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水为茶之母,器为茶之父。”可见器具之于品茗的重要性。茶圣陆羽《茶经》曰:“茶有九难”,其中之一便为器。

近年来,品茗文化逐渐兴起,茶者对于品茶的器具的需求也从单一的实用性升华到品质与艺术的追求。同为中国四大名陶的宜兴紫砂陶和建水紫陶逐渐登上了茶艺舞台,受到众多茶艺爱好者的青睐。

为什么紫陶没有紫砂贵(紫砂陶紫陶一字之差)(1)

那么,一字之差的紫砂陶与紫陶到底有什么区别呢?

一.泥料对比

紫砂原料深藏于岩石之下,分布于甲泥的泥层之间,采出后经挑选、风化、研磨,在不添加其他任何材料的基础上,制成紫砂泥,主要分为紫泥、段泥和朱泥。材质为石质砂料,质感较粗,可塑性好,可加工为不同形状的器型,收缩率不到百分之十,烧制时不易变形,透气性较好。

为什么紫陶没有紫砂贵(紫砂陶紫陶一字之差)(2)

紫陶原料皆取自建水境内五彩山,生泥采出后经晾晒、研磨、祛杂,在不添加其他任何材料的基础上,制成紫陶泥,主要分为紫土、白土、青土、黄土和五花土。粘土原料,质感较细,粘性好,收缩率百分之二十。此外,紫陶泥含铁量较高,烧制成器后硬度高,强度大,表面富有金属质感,叩击有金石之声,且密封性能良好。

为什么紫陶没有紫砂贵(紫砂陶紫陶一字之差)(3)

二.成型工艺对比

宜兴紫砂陶成型工艺主要分为“打身筒”和“片接法”。“打身筒”即把泥片置于转盘之上,围城身筒,再用拍子敲打身筒外部,直至形成所需形状。“片接法”即把泥料用拍子等工具做出制器所需泥片,再用泥浆镶接泥片成型。以前多为手工制作,非常考验匠人的精准技艺,十分耗时耗力,近年来也出现机压方式进行大规模量产。

为什么紫陶没有紫砂贵(紫砂陶紫陶一字之差)(4)

建水紫陶现均为手工快轮拉坯制作成型,处理好的泥土放置于拉坯机上,借旋转之力将泥料拉成器坯,这一环节十分考验拉坯师傅手上的功夫技艺,讲究眼到、手到、心到,若是拉坯者没有长期的积累是成不了器的。

为什么紫陶没有紫砂贵(紫砂陶紫陶一字之差)(5)

三.装饰技法对比

宜兴紫砂陶一般采用陶刻的装饰方法,多为阴刻、阳刻,即在已制成的器具上或者是在全干或者快干的泥坯之上进行,初学者沿墨迹笔痕以刀篆刻,而陶刻大家则直接落刀,胸有陈竹,无须笔墨。干坯陶刻不易让器具变形、损坏,难度较小。

为什么紫陶没有紫砂贵(紫砂陶紫陶一字之差)(6)

建水紫陶的装饰技艺则恰恰相反,整个过程需在湿坯上完成,先在坯上笔墨留痕,再沿痕迹将其扣空,再根据不同图画需求用五色彩泥进行配色,最后把配好色的彩泥填入凹槽之中,压实刮平,填泥过程须重复多次,即阴刻阳填。道道工序皆须手工完成,画作必须精美以显文化气韵;刻刀必须精准,深一分则破坏胎体,浅一分又不易填泥;填泥必须一丝不苟方能保色彩层层递进之美感。这一整个部分都需要在易变性的湿坯上完成,难度极大。

为什么紫陶没有紫砂贵(紫砂陶紫陶一字之差)(7)

四.打磨工艺对比

宜兴紫砂陶器具一般不须打磨,现代仅部分匠人会打磨壶口。

建水紫陶器具则用鹅卵石进行打磨,以制成无釉磨光的独特效果。

为什么紫陶没有紫砂贵(紫砂陶紫陶一字之差)(8)

五.文化差异对比

宜兴紫砂陶成名已久,繁荣百年,且位处中原地区,历史底蕴深厚,制作工艺精湛,器型稳定且多变,相对于装饰工艺来说更重视器型。

为什么紫陶没有紫砂贵(紫砂陶紫陶一字之差)(9)

建水紫陶出现时间远不能同宜兴紫砂比较,仅百余年,但建水自唐代建城以来,百年发展亦有文献名邦的美誉,故建水紫陶更重器具上的装饰,色泽多变。

为什么紫陶没有紫砂贵(紫砂陶紫陶一字之差)(10)

以上就是小编整理的宜兴紫砂陶与建水紫陶的区别了,虽然就现阶段来看,建水紫陶无论是规模体系还是市场受众都无法和宜兴紫砂陶相媲美,但是建水紫陶发展迅速,工匠技艺提升飞快,且坚持手工制作的传统技艺,只为把最好呈现给每一位喜欢紫陶的朋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