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借代定义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人和事物,借和它密切相关的名称去代替,这种修辞格叫借代,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高考常见的8种修辞手法?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高考常见的8种修辞手法(高考修辞方法之借代)

高考常见的8种修辞手法

一、借代定义

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人和事物,借和它密切相关的名称去代替,这种修辞格叫借代。

被代替的人或事物叫本体,用来代替的人和事物叫借体,借体之所以能代替本体, 是因 为它们之间有密切的关系,这种关系还是实在的,而不是想象的。根据借体和本体的不同关 系,将借代可以分为若干类。借用与本事物有密切关系的其它事物来代替本事物。

二、借代的种类

①红眼睛原知道他家里只有一个老娘。——借特征来代替所要说的人和事物

②我买了一台“康佳”。——借事物的名称代替该事物

③樯橹灰飞烟灭。——借部分代替全体

④新时代的雷锋不知千千万。——借专名代一般人或事物

⑤他走进柜台,从腰间伸出手来,满把是银的和铜的。——借材料、工具代该事物

⑥读点鲁讯。——借作者代著作

⑦于是大家替他们兄弟捏把汗。——借结果代事物本身(代担心)

三、借代的作用:

①形象生动、重点突出。如:那一对西装革履从前面慢悠悠地走过来。

②简洁、精炼。如:公园里的长凳上坐着两个人,一个“马褂”,一个“西装”。

③灵活,不死板,给人以幽默感。如:从他的祖父到他,三代不捏锄头柄了。

四、借代和借喻区别

借喻是比喻的一种,被比与用来作比的两个事物之间有相似点,没有相关性,因而本体、喻体之间即使没有喻词“像”也可以加“像”字,换成明喻。

借代是用相关的事物来替代所要表达的事物,本体与借体之间没有相似点,只有相关性,因而不能加“像”字换成明喻。

“百年积弱叹华岁,八载干戈仗延安”中的“干戈”、“延安”就是借代,“干戈”代抗日战争,“延安”代中国共产党,这是用具体的事物代抽象的事物,是不能换成明喻的。

五、借代的实际应用

①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诗中用“绿”和“红”两种颜色分别代替叶和花,写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

② “终岁不闻丝竹声” 中以“丝竹”代“音乐”。

③ “门前冷落鞍马稀” 中的“鞍马”代“客人” (白居易《琵琶行》) 。

④ “何以解忧,惟有杜康” 中以“杜康”代“酒”(曹操〈短歌行〉) 。

⑤赤壁(杜牡)

折戟沉砂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二乔”指的是大乔、小乔,分别是孙策、周瑜的妻子,她们的命运代表了东吴国家的命运。 “锁二乔”指的是大乔、小乔被曹操虏去,意味着东吴的败亡。以“锁二乔”借代东吴的败亡,既显得委婉,又显得深沉,同时又能给人联想与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