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家规,中华望族--中国王姓家族

太子晋(前565-前549), 姓姬,名晋,是周灵王姬泄心的太子,人称太子晋。因被奉为王氏始祖,所以后世又称他为王子晋、王子乔或王乔。

《列仙传》云:"王子乔者,周灵王太子晋也。好吹笙作凤凰鸣,游伊洛间,道士浮丘公接以上嵩高山上。三十年后,求之于山上,见桓良,曰:'告我家,七月七日,待我于缑氏山头'。至时,果乘白鹤驻山头。望之不得见,举手谢时人,数日而去。"武则天借古谕今,对当时的大唐社会作了尽情地讴歌。说她是"承天命,开基业","正八柱于乾纲,纽四维于坤载","郎堤封于百亿,声教洽于无垠,被正朔于三千,文轨同于有载",而且人口众多,政令通行,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民族和睦,天下太平。

在位二十七年的周灵王是东周时期一个平庸的帝王,但太子晋却口碑极佳,温良忠厚,聪明博学,年纪较轻就开始以太子的身份辅佐朝政。师旷是春秋时代著名的音乐家,晋平公派他晋见太子晋时,曾与他探讨君子之德,太子晋联系舜、禹、周文王、周武王的作为,精辟地阐述了自己的理解,使得曾经劝说晋平公治国要以"仁义为本"的师旷心悦诚服。

王氏名人及简介(中华王氏古今名人录)(1)

始祖王子乔

王昭君(约前52年-约8年),名嫱,字昭君,乳名皓月,西汉南郡秭归人,今湖北省宜昌市兴山县人,西汉元帝时和亲宫女,与貂蝉、西施、杨玉环(杨贵妃)并称中国古代四大美女,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落雁,晋朝时为避司马昭讳,又称"明妃",王明君。

王昭君维护汉匈关系稳定半个世纪,昭君出塞的故事千古流传。

王氏名人及简介(中华王氏古今名人录)(2)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唐朝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开元十九年(731年),王维状元及第。历官右拾遗、监察御史、河西节度使判官。唐玄宗天宝年间,王维拜吏部郎中、给事中。安禄山攻陷长安时,王维被迫受伪职。长安收复后,被责授太子中允。唐肃宗乾元年间任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

王维参禅悟理,学庄信道,精通诗、书、画、音乐等,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尤长五言,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书画特臻其妙,后人推其为南宗山水画之祖。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存诗400余首,代表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著作有《王右丞集》、《画学秘诀》。

王维:唐朝著名诗人,有"诗佛"之称。

王氏名人及简介(中华王氏古今名人录)(3)

诗佛

王羲之(303年—361年,一作321年—379年),字逸少,汉族,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有“书圣”之称。琅琊(今属山东临沂)人,后迁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晚年隐居剡县金庭。

王羲之历任秘书郞、宁远将军、江州刺史,后为会稽内史,领右将军。其书法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风格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

王羲之代表作《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在书法史上,他与其子王献之合称为“二王”。

王氏名人及简介(中华王氏古今名人录)(4)

书圣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王安石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势,新法皆废,郁然病逝于钟山(今江苏南京),赠太傅。

王氏名人及简介(中华王氏古今名人录)(5)

安石变法

王翦,战国末年秦将。频阳(在今陕西富平东北)人。少从戎,喜兵事。秦始皇归政后,任命翦为大将。

始皇十九年(前 228),督军攻破赵都邯郸,灭掉赵国。次年,又大败燕军,杀燕太子丹,全部占领燕蓟

之地。始皇二十四年(前 223),率秦军六十万,全歼楚军主力,杀项燕,俘楚王,一举灭掉楚国。还师

后,以老辞归,后卒于家。

王氏名人及简介(中华王氏古今名人录)(6)

天下王氏是一家|

百川归海,我王氏人丁兴旺,繁衍昌盛;万枝归根,

我王氏文化灿烂,源远流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