尔云间 一个专门做科研的团队

关注我们

92.5分逆袭上岸经验 5张图搞定8分生信文章(1)

利用生信分析临床问题,

最能体现生信的价值!

还能让生信文章轻松升级~

92.5分逆袭上岸经验 5张图搞定8分生信文章(2)

如何提升生信文章的分数?最常用的方法就是蹭热点,一旦发现新热点,立马跟上做生信分析,靠的就是“新”。

那如果不蹭热点还有其他方法吗?

(没有思路、不知道怎么创新的找小云,超多分析思路供你选择!)

小云今天再教你一招,就是靠“贴近临床问题”。用生信分析临床问题,会让整篇文章更具有临床意义!并不是单纯的蹭热点,使得常规的生信分析内容照样发高分!

比如接下来要分享的这篇文章,小云看到它的时候,简直不敢相信,如此简单的内容就发到了8分 ?!如何做到的呢?就是贴近临床 验证实验!快和小云一起来看看吧。

92.5分逆袭上岸经验 5张图搞定8分生信文章(3)

题目:通过综合生物信息学分析,确定PDCD1作为肾移植后急性排斥反应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杂志: Frontiers in Immunology

影响因子:8.786

发表时间:2023年1月

数据信息

92.5分逆袭上岸经验 5张图搞定8分生信文章(4)

研究思路

急性排斥反应是肾移植术后预后的决定因素,寻找新的非侵入性生物标志物对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至关重要。从GEO表达谱数据库中下载基因芯片数据,分析差异表达基因(DEGs),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采用CIBERSORT计算免疫细胞浸润分布。通过将来自WGCNA的排斥相关基因与选择的KEGG通路-T细胞受体信号通路(hsa04660)交叉,并使用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蛋白相互作用网络,鉴定出关键基因。最后通过流式分析来验证关键基因。

主要研究结果

1. 差异表达基因(DEGs)的鉴定及功能富集分析

分别分析5个与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相关GEO数据集的DEGs,将DEGs取交集获得了1450个DEGs(图1A),然后进行GO(图1B)和KEGG富集分析(图1C)。DEGs与T细胞活化最为显著相关,显著富集的免疫相关通路包括Th17细胞分化、Th1和Th2细胞分化以及T细胞受体信号通路。

92.5分逆袭上岸经验 5张图搞定8分生信文章(5)

图1.DEGs的功能富集分析和维恩图

2. WGCNA和免疫细胞浸润分析

使用WGCNA构建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鉴定出13个模块,各模块与临床特征之间的相关性如图2C所示。选择3个模块中的相关基因作为排斥相关基因。

利用CIBERSORTx分析22种免疫细胞的浸润(图2D)。比较无排斥反应组和急性排斥反应组的免疫细胞组成 (图2E)。

92.5分逆袭上岸经验 5张图搞定8分生信文章(6)

92.5分逆袭上岸经验 5张图搞定8分生信文章(7)

图2. WGCNA和免疫细胞浸润分析

3. Hub基因的鉴定

因为功能富集分析和免疫细胞浸润分析均表明,移植肾急性排斥反应主要与T细胞活化和信号转导相关。作者选择了一个显著富集的KEGG通路,T细胞受体信号通路(has04660)。将该途径的基因与WGCNA分析得到的7194个排斥相关基因重叠后,得到22个基因并注释到KEGG图中(图3A, B)。这些基因通过STRING进行PPI网络分析 (图3C)。基因PDCD1在两种Cytohubba算法中排名第一(图3D)。此外,PDCD1也包含在上述1450个DEGs中。

92.5分逆袭上岸经验 5张图搞定8分生信文章(8)

92.5分逆袭上岸经验 5张图搞定8分生信文章(9)

图3. Hub基因的鉴定

4. 验证hub基因的表达与急性排斥反应的关系

为检测CD4 T和CD8 T细胞中已鉴定的枢纽基因PDCD1的表达水平,对126例健康对照组、30例STA受者和12例AR受者的全血(治疗前血样)以及124例移植前全血(移植后1年内肾功能稳定)(STA-pre)、22例移植后1年内发生急性排斥反应(AR-pre)的受者进行流式细胞术检测。AR组CD4 PD1 CD57- T细胞和CD8 PD1 CD57- T细胞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STA组和健康对照组(图4-5A-B)。

92.5分逆袭上岸经验 5张图搞定8分生信文章(10)

图4.外周血CD4 PD1 CD57-T细胞

92.5分逆袭上岸经验 5张图搞定8分生信文章(11)

图5. 外周血中的CD8 PD1 CD57-T细胞

总结

看完的整篇文章是不是也不敢相信这是一篇8分 的文章?体量如此简单,一共5张结果图,两张是验证实验的结果。文章2个月就接收了!是什么打动了审稿人?

小云仔细分析了2点:

(1) 贴近临床问题:因为选择了与肾移植密切相关的排斥反应作为切入点,使整个分析更有针对性和临床价值。

(2) 验证实验:利用临床样本验证关键基因的表达,而且样本量不算小,在目前干湿结合的大趋势下,这一点显然是很好的加分项!

如果你也想做另辟蹊径、独树一帜的生信分析思路,快来找小云吧!没准你研究和关注的问题也能轻轻松松的发高分文章呢!

往期内容

最新9分 “铜死亡”生信思路强势升级!傍上“RNA甲基化”分析双热点的预后模型,带你轻松冲高分!屡试不爽~

如此平平无奇的分析思路也能发7分 ?看来“细胞衰老”这一热点千万不能错过!常规风险评分也可轻松上分,再不上车就晚喽!

别只盯着细胞衰老了,端粒/端粒酶也是很赞的生信切入点!7分 端粒酶泛癌分析思路,带你看看这一方向的无限潜力!

不用做实验的8分 TNF基因家族纯生信思路!两次聚类 风险评分“老药新用”的玩法!基因集已备好,就等你来复现~

非肿瘤纯生信如何发8分 ?可以看看“免疫”基因集 风险预后模型思路!还有转录因子的花式分析等你来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