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时期的“一品大员”,相当于现在什么官呢?说出来你可能不信

“上朝”又称朝会,是皇帝亲自主持的最高国务会议。不同朝代对于朝会的规定也有所不同。唐代的早朝主要分为大朝会、常朝和维持时间较短的五月朔朝会,明代朝会分为大朝贺、朔望朝和常朝,清朝则分为大朝、常朝、御门听政。其中,大朝会一般是重大节庆日举办的礼仪性活动,常朝或清代的御门听政则是处理国事的会议。

朝廷一品大员相当于现在什么官(古代时期的一品大员)(1)

在汉朝时期,大臣们在上朝之时,大部分都是坐着的。汉朝立国之初,为巩固统治,收拢人心,当时的汉高祖刘邦不得已恢复了分封制,准确的说,应该是分封制与郡县制并行。许多早年在战场上为刘邦打天下的兄弟得以在封地做土皇帝,其中最著名的当属楚王韩信。那个时候各路诸侯普遍相信,只要有能力人人都可以当皇帝。而皇帝本人也不敢对大臣太过放肆,秉承着君臣共同治国的理念。所以,大臣上朝时坐着也就无可厚非了。

朝廷一品大员相当于现在什么官(古代时期的一品大员)(2)

凌晨3-5点,官员们就需要到午门外等候并排好队,5点一到钟声响起宫门打开,大臣们鱼贯而入,到广场上等候入大殿,而这个过程中要特别注意言行举止,因为行为不当会被负责纠察的御史记录下来,而且会在朝会后当场被通报处理。接下来开始奏报边关事宜,处理完毕后就开始最重要的大臣们奏报阶段,奏事的官员一个接一个出来启奏事情,皇帝一个个处理,奏报都结束后,御史出来通报上朝期间官员失仪情况。这些都完了后,早朝也就结束了,皇帝先退,百官接着退,各自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去处理政事。

朝廷一品大员相当于现在什么官(古代时期的一品大员)(3)

在古代的时候,正一品是相当于现在的正国级的领导,这个正一品也是有很多划分的,首先就是分为文官和武官,文官是“三公”既:太师、太傅、太保,和殿阁大学士,相当于如今的人大委员长,政协主席和常委等。而武官的正一品,相当于如今的北京军区司令,国家安全局局长等。从一品就比一品的官要小一些,拿到如今是比正国级要小,但是又比副国级要大,文官相当于政治局的委员和最高监察长等等,而武官就更加的简单了,那就是除北京外的各大军区司令。当然了,也会有些差别,不过大致上是差不多的。

朝廷一品大员相当于现在什么官(古代时期的一品大员)(4)

清朝的时候,亲王贝勒都是要上朝的,三品以上的官员才要上朝,三品以下的官员到办公地点去报道就行了。而且每个品级的官员站的位置也不同,一品的站在殿内,二品的站在殿门口,三品的站在更外面一点的地方。清朝的皇帝是十天一次早朝,并不用天天都去,只有像康熙乾隆这样的皇帝才是天天上朝的。

朝廷一品大员相当于现在什么官(古代时期的一品大员)(5)

在古代,真的是官大一级压死人,纪晓岚跟和珅我们应该都知道吧,他们两个都是一品,不同的是,和珅是正一品,而纪晓岚是从一品,因此每次上朝的时候,纪晓岚都必须要站在和珅的后面的,而且因为官职的不同,纪晓岚也根本不可能跟和珅竞争的,因此电视剧里面演的,看看就行了,不必当真还有个误区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官员都是站着上朝的,其实最开始是坐着的,到了宋太祖赵匡胤时期,他发现自己在上面开会,底下官员居然有坐着打瞌睡的,这让赵匡胤很生气,后来就干脆把椅子给撤了,直接让官员们站着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