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粽这篇课文总结(语文一下课文端午粽为什么会有语病)(1)

《端午粽》是部编语文教材一年级下册课文三单元第七课内容,原作者为屠再华,写童年时去外婆家过端午节,外婆包粽子的事情。但课文中却有一句明显的语病,作为小学教科书来说,这自然是不应该出现的情况。

2019年4月28日,我受邀在广州市为全市第四批中小学骨干语文教师做培训的时候,主题内容是以阅读课为例,谈统编语文教材的教与学。我说这次部编本的语文教材,是中国历史上最好的语文教材,无论是理念和选文,都大大优于之前的任何语文教科书。但并不是没有瑕疵,我举了几个小例子,其中就有《端午粽》这篇课文中的语病。

我把这篇课文的最后一段文字打到屏幕上,让老师们读一读:

“长大了我才知道,人们端午节吃粽子,据说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这句话初看起来似乎并没有毛病,但我让老师们再反复读。然后,下面这些语文老师们,慢慢就感觉出这段文字的不对劲了。

问题就出在“才知道”和“据说”的连用,我解释说:

1)这导致叙述视角的混用:“才知道”是回忆中的儿童叙述,是一种历史视角。“据说”则是作者在写作时代的成人叙述,是一种当代认知视角。这两种叙述视角只能取其一,不能杂糅在一起。

2)还导致对事情的认知差异:“才知道”的应该是指一种事实或一种知识,而这种事实或知识本身是受局限的,知道这种事实或知识的人,并不需要对其背后的真相负责。而“据说”强调的则是事情本身的不确定性,想要表明的是作者对事情的慎重与保留态度。这两种态度只能取其一,即“才知道”的,不能是“据说”的;而“据说”的,不能是“才知道”。

那么,要让这段话变通顺,应该如何修改呢?我让老师们一起出出主意,改改这篇课文中的语病。结果老师们七嘴八舌,很快就给出了正确答案。

修改方案一:保留“才知道”,删除“据说”。将这段话变为:

“长大了我才知道,人们端午节吃粽子,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修改方案二:保留“据说”的含义,也就是不确认事实的含义,删除“才知道”,这样就需要将“知道”改为“听说”。“听说”有“知道”的含义,但也和“据说”一样,可以不必负责判断说法或知识的真伪。这段话变为:

“长大了我才听说,人们端午节吃粽子,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这已经是去年的事情了。最近我正在重新研究统编版的语文教材,重新读到《端午粽》,回忆起之前的事情。然后我想到之前读过的屠再华作品,语言干净纯净。作为一个著名作家,他可能不应该犯这样的低级错误。

于是购买了屠再华先生于1997年在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社的散文集《嘟嘟糖和小雪灯》,找到了其中的原文《快乐的端午节》。

果然!

不是作者的问题,是教材编者的问题。

教材课文《端午粽》节选的是屠再华散文《快乐的端午节》的开头部分:

我小的时候最喜欢过端午节。到了这一天,我就牵着妈妈的手去乡下外婆家。

一到端午节,外婆总烧好一锅粽子,在盼着我们。粽子是用青青的竹叶包的。四个一提儿,一个个尖尖的。里面装的是白白的糯米,糯米中间夹着一颗红红的枣儿。外婆一掀开锅盖,烧熟的粽子就溢出一股清香来。吃起来又粘又甜!

外婆包的粽子特别好吃,花色品种也多。除了红枣粽,还有藕粽、赤豆粽和鲜肉粽。可端午节包的粽子,外婆都叫“端午粽”。我们在外婆家美滋滋地吃了,外婆还装一小篮子要我们带回家去,分给大家吃。

我长大了才知道,端午节包粽子,是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老爷爷的。过去这天包了粽子,要丢几提到江里去,祭奠死在汩罗江里的屈原老爷爷。不靠近江的,就把粽子丢几提到河里去。

…… ……

在选入教材课文时,编者在前后进行了删减,在内容上也有一些字词方面的修改,如在“盼着我们”后面添加“回去”二字,将其中较难的字词“藕粽”等删除等。重最要的是,这里节选最后一段,原作中并没有“据说”二字。

我猜想,教材编者是想要在这里体现自己对于“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这件事情的保留看法与审慎态度,才在原作中添加了“据说”二字,熟料弄巧成拙。

像屈原投江、包粽子纪念屈原等,本来就是民间传说而已,都已经是中国历史上长期流传下来的故事或风俗。教材编者完全没有必要在这个地方去较真,以自己想当然的知识审慎态度,去表现准确性,不惜篡改原作者的本意。

盼教材编者们引以为戒。

端午粽这篇课文总结(语文一下课文端午粽为什么会有语病)(2)

欢迎关注“石恢的阅读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