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国演义》赤壁之战中,曹操搭上蒋干这家伙,可谓是倒了八辈子血霉了。先是他自己邀功,说自己和周瑜是老相识,应该能够劝导他倒戈来降的,但没想到的是,蒋干这一去一回,却惹出无辜事端来了。本来曹操所带的人马都是北方来的士兵,这帮旱鸭子,一上船就吐的稀里哗啦的主,更不说要打水战了。得亏原来就是荆州水军将领的蔡瑁和张允带领的水军投降了曹操。而且此二人久居江东,谙习水战之法,周瑜也一直视为眼中钉,但苦于没有办法下手除掉他们。

曹操为什么不信蔡瑁张允(曹操真的是中了蒋干之计才杀了蔡瑁和张允)(1)

这蒋干一来,飞但没有说服周瑜,结果还得了一封假的书信,被周瑜一出反间计害的曹操把两人杀了,让自己原来北方派系将领人取代了他们的位置。这就是外行领导内行的行为,能不出篓子吗?而在《三国演义》里曹操对杀了蔡瑁和张允两人也十分后悔,但木已成舟,也只能硬着头皮上了。这就是《三国演义》里关于蒋干盗书的过程。而在这件事里面,我们看到的事曹操是被蒋干忽悠才杀了蔡瑁和张允的,但如果细细品来的话,好像事情也并非直来直往的那么简单。问题就在一个人的身上,这个人就是蒋干。

曹操为什么不信蔡瑁张允(曹操真的是中了蒋干之计才杀了蔡瑁和张允)(2)

按道理来说,以曹操那小心眼,蒋干这种腐儒搞出这么大的事来,人头落地那都算小的,就好比我玩游戏一品官老爷或者麻雀飞青天,一般出馊主意的军师立马拉出去咔嚓。但很显然的,蒋干并没有死。不但没有死,而且还没有受到任何处罚,甚至还得到了重用。这点大家可别不信,你们看看《三国演义》,坑完曹操第一次后,蒋干还干了第二次,也就是推荐庞统,搞连环计。也就是出了把船用铁链绑在一起让周瑜用火烧的那个计谋,就是蒋干一收造成的。这接二连三的坑曹操,要不是曹操信任他,段不会如此,因此我们这里就很有理由怀疑,所谓的蒋干盗书,未尝不是曹操和蒋干的将计就计呢?蔡瑁和张允的死未尝不是曹操想让他们去死呢?

曹操为什么不信蔡瑁张允(曹操真的是中了蒋干之计才杀了蔡瑁和张允)(3)

其实这个道理很简单。蔡瑁和张允本身就是荆州刘表手下,刘表病亡后他们转而拥护刘琮继位。可刘琮怕死,直接降了曹操,他们也就跟着投降曹操。这里面他们是不是真心投降的,是否效忠曹操我们不知道,但很显然曹操心里也没底。而想要拿下江东,水军是必不可少的,而曹军最强大的水军刚好就是这两人带来的新降之兵。这种大规模水战,没有自己信的过的人来指挥,把胜负的期望寄托在这两个认识才不多时的家伙手里,你觉得曹操能心安吗?很显然曹操不安。于是乎刚好蒋干回来了,带回了这么一封书信,自然而然的,就有了由头干掉他两了。

曹操为什么不信蔡瑁张允(曹操真的是中了蒋干之计才杀了蔡瑁和张允)(4)

而为了安抚两人的手下,也只能假惺惺的说是蒋干干的破事,误杀了罢了。不过曹操嘴上说着抱歉,手里动作可没少,立马安排毛阶和于禁两个亲随旱鸭子掌管他们的位置。如此干净利落的操作,你说 曹操不是蓄谋已久小编是不信的。而作为曹操身边的谋士,蒋干是很精明的人,自然能揣摩曹操的心里,因此蒋干明知道情报有假,但还是报上去了。于是蔡瑁和张允就好像被冤杀了,但从蒋干屁事没有的情况上来看的话,基本就可以确定了所谓蒋干盗书,完全是演戏需要罢了 。

曹操为什么不信蔡瑁张允(曹操真的是中了蒋干之计才杀了蔡瑁和张允)(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