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岁宝宝手足口病下病危通知书:签病危通知书时手是颤抖的(1)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多发生在 5 岁及以下儿童身上。看似不严重,但并发症特别严重,回想当初女儿得手足口病的时候,真是有惊无险。

女儿一岁两个月时,白天带她出去玩,回来女儿就睡着了,等女儿睡醒的时候看她没精神感觉不对劲,量了一下体温38度,是有点发热,但是反复量体温最高都不超过38度,想着就先观察着,给她物理降温。当时他爸没在家,又是晚上就没有带去医院检查,到第二天一早我就带她去当地的县医院看儿科。不得不吐槽一下小县城的县医院,真的不怎么负责。医生说这段时间手足口病高发期,叫我先去验血。结果血也抽了,说好的半个小时拿结果,结果等了两个小时都没有拿到结果。期间我也去问了两次,因为后面抽的结果都出来了,她说结果出来会放在那边窗口,自己去看,没有的就是还没出结果。我又去翻了两遍,还是没有,就这样到了十二点半了,我又去问值班医生,她才去查了一下,结果是之前给我们抽血的那个医生没有把单子打出来,可能有十几个人的都没有打出来。拿到结果可是医生也下班了,只有等到中午医生上班才能看结果了。但她看人多,就叫我们去住院部找值班医生看。医生就开了药,说是疱疹性咽炎,叫回去吃药观察。心想女儿烧的也不严重,就回家了。

回到家里,赶紧给女儿喂药,女儿不吃不喝的,连奶也不喝,看着也特别难过,心想她嘴里全是疱疹,肯定得消了炎才吃得下东西。在网上查了一下手足口病,说3~5天可以自愈,但是并发症比较严重,如高热惊厥,脑炎等。到了晚上睡觉时女儿越来越不好,老公也回来了,一晚上孩子都在哭,睡了一小会就又开始哭。本想等天亮就带去昆明儿童医院检查的,结果刚天亮孩子就高热惊厥了,把我们吓坏了,赶紧开车送去县医院,打了他们的急救电话,说我们开车过去(因为路程不远,十多分钟的车程)到医院的时候不急没人来接我们,而且我们带去急诊科的时候,就有一个人问了句刚刚打电话的就是你们吗?我说是的,然后什么也没说她就走了。到医生办公室去问,才有医生出来叫我们把女儿放在病床上,高热惊厥后女儿睡着了,医生过来一系列检查,把女儿弄醒了,又开始一直哭,没过多久女儿就又抽搐起来。老公赶紧去叫医生,结果那个医生在抽烟,没有说立马就过来的意思,反而狠狠的吸了口烟,慢慢把烟放下,才过来给我女儿打了一针。女儿才安静下来,过了两分钟不到,又来一个医生,又是看眼睛我是拌嘴的检查,又把女儿弄醒了,又是大哭不止,我们直接提出要去儿童医院,让他们救护车送,他们还说,你女儿这是正常情况,要不再观察下,打打针看看,不严重。我和老公还是决定要去儿童医院,他们又说救护车太贵了,你们自己开车去吧,反正就是一系列的推脱不想送。我和老公自己开车的话要将近两个小时才会到,万一路上又抽搐的话怎么办,我们又不懂。在我们强力要求下,他们才用救护车送我们去。果不其然路上又抽了起来。随行的护士又给她打了一针镇定剂还是什么的,女儿很快就安静下来。一到儿童医院,急诊医生就开了一堆药,叫赶紧去买,老公又去买了五六百块钱的药。医生直接确诊是手足口病,直接办住院。刚办好到病床上,女儿就醒了,又是一直哭一直哭,过了一会儿,一个护士过来拿了一堆单子让去做检查,刚准备去女儿又抽搐了起来,护士在门口喊了一声,就有六七个医生护士过来,又是按摩手又是按摩脚的,打针的打针。一瞬间觉得大医院就是不一样。女儿也安静下来了,医生说每一次抽搐,她的大脑都带飞速运动,需要休息,让她好好休息。就这样住院五天,女儿也恢复了平日里的活蹦乱跳了。后面回来老公才说当时医生叫他去签字,有一份是病危通知书,老公签字的时候手都在发抖,都不敢和我说怕我担心。

三岁宝宝手足口病下病危通知书:签病危通知书时手是颤抖的(2)

所以我们平时照顾宝宝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

1.注意手部卫生,尤其在触摸宝宝口鼻前、喂食或处理食物前、如厕后、接触疱疹或呼吸道分泌物后、更换尿布或处理被粪便污染的物品后,应用清水、洗手液或肥皂洗手。 同时,也要经常帮宝宝洗手。

2.打喷嚏或咳嗽时用纸巾遮住口鼻,随后将纸巾包裹好丢入有盖的垃圾桶。

经常清洁和消毒宝宝常接触的玩具、物品等。可以先清洁一遍,然后通过晾晒、煮沸、或者紫外线消毒柜消毒。

3.不要让宝宝与他人共用毛巾、餐具等物品。

避免宝宝与手足口病患儿密切接触。

4.手足口病流行期间尽量避免带宝宝参加集体活动。

三岁宝宝手足口病下病危通知书:签病危通知书时手是颤抖的(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