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网-安徽频道今年以来,为推进基层民主法治建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肥西县司法局丰乐司法所加大创建指导力度,全力推进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复核工作并取得丰硕成果,涌现出国家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1个,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1个,市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2个,县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13个,全镇23个村(社区)县级以上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面达74%工作基础不断夯实,法治建设不断深化,乡村社会和谐有序、充满活力,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奉贤全国乡村治理示范镇?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奉贤全国乡村治理示范镇(肥西丰乐镇着力提升乡村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

奉贤全国乡村治理示范镇

来源:人民网-安徽频道

今年以来,为推进基层民主法治建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肥西县司法局丰乐司法所加大创建指导力度,全力推进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复核工作并取得丰硕成果,涌现出国家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1个,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1个,市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2个,县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13个,全镇23个村(社区)县级以上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面达74%。工作基础不断夯实,法治建设不断深化,乡村社会和谐有序、充满活力。

坚持法治为本 有序规范基层民主

在“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工作中,围绕扎实施行“村民说事”制度和“小微权力清单”制度,引导群众建章立制,注重运用法治方式促进基层自治,创新乡村管理机制,依法保障和落实村民的选举权、知情权、管理权、参与权、监督权,提升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水平。

以“村民说事”为平台,让每个村民都能有表达意愿的机会。村(社区)固定每月一天为议事日,通过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多对多等协商方式先后解决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自然郢改厕等一系列难题。对涉及村级工程项目、征地拆迁等重大事项决策实行“四议两公开”,通过民主恳谈、民主听证等说事议事方式,形成了以“说、商、办、评”为核心内容的制度体系。借助“村民说事”的平台,基层干群在最大程度凝聚共识,最大范围集聚智慧,使得有事好商量、众人事情由众人商量成为共识,让群众真正在家门口感受到民主协商的阳光与花香。

坚持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推进基层治理,施行“小微权力清单”制度,建立责任界定明晰的乡村管理制度,“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让村级权力放到了老百姓眼皮底下运行。同时充分发挥自治章程、村规民约在乡村治理中的积极作用,引导群众自我建章立制,对村民在生产生活、邻里家庭、公共道德等方面的行为进行约束、规范和引导,提升了乡村治理法治化水平。通过尊重群众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广大群众的参与热情,村级权力运行规范化、公开化水平也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公认度、满意度明显提升。

加强阵地建设 夯实民主法治基础

针对乡村社会统筹推进源头治理、系统治理、综合治理、依法治理的需求,充分发挥司法行政基层工作优势,把“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与法治宣传、法律服务、法律援助、人民调解等司法行政基层基础工作紧密结合,创建的群众基础不断扩大,使创建的过程成为“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实践过程。

通过发挥“丰乐河畔”宣讲团、文化广场、农家书屋、农村广播和远程教育等平台作用,广泛地开展了法治宣传巡讲、法治文艺演出、法治知识竞赛等寓教于乐的法治文化宣传活动。大力开展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在闹划船、腰鼓等丰乐本地传统文艺创作中融入法治元素、创造了一批群众可亲、可学、可用的法治文化作品,进一步推动形成优良乡风、淳朴民风、和谐社风。

加强乡村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以镇法律服务工作站为管理协调枢纽,重点打造村(社区)一线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实现了农村(社区)法律服务全覆盖一站式服务。发挥司法行政干警和法律顾问律师专业优势,统筹组织开展“四员一律进村(社区)”活动。今年以来,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共走访群众500余人次,提供法律咨询200余人次,办理法律援助案件16起,参与调解纠纷化解360余起,全镇共培养“法治带头人”46名、“法律明白人”510名,切实推动基层社会治理和服务重心下移,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进一步夯实乡村依法治理根基,助推基层治理能力提升。

推进“五治融合” 提升乡村治理水平

为加强基层社会治理的统筹协同,“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活动始终围绕农村改革发展重点和基层干部群众的实际需求,注重融合共建,推进“政治、自治、法治、德治、智治”的融合作为民主法治示范村建设的核心内容,推进多元共治,强化法治保障能力。

以党建为引领,构筑一核多元的协同治理格局。在“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中,注重搭建多元参与的治理结构,以党建为引领,同步加强村民自治组织、集体经济组织、社会组织等多元主体的建设和培育。基层党组织的带动下,积极搭建各类组织有效参与乡村治理的平台和渠道,引导村民自治组织、群团组织和社会组织共建互融、协同推进,共同解决当地发展面临的各种问题,满足村民多元需求。

将道德教育融入法治建设,增强村民德法意识。通过挖掘乡村熟人社会中的道德力量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素,制定村民道德公约等自律规范,重建家训家风,注重发挥农村党员、干部、“五老”人员、新乡贤的示范带动作用,积极推行新乡贤治理、好人好事榜等,将传统道德文化融入到农村普法活动中,使“崇德向善、循法而为”观念深入民心。

以创建安徽省乡村治理试点示范镇为契机,丰乐镇通过与阿里钉钉合作,开展数字丰乐项目,积极开展“数字乡村 民情民意”,各村(社区)通过“你盯我办”板块,畅通线上民情反馈渠道、监管部门在线督查督办,实时了解动态信息,及时回应群众关切,切实提升乡村治理数字化、智能化水平。

春迎新风,秋结硕果。经过近年来的工作实践,丰乐镇通过“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活动,着力打造“法治丰乐”“幸福丰乐”硬品牌,切实推动乡村社会治理现代化,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安全感、幸福感、获得感。(王礼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