地问,“去干嘛了?”我仍保持沉默,反正我说什么他们都不信,闭嘴还省省口水。父亲见我没反应,当即扬起皮带在空中甩出——呼呼声,随后打在我的手臂上,很痛——火辣辣的痛,但我只是怒视着他,他也来劲了,使劲的抽。没几下,我就流下了不争气的泪水,但这并没有激发他的怜悯心,直到后来我麻木了,不再感觉十分痛了,他才停手。也许是感到手酸了,他抖了抖,气呼呼地进了卧室。母亲也随之跟上。这场闹剧便草草开始,也草草结束了。我躺在地上,看着天花板上的灯发呆。不知多久,父亲又冲了出来吼道,“还不去睡觉!”我才慢悠悠地起身走向房间,直到半夜也没有睡着。却听着门被打开的声音,随后一双手攀上了我的背上,问道,“痛吗?”是母亲,我这才想起。我没有回答,装作睡着。随后,她又自顾自说了好多话,但我一句也没听进去。也许我应该那时心怀感激与感动,但实际上我心中只有无休止的憎恨与恶心。他走后,我走到了阳台。这时却满天繁星,大放光彩。我心想,人死后会化作星星。那如果我现在死了,会不会成为天空中最小的那颗呢?

那时,我就像现在这样,站在阳台想象如何不会痛的死去。夜光依旧温柔,只不过我长大了,不会想这些事情。我知道他们有他们的难处,我也应当体谅。反正拳打脚踢已成为过去,现在他们打不动我了。既然过去已经不美好了,那么未来就要活得开心、自在。

我们应该以学习为基础(学习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1)

一句话点评:父母这个岗位,干得好是孩子贵人;干得不好是孩子罪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