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三国历史时,常常会因为不清楚官职而感到困惑。董相国,曹丞相、刘县令等等和现代尚有联系的还好理解。什么郡、州、县,关内侯、益州牧、卫将军、北部尉等陌生的名词确实让人伤脑筋,还有那么多的将军称号,到底谁管谁,谁又是谁的谁,怎么来区分呢?今天详细介绍一下三国时期的文官系统、或者叫行政级别问题。

三国时期的官职等级制度(简介三国时期的官职)(1)

王司徒

一、行政级别

三国的行政级别主要延续和演变于秦朝的中央集权制。自皇帝以下一分为两个体系,即国家机关级别和地方行政区划。

(一)国家机关级别自上而下:皇帝—三公—九卿

(二)地方行政区划自上而下实行郡县制:皇帝—州—郡—县—乡—里

三国时期的官职等级制度(简介三国时期的官职)(2)

东汉官职一览图

二、国家机关对应官职及职能

三公:即太尉、丞相、御史大夫。

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相当于现在的中纪委。太尉主管军事,相当于中央军委副主席(军队官职下一篇再详细解释)。

丞相协助皇帝管理内政,相当于国务院总理。于是丞相下面设九卿。

九卿:即奉常、郎中令、卫尉、太仆、廷尉、典客、宗正、治栗内史、少府。

奉常:负责祭祀、礼仪、音乐、观星、太医、占卜等工作的官员。

三国时期的官职等级制度(简介三国时期的官职)(3)

三公九卿示意图

郎中令:主要有议事大夫、接待管理员、接受群臣奏事的官员、处理文件的官员等等。

卫尉:御林军,负责宫廷内卫。

太卜:皇帝司机。

廷尉:司法部。

典容:外交部。

宗正:负责赏罚皇室成员的部门。

治栗内史:国家仓库。

少府:负责天子吃喝拉撒的部门。

三国时期的官职等级制度(简介三国时期的官职)(4)

职能区分

不过因为不同的朝代,官名和级别会有调整。例如:三公的叫法排列组合比较多:司马、司徒、司空;太尉、司徒、司空;太师、太傅、太保等等。如果大家感兴趣,可以参见《后汉书百官志》《百官公卿表》等等,里面对上至三公下到管理垃圾扫把的官职都有详细的介绍。

三国时期的官职等级制度(简介三国时期的官职)(5)

项少龙是太子少傅:从一品

三、地方行政区划对应官职及职能

(一)郡

皇帝以下就是“郡”了。先讲清楚郡再来说“州”。郡又称“郡国”。秦朝时期,“郡”对应的官职叫郡守(也叫太守),本来是军事将领,后来逐渐转变为行政军事一把抓,是一个地方的行政长官,食2000石。那个时候的“郡”相当于现在的一个省。

三国时期的官职等级制度(简介三国时期的官职)(6)

东汉郡国图

郡守的主要职责有:民政、人才、法院、检察、军备、农业、赋税等等,相当于负责全面工作了。郡守的职能很大,还可以开府治事,聘用自己的一套班子。秦朝统一中国后全国分36个郡。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帝国开疆扩土再加上统分整合,到了汉武帝,全国郡的数量达到了100多个。此时,郡的大小基本上与现在的县相同了。

三国时期的官职等级制度(简介三国时期的官职)(7)

东汉郡县和分封并存制

(二)州

州又称“州部”。原本是中央御史下设的监察部门,相当于现在的中央第X巡视组。其对应官职为刺史,主要负责督察各地区用人、行政、违纪、贪污和作风等。通常一个州部负责监察若干个郡。刺史食600石,相对于食2000石的郡守,级别虽小但权力很大,在官官相制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随着监察区域的固化和形势的发展,州刺史逐渐从纪律检查官员向行政官员转变。主要有2层原因:

三国时期的官职等级制度(简介三国时期的官职)(8)

年俸一览图

第一层原因是越来越重要的职能:1、监察范围逐渐扩大。本来刺史只负责食2000石以上官员的监察,但到了后期食200石以上官员都归其刺。2、获得推荐官员的权力。本来没有举荐官员的权力,但后来又增加了每年举荐秀才之权。

三国时期的官职等级制度(简介三国时期的官职)(9)

刺史得本来职能只有“察六条”

3、干预行政。凭借着职务重要性,刺史对地方行政的影响越来越大。到了后来,皇帝直接授意刺史可参与地方行政。4、掌握军权。刺史本不掌兵,但随着汉末农民起义规模的扩大,郡守在应对时越来越力不从心。很多时候都需要刺史带兵进行镇压。

三国时期的官职等级制度(简介三国时期的官职)(10)

丁原就是带兵得刺史

第二层原因是工作状态的转变:1、通常御史于每年8月份下基层考核官员,次年1月回京报告。但到了东汉后期,刺史只需每年派人回京城汇报一次,不用亲自面圣。2、本无固定治所,后来又有了自己的固定办公机构,甚至开府治事。3、本来是单枪匹马为纪而战,没有从属官员,但随着行政职能的转变,逐渐有了自己的军政幕僚队伍。

三国时期的官职等级制度(简介三国时期的官职)(11)

别驾张松就是刺史刘璋得从官

因此到汉灵帝中平5年(公元184年),在刘焉的建议下,朝廷将全国分为13个州(相当于1个省),设官职州牧,改秦朝的郡县2级制为州郡县3级制。州部正式成为郡之上的行政区划。

三国时期的官职等级制度(简介三国时期的官职)(12)

东汉十三州

州牧成为了郡守的直接行政长官。官俸也提高到了2000石。而以往太守的称号也逐渐安放到州官的头上。一般来讲,一个州辖6、7个郡,一个郡辖10余个县。所以说,孙策所平定的6郡81州实际上指的是6郡81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