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单元学习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计算,以及利用分数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数问题。

一起来看看:

五年级下册数学四五单元综合卷(五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能力提高B卷)(1)

01

一、填空部分,基础知识大杂“烩”。

题1所考查的知识点有两个,一是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二是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被除数÷除数=被除数/除数,即被除数当分子,除数当分母。

题2考查对对分数的意义的理解与灵活运用。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或是一些物体等都可以看作是一个整体。一个整体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把它叫作单位“1”。把这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

题3至题6则考查对单位1的灵活运用,以及对除法与分数的关系的深度理解和运用。

题7考查对真分数的理解掌握。分子和分母只有公因数1的分数,且小于1的分数叫作最简真分数。两个关键条件:小于1,不能进行约分。

题8考查对计量单位的理解与同类单位之间的单位换算的熟练掌握。

题9与题10类似,可以通过通分或是约分的方式,把这些分数变成同分母分数,或是同分子分数,再进行大小比较。比较原则:分母相同的分数,分子的分数大;分子相同的分数,分母小的分数大。

题11,可以利用除法与分数的关系来解决此题。而题12则可以利用通分的原则来解决。

五年级下册数学四五单元综合卷(五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能力提高B卷)(2)

02

二、判断部分,题目自带“坑”,认真读题,仔细分析,利用分数的意义与性质来判断句子的对或错。

题13考查对假分数意义的理解掌握。分子大于或者等于分母的分数都叫假分数,所以此题是对的。

题14中有一个关键词“平均分”,符合用分数表示它的每一份,所以,此题是对的。

题15中的两个除法算式,可以利用分数来表示,这时两个算式变成了两个分母相同的分数,根据分的大小比较原则,分子的分数大。故此题是错的。

题16考查对分数单位意义的理解,分数单位指的是分数中的分母分之一。与题15类似,当分母越大时,分数单位越小。

题19考查对真分数与最简分数的意义的理解与运用。真分数是指大于0小于1的所有分数。这些分数的特点是“分母大于分子”。最简分数指约分数,即分子和分母互质数的分数。

题21中有一个绝对意义的词“一定”,我们在审题时一定要想一想是否有特殊情况被排除在外了。如1/2与2/4这个分数相等,但它们的单位分数并不相同。

五年级下册数学四五单元综合卷(五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能力提高B卷)(3)

03

三、选择部分,迷惑性强,需认真审题与计算。

题23中的"X"需要同时满足两个条件才可以。即既要满足大于3的要求,又要满足等于或小于4的要求。这样的数,只有4符合条件,故选B。

题24可以通过移动小数点来帮助我们理解与分析问题。把小数点移动到3的后面,需要移动几次,一次是1/10倍,二次是1/100倍,三次是1/1000倍.

题26考查对单分数的理解与灵活运用。可以利用“分母越大,单位分数越小”这个原则进行分数的大小比较,而无需把分数通分成分母一样大的分数再来比较大小。

题27是道常考易错题,错在对分母重量的计量时漏加了盐的重量。盐水重量=盐的重量 水的重量。

题31是道难题,我们可以先把每一块涂色部分用分数表示出来,再把这些分数相加。

题32是道易混题,3/7表示这根绳子被平均分成了7份,截去了3份; 而3/7米,则表示具体的长度,指把1米平均分成了7份,截去了3份。这两个分数的单位1并不相同,没有可比性。

五年级下册数学四五单元综合卷(五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能力提高B卷)(4)

04

四、计算部分,考查对分数的意义的理解,以及分数性质的灵活运用,并注意题目中具体的计算要求。

题36要求排序,具体的步骤为,先通分,再把通分后的分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序。

五年级下册数学四五单元综合卷(五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能力提高B卷)(5)

05

五、解决问题,考查利用分数解决简单数学问题的应用思维能力。利用分数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找准单位1.

题37-39,考查利用公倍数知识解决此题的发散思维能力,建议利用最小公倍数来解决。

题40有两种解题方法,一是利用分数来解决,即把每瓶奶的价格用分数表示,比较分数的大小来判断价格的高低;二是利用小数来解决,即直接利用除法计算出每瓶奶的价格,比较小数的大小。

五年级下册数学四五单元综合卷(五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能力提高B卷)(6)

06

智慧小屋

思路点拔:利用逆向思维能力来解决。即先把小数0.6化成分数,再把分子缩小2倍,得到的数就是原来的分数,再将原来的分数,根据要求缩小,得到的数就是问题所问的数。

以下为参考答案:

五年级下册数学四五单元综合卷(五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能力提高B卷)(7)

07

认真看题,仔细计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