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凡事都有两面性,你的聪明才智,也会给你带来坏的结果。

道德经里面做人的道理(凡事都有两面性)(1)

很多人一定听过这样一句话,叫做聪明反被聪明误。大部分人初听到这句话的时候,只是随便听一下,并没有当回事,也并没有理解其中的内涵。

其实聪明反被聪明误这句话在老子的《道德经》中就已经详细解读了,为什么很多人很多时候聪明,反倒是一个不好的事情?

在老子的《道德经》中,第19章绝圣弃智中,有这样一句话:绝圣弃智,民利百倍。

这句话意思就是说杜绝自会,抛弃巧言,善辩,就能获得很多的利益。保持一个质朴,减少自己的私利,减少欲望,能做到这些东西就没有忧患了。

道德经里面做人的道理(凡事都有两面性)(2)

这句话的本意就是说,杜绝智慧,抛却巧辩,是我们应该提倡的一些事情。很多人在这个时候特别不明白,为什么要抛弃聪明智慧,聪明智慧不是一个好事吗?其实老子在道德经中这一章中,所强调的,抛弃那些智慧的基础,是因为有很多人把聪明智慧用在损人利己的事情之上。

其实在生活中,很多事情都有一个两面性,当把聪明智慧用在好的用途之上,为人民服务,积德行善,这一定是好的。但是生活中很多人为了自己的利益,为了自己的私欲,就把聪明才智这件事情放在了一个损人利己的事情之上,让自己得到利益,损害别人的好处。

比如说,在很多职场中间,很多人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想让自己上位,想让自己加薪,想让自己升值。于是就损害别人的利益,这就是典型的损人利己,这里的聪明才智就是应该抛弃的地方。

道德经里面做人的道理(凡事都有两面性)(3)

我们人类作为比其他生物更加聪明这样的一种生物存在,运用自己的智慧去践踏所有的生物。比如说,在最刚开始的时候,我们和大自然是和谐相处的。

我们人类并没有那么聪明,更没有去践踏其他的生物和动物。后来随着智力的发展,人类慢慢的聪明,以为自己是人类的主宰,就去践踏其他的生物,这个也是运用智慧达到自己目的的一种状态,这个也是不提倡的。

曾经在古人的一些智慧中,有这样的一个理念,就是说凡事都有它的两面性,我们今天所说的聪明才智。也是这样的一个感觉,都有它的两面性。如果说运用到好的一面,它就会产生一个好的作用,而运用到坏的一面就会对自己,对整个社会产生一个不好的作用。

道德经里面做人的道理(凡事都有两面性)(4)

那么很多人看到这里就特别的疑惑,那难道我们要放弃自己的聪明才智嘛?要做一个傻子吗?当然不是这样,我们可以保留自己的聪明才智,但是我们需要用一些事情去束缚他,让他往好的事情好的方向去发展,不要让他走歪路,不要让他走邪路。

本文由国学书舍原创,你对这句话怎么看的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