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的年味:切麻叶子

乡土散文老家往事(原创乡土纪事散文)(1)

切麻叶子 来自网络

麻叶子,时下城里人叫它麻片。超市里有卖的。

说起麻叶子,不得不说一个好笑的故事。上世纪八十年代末的一个腊月,单位发了30元钱的购物券。我来到指定的商店,一位大嫂级的营业员热情地说,这是昨天进的炒米糖,就剩下这一小包了。我一看,这不就是老家的麻叶子嘛。我摇着头说不买。她有点惊讶地看着我,这炒米糖往年根本就没有卖的。我解释说,这在我们老家叫麻叶子。我老家过年时要做好多的。营业员大大地“哦”了一声。

土里土气的麻叶子,当时在城里也稀罕着呢。

麻叶子有粗麻叶子和细麻叶子。粗麻叶子,是麦芽糖和炒米做的。细麻叶子,是麦芽糖和芝麻做的。

麦芽糖熬好后,就赶紧起锅。锅收拾干净,烧热,放点油,将麦芽糖舀一小坨放到锅里,细火化开,再倒进事先炒好的炒米,用锅铲快速地翻来覆去地搅拌。否则,炒米和糖都会糊。当炒米和糖均匀时,就起锅,放到抹了油的案板上。然后,趁热赶紧揉,揉软乎后,做成一个半月形的条状,两尺左右长。为了美观,两边还得用刀使劲地夹平,背部用刀拍打平。成形后就开切了。不过,先得在锋利的刀上均匀地抹点油(为了不粘连)。切时厚薄要均匀。一刀切下去,一块色香味俱全的麻叶子就诞生了。

乡土散文老家往事(原创乡土纪事散文)(2)

刚切好的麻叶子没有冷了后的麻叶子好吃。冷了的麻叶子,脆,香。细麻叶子的做法与粗麻叶子一样。不过细麻叶子更加薄和小。它像一枚小小的树叶。细麻叶子有两样,一样是芝麻没脱壳的,一样是脱壳了的。脱壳的像一块白色的玉,除了脆香外,还格外细腻。一般人家是很少做细麻叶子的。因为费芝麻。而芝麻呢那年头少得很。

还有一种糖团子。它是做麻叶子剩下的一点点糖。将糖用炒米一和,团成圆圆的一个球,如小皮球般大小。

当年的我们将麻叶子当做世上最好吃的零食了。那时的物资非常地贫乏,连饼干这样普通不过的食品在农村也很难见到。即便副食店有卖的,一般人家也卖不起。那时穷啊。

现在的孩子连一般的曲奇、巧克力都不吃,哪会吃土得掉渣的麻叶子。等他们长大后更不说做了。即便如今的老家,做麻叶子的人家也越来越少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