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专栏的第288篇文章。

假期最后一天说个轻松点的话题:作为80、90后的大多是独生子女,有两个词可能比较陌生,就是“妯娌”和“连襟”,不过作为他们的子女,未来有机会体会这类亲缘关系。

其实这两个词大多数人都听说过,只不过独生子女没有切身体会,妯娌是亲兄弟们的妻子之间的称谓,也可以用作第三人视角下对她们的共同称呼。例如:王家两妯娌之间关系处的跟亲姐妹一般。

妯娌连襟各地称呼(妯娌)(1)

而连襟则是指的亲姐妹的丈夫之间的关系,娶了一对亲姐妹的两个男人就成为彼此的连襟。

说到这里你会发现这还是个生二胎、三胎的关联话题,80、90后是夹在中间的一代人,父辈一般兄弟姐妹比较多,80、90后有部分是生了二胎、三胎,因此子女有兄弟姐妹,唯独自己没有,这是时代政策的结果。没成想时代变化快,只用了二三十年就把“只生一个好”变成了鼓励二三胎,这个弯转的猝不及防,只留下如今婚育年龄的这批人同时承担了两种政策。

作为父母的独生子女,要去教育孩子认知兄弟姐妹之间的共同相处,以及衍生出的诸多亲缘关系,大变革的时代什么事都让这一拨人赶上了。

妯娌连襟各地称呼(妯娌)(2)

中国的词汇和亲缘关系都是深刻而细致的,叔叔、婶婶、嫂子、妹夫、小姨子、大舅哥、外甥、侄女……这些根据父母两支系家族的亲戚都有各自清晰的称谓。妯娌、连襟(在有限地区也称谓连桥)这两个词也是历史悠久,大约在唐宋时期就有,一开始连襟的指代范围还有所不同,也包括好友或者友人之婿,连襟就是连在一起的两块布比喻关系亲近,与连袂(连着的两个袖子)类似。在《聊斋志异》、《红楼梦》里就都提及了妯娌,可以算是自古以来就有的塑料姐妹花组合吧。例如《红楼梦》里王熙凤、李纨、尤氏,分别是贾琏、贾珠、贾珍的媳妇,彼此就是妯娌。

妯娌连襟各地称呼(妯娌)(3)

妯娌、连襟作为亲缘关系最大的特点是本没有血缘的两个人或者几个人,因为自己另一半的血缘关系 婚姻关系而成就的亲属。在如今这时代这种亲缘在80、90后看来谈不上有什么感觉,那么我们怎么去给子女解释这个就是个新话题了。

归根结底当下家庭规模变小,子女变少,这个趋势目前看似乎是不可逆的,尤其是婚姻关系越来越是两个人的事情,而淡化了两个家庭以及与之相关的复杂亲缘关系。你跟你太太、丈夫家的亲属更多的像朋友一样相处,而不再是结婚面对一大家子人。

所以,我们的子女哪一代,即使是有兄弟姐妹,也很难再回到过去那种较为紧密的大家庭意识;就好像我自己在想这两个词的时候,还感慨了一番,这个称呼还在,但是背后的意思似乎不那么重要了。80后在咬牙生二胎的有,起码有一胎,90后尤其是95后可能则在犹疑要不要生孩子这件事,我觉得生育的阶段性下滑,目前看几乎无解,除非极度发达的共产主义时代来临(或者类似北欧那样好的福利保障、社会平等之下)生育率可能会慢慢回升。

妯娌连襟各地称呼(妯娌)(4)

妯娌连襟各地称呼(妯娌)(5)

而这可能需要一两代人去过渡,如果我们运气好的话。

作为中间过渡的跨时代的一辈人,我们经历了发展的分水岭,经历了物质条件的飞跃和与之并生的快节奏、高压力的生活,正在向内诉求如何让自己在如今自处。我们面对社恐的压力有甚于结婚生子,绷着一根弦,似乎一直是努力 追求达到某些公认的价值观认可的目标,很难想到如何放松,大多数人暂时无法体会到体面且放松舒适的生活是怎样的,而是在躺平和奋斗比之间矛盾着。

妯娌连襟各地称呼(妯娌)(6)

在时代的山脊上,难免四顾彷徨,包括面对结婚成家、要不要孩子,这些事似乎到头来听别人的似乎心有不甘,听自己的却没在内心里找到答案。这档口风向不再推动大家鸡娃,要双减,不上培训班了,可叹我们自己读书的时候怎么没赶上双减呢?我们刚找工作那会大家崇尚的还是狼性精神 加班 努力成功,现在如果再说出口这些词似乎被人嘲笑为精神资本家,想不开的典型代表。

我们在分裂着,人生上下半场规则莫名切换,自己的经历和正在面对的东西如走马灯,又如从月台旁边飞驰而过的复兴号,你刚拥有的一些东西开始过时,甚至还不曾铁了心信的东西又成为了它自己的反义词。

就在这时,你突然看到两个特别复古的词——妯娌、连襟,这词本来是随着我们这一代人的出生逐渐淡去的,突然又随着我们下一代的诞生而逐渐回来……

魔幻,我们经历的时代的种种,四处透着魔幻,哪怕随便说点什么都是如此。

今天算是发一篇感叹,更多严肃正经专栏文章,欢迎留言、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