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深圳商报-读创读创/深圳商报记者 钟国斌,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创业板注册制对主板市场影响?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创业板注册制对主板市场影响(深市主板恢复发行上市功能)

创业板注册制对主板市场影响

来源:深圳商报-读创

读创/深圳商报记者 钟国斌

一年多来,深交所持续推进资本市场重大改革,作为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的配套改革措施,主板与中小板合并平稳落地后,深交所主板恢复发行上市功能,形成“主板 创业板”的市场体系,为不同发展阶段、不同类型的企业提供融资服务,进一步强化深圳金融中心地位,更好支持科技创新,助力以创新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

深交所最新数据显示,目前深圳市320家企业在深交所上市,总市值超过6万亿元,上市公司数量在A股市场中占比7%,凸显了深圳作为经济特区的引领作用,成为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核心引擎。深圳市成熟企业及“三创”“四新”企业数量多、覆盖广、质量优,是深圳市经济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生力军”。

深交所有关负责人表示,合并深市主板与中小板,恢复深市主板发行上市,是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充分发挥资本市场枢纽功能的重要环节,是资本市场支持“双区”建设的重要举措。

证监会有关负责人表示,合并主板和中小板有利于优化深交所板块结构,形成主板与创业板各有侧重、相互补充的发展格局,更好满足不同阶段的企业发展融资的需求,深市主板重点支持相对成熟的企业融资发展,创业板主要服务成长型创新创业企业。

回顾深交所多层次资本市场改革历程,深交所主板诞生于上世纪90年代,万科、深发展等深圳一批优秀企业借助深交所主板不断发展壮大。2000年,深交所受命筹建创业板,深市主板暂停新股发行。2004年5月,深交所在主板制度框架内设立中小板。2009年10月,深交所设立创业板。经过多年改革探索,深交所逐步形成了包括主板、中小板、创业板在内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深市服务实体经济和科技创新的能力不断提升。

作为阶段性、过渡性改革举措,中小板为中小企业、民营企业进入资本市场开辟了新渠道,为创业板的推出积累了经验、创造了条件,较好地承担并完成了为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探路的使命任务。中小板自设立起就定位于主板内设的板块,在主板制度框架下运行,经过17年发展,其上市公司经营业绩、行业分布、结构特征与主板实质上趋同,实施两板合并,是顺应市场发展规律的现实需要,也是构建简明清晰市场体系的内在要求。

去年4月,中央深改委审议通过《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总体实施方案》,明确将两板合并作为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的配套改革措施。今年2月5日,深交所启动主板和中小板合并相关工作,在2个月时间里,全面完成规则修订、产品调整、技术改造、监管衔接、新股发行、风险应对等准备工作。

4月6日,深交所主板和中小板合并正式落地,时隔21年,深市主板恢复发行上市功能。截至12月22日,深市主板共计新增23家上市公司,累计融资额169.76亿元。

两板合并后,深市市场体系进一步优化。截至目前,深市主板上市公司达1487家,市值规模超过25万亿元。深市主板定位于蓝筹市场,重点支持相对成熟企业融资发展、做优做强;创业板主要服务高新技术企业和成长型创新创业企业,突出“三创”“四新”。

两板合并后,深市主板汇聚大量竞争性领域领军或龙头企业,同行业优质上市公司群体更加集聚,行业分布更加多元健全,产业链生态更加完整,有利于更好形成业务协同和产业集群效应。

两板合并以来,深证成指、创业板指等主要市场指数稳中有升,深证成指累计上涨4.74%,创业板指累计上涨18.11%。

深交所有关负责人表示,深交所坚持以市场为中心、稳中求进,对改革全流程反复研究梳理、检视完善,着力在“风平浪静”中推进改革,将资本市场重大改革任务办成精品工程,确保创业板注册制改革和两板合并行稳致远。

审读:孙世建

本文来自【深圳商报-读创】,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