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叔小故事 老韩讲了一个故事(1)

韩叔小故事 老韩讲了一个故事(2)

韩叔小故事 老韩讲了一个故事(3)

雁北称面片为“疙瘩子”,揪面片为“撅疙瘩”。“撅疙瘩”是晋地的一种风味面食。制作方法是,将麦面和好饧到揉匀擀薄,切成一寸宽的条,用手一片一片地揪入开水锅里,煮熟后配上各种浇头食用。

“撅疙瘩”需要手疾眼快,若遇上慢性子人就麻烦了——先入锅的已经煮黏,后入锅的还夹生。因此家里人多时,需要数人同时上手。行动迟缓者想吃“撅疙瘩”,也有办法,可将“疙瘩”先“撅”在案板上,待水开时一起下锅。

吃“撅疙瘩”,最好是冷天,外面飘点细雨或雪花,此饭可暖胃驱寒。撅疙瘩”的多用西红柿炒鸡蛋卤或肉炸酱,若有时令鲜蔬用肉炒,味道不输三牲五鼎。食时再倒点陈醋,就几瓣醋蒜,更似锦上添花了;若经济宽裕者再有点酱肉,未曾入口便已垂涎。

“撅疙瘩”在山西一些地方又叫揪片。揪片可分为家常小揪片,掐疙瘩水揪片。家常小揪片是吕梁和晋中地区百姓家中最普通的面食。揪片也是先将面团和好,用擀面杖擀成厚片,再用刀切成宽条,左手持面,右手用食指和大拇指将面揪成指甲大小的面片,飞速入锅的技法。特点是面片爽滑。

掐疙瘩水揪片是当地男婚女嫁,启程前必吃此物。又名为“岁数掐疙瘩”,即结婚时年龄多大就吃多少片。这里的“片”是指半成品而言,也就是用一小瓢面和好后擀制成圆形,切开对折,然后根据岁数先切成与年龄相符的大片,再将大片用手分别揪成拇指大小的小片,甩进沸水锅内。吃此饭有岁岁平安之意。

“水揪片”俗称“鳖跳崖”,是侯马、临汾一带人们熟悉的地方传统小吃。其来历要追溯到清末民国初年一对农村夫妇吵架之事。

一天,刘三下地回来,又饿又累,因他老婆还没有做熟饭,两口子就吵闹起来,各说各有理,结果两人换了工,刘三操持家务,老婆下地干活。

中午时分,刘三睡觉醒来,急忙生火做饭,不料面和硬了,就一边往面上倒水,一边揉面,不料面越来越软,无法上案擀面条,就干脆用手揪成薄片投入锅中。谁知煮熟捞出后,配以浇头,软绵筋道,非常好吃,就起名叫“鳖跳崖”。

长期以来,水揪片不仅成了家常快速面食,而且也用以招待客人。揪片做法简单,吃着筋滑,适于盖浇或炝锅汤面,亦可煎炒而食。

“撅”的本意为翘起、折断、挖掘。此处的“撅”离原意甚远,有撕、拉、扯、拽、扽(dèn)的诸种含义。好像领导与小三,是那种说不清,道不明,扯不断,理还乱的关系。

“疙瘩”一词,出自《老残游记》:“长长的脸儿,一脸疙瘩。”“疙瘩”本指皮肤上的突起或肌肉上结成的硬块,例如:“头上碰了个大疙瘩。”除此还有其它用法:

小球形或块状的东西:“面疙瘩”“芥菜疙瘩”“山药疙瘩”;

不易解决的问题:“他心上的疙瘩不好往开解呢。”“俩人心里都结疙瘩着呢。”

一个地方、一起、结伴的:“我们是一疙瘩的,都是大同的。”“我们到了上海,还住在一疙瘩呢。”

量词,与“块”相同:“一疙瘩糕”“三疙瘩石头”。

还有其它形同球儿、蛋儿、结儿,指实心的圆形或接近圆形的东西。如“旗杆头上都带着个疙瘩。”“老财主盼着毛驴给他拉金疙瘩呢。”“绳子上系了好几个疙瘩。”“求你帮忙,给我这件新衣裳绾几个桃疙瘩(指用绳结的衣服上的圆纽扣)哇。”

使我困惑的是,面片呈薄薄的片状,并非球形立体结团的东西。用病字旁的“疙瘩”来表示,实在令人匪夷所思。然而大家都这样写,我人微言轻,亦无可奈何。

直到近来才发现,晋中的“撅疙瘩”才名副其实,别处的皆徒有虚名,似是而非。原来晋中做“撅疙瘩”时不用案板、擀杖。和做拉条子一样,面和硬搋软饧到。下锅时,用手从面盆里的面团上揑住一个头儿往起拽,就拽成了一个窄窄的长条儿,然后从长条儿的头头上一小疙瘩一小疙瘩地往下“撅”。“撅”下来的面头只有指甲盖大小。厚敦敦的一个个小面疙瘩,扔到锅里的煮头上,扑通作响,铿然有声。

与此相近的是平遥地区的“油丝掐疙瘩”。制作此食时,先将面团揪成面剂,再将其搓成圆柱形,沾油后用手掌碾压成片。然后左手持面,右手食指大拇指“掐搓抛”同时并举而成。“掐”是从面团上拽下一块黄豆大小的面粒,“搓”是将拽下的面粒用食指和大拇指搓捻成自然卷曲的猫耳朵状,“抛”是将搓捻成形的面片抛入沸水锅中。技艺娴熟的面食师父制作此面时,手法连贯,一气呵成。只见左手持面,右手在面团上腾挪飞舞,行若游燕,片片微卷的面片连绵不断鱼贯而出,如鱼跃水,形成一条白色的拱桥,直入浪花翻腾的沸水锅中。此面筋道有劲,煮熟后或浇卤,或炒食均可,风味各异。

晋中还有一种“煮疙瘩”与“撅疙瘩”也算近亲。做法是:先开火烧水。玉米面放入盆中,待水开后,用开水烫面。将烫好的面团揉匀揪成剂子,用手捏成厚约0.8厘米,直径约8厘米的圆面饼,然后将面饼放入开水的锅中煮半小时即可,连汤食用最佳!

汉语有同音词曰“圪垯”,本意是小土丘。我觉得病字旁的“疙瘩”远不如土字旁的“圪垯”用起来自如。面食采用身体红肿的“疙瘩”,总使人心中不安。

某日,不才顿悟“撅疙瘩”的始祖为“汤饼”。汤饼即面片汤,是将调好的面团托在手里撕成片下锅煮熟做成的食品。《齐民要术》记“水引”法:先用冷肉汤调和用细绢筛过的面,再“揉搓如箸著大,一尺一断,盘中盛水浸。宜以手临铛上,揉搓令薄如韭叶,逐沸煮。”这段话的意思,先揉搓到筷子粗细的条,切成一尺长的段,在盘里盛水浸着。再在锅边上揉搓到韭菜叶那样薄,下水煮。

从汉代汤饼出现开始,汤饼就一直享有极高的地位,是上层贵族才能经常享用的美食。《后汉书·李固传》上说:“帝尚能言, 曰:‘食煮饼, 今腹中闷, 得水尚可活' 。”可见皇帝也是经常吃汤饼的。据《汉书-百官公卿表》记载,汉代宫廷少府有专门的“汤官”,职责就是专职为皇帝制作汤饼,可见当时汤饼的地位及其受欢迎程度之高。

《世说新语》上有个故事,说的是三国时的著名文学家何宴是一个有名的美男子。他生来皮肤极为白净,魏明帝老是怀疑何宴脸上是抹了白粉,就想了一个六月三伏天请何宴吃汤饼的办法,来试探何宴到底有没有涂脂抹粉。何晏吃汤饼吃得大汗淋淋,拿着毛巾不断擦汗,但是怎么擦还是面色洁白。魏明帝哈哈大笑,方才相信何晏并没有擦粉,而是天生肤白。

古时,热汤饼是成为底层老百姓冬天驱寒的首选食物。所以民间有“玄冬猛寒,涕冻鼻中;充虚解战,汤饼为最”的说法。北方地区冬季漫长而又寒冷,古代又没有暖气空调,汤饼可以连汤带饼同食,滚烫的面汤可以帮助人们驱走寒冷,所以唐朝的北方地区流行正月初一必食汤饼的风俗。

到了宋代,始见面条的称呼。面条与案板、杖、刀之类工具同时并用有关。因面条不需要用手去“托”着撕了,始有“不托”之称谓。

撅疙瘩又名片儿汤。清朝的道光皇帝是一位很节俭的皇帝,但是,下边的人总是变着法的想捞点油水,如果不能得逞,他们有时也会让道光皇帝不痛快。清朝道光年间,有一天道光皇帝心血来潮突然想吃片儿汤,便派太监去跟御膳房说,不料,御膳房的厨师一口回绝,说不会做,第二天早上,内务府大臣上了一道折子,说想增设专门制作片儿汤的御膳房一所,提出了近万两白银的开办费,道光皇帝一听,非常生气,做个片儿汤竟然敢要出万两白银的费用,他说:“不必了,我登基前在前门大街吃过面片儿汤,一碗两个铜板,内务府专门安排一个小太监每天去前门大街买片儿汤回来就可以了。”下午,去买片儿汤的太监拎着空食盒回来了,说:“报告皇帝,前门外饭馆倒闭的倒闭,没倒闭的也不卖片儿汤了。”

“片儿汤话”是北方地区的一句方言,就是形容说话不着边际,说了一大堆都是些没用的,都没有说到点上,说了跟没说差不多。有时候把北京人贫嘴也叫做“满嘴片儿汤”。

活到老学到老。近日始知,雁北的“撅疙瘩”,其实应该写作“撅䬣”。“䬣”一词,最早见于宋人笔记。宋·灌圃耐得翁《都城纪胜·食店》中有:“䬣店专卖大燠,燥子䬣,并馄饨。”宋·吴自牧《梦粱录·面食店》中有:“有店舍专卖䬣面。”《汉语大字典》解释说:“䬣,也作䬣,面食的一种。”面片呈片状,并非疙瘩状,“撅疙瘩”无疑应写作“撅䬣”。“䬣”二字生僻古怪,今人多书“疙瘩”,乃谬种流传矣。(作者 韩丽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