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追《人世间》,这是在《大江大河》之后追的又一部年代剧;如果说《大江大河》打动我的是小人物在时代长河里拼搏的风采,《人世间》打动我的,则是普通人之间最珍贵的亲情羁绊。

人世间中周秉昆有几个孩子,孝顺孩子周秉昆(1)

01孝顺孩子周秉昆——周家的定海神针。

这部剧改编自梁晓声的作品,原著还获了茅盾文学家。追了几集发现很上头,剧情让人感动之余,也让人有思考,非常值得一看。

故事聚焦于东北一个叫“光子片”的地方,周家三代人的成长,和时代的变革交相辉映,分外精彩。

周父周志刚是建筑工人出身,常年在西南参加“大三线”建设;周母在家操持家事,养育出了3个孩子性格各异,成长路径也大相径庭的孩子。

老大周秉义个性稳重,人生路径是参军、考北大,然后走上政坛,青云直上。

人世间中周秉昆有几个孩子,孝顺孩子周秉昆(2)

老二周蓉有主见,人生路径是下乡当知青,考北大,然后成了一名大学教授。

人世间中周秉昆有几个孩子,孝顺孩子周秉昆(3)

老三个性憨实,人生路径是留守在家,做工人,做饭馆经理。

人世间中周秉昆有几个孩子,孝顺孩子周秉昆(4)

如果说老大老二的人生是灿若星辰,老三的人生可以说是平凡到尘埃里。

但正是这最平平无奇的老三,在时代的种种变幻中,在家庭遭遇的种种难题中,扛起了责任,撑起了这个家。

哥哥姐姐父亲拼搏事业在外,母亲突发脑血栓卧床不起,他一力承担了照顾母亲的艰巨任务,还连带着照顾姐姐的孩子多年。

对此,他没有抱怨,还说:“妈虽然躺着,但只要我每天下班回家能喊声妈,我就挺知足的。”

人世间中周秉昆有几个孩子,孝顺孩子周秉昆(5)

片里有一段情节,母亲煮了腊肉,知道姐姐要回来,和母亲商量后决定再冻起来,他忍不住夹两块尝尝,却还懂事地留一块放母亲碗里。

人世间中周秉昆有几个孩子,孝顺孩子周秉昆(6)

人世间中周秉昆有几个孩子,孝顺孩子周秉昆(7)

这样的儿子,真是比小棉袄还贴心!

如果说哥哥姐姐的人生是奔着理想和事业,为了实现自我而去的;他的人生追求就是“老婆孩子热炕头”,为了家人过更好的生活而拼搏。

他是家里的定海神针,更是当之无愧的孝顺孩子。

人世间中周秉昆有几个孩子,孝顺孩子周秉昆(8)

02孝顺孩子,也会和父母吵架?

看片时,很多人会感动于周秉昆的善良和孝顺,但这个孝顺的孩子,也有和父母闹别扭的时候。

在第24集的剧情里,周家一家团聚,周父带全家出门去给街坊拜年,点燃了和周秉昆的矛盾导火索。

一路上,周父对着乡亲们介绍自己就读北大的两个孩子,北京著名诗人的女婿,以及省长千金儿媳,身边的小儿子做为一名酱油厂工人,越发的自卑,也感觉到了不快。

人世间中周秉昆有几个孩子,孝顺孩子周秉昆(9)

之后秉昆和哥哥秉义起冲突,周父护着着秉义,又让秉昆的不开心加倍了。

别扭了好几天,在送周父的车站,两人最终爆发了一场激烈的争吵。

这场争吵里,秉昆说出了心里话,觉得父亲“势利”,偏爱两个优秀的孩子,瞧不上他这个没出息的孩子。

人世间中周秉昆有几个孩子,孝顺孩子周秉昆(10)

而周父被儿子的指责刺伤,口不择言地说出了“心里话”,说小儿子从小到大是如何成绩倒数,即使不为哥哥姐姐的事情拖累,也难有哥哥姐姐这番成就。

人世间中周秉昆有几个孩子,孝顺孩子周秉昆(11)

自此,两人关系进入冰点。

原来,孝顺孩子,也是会和父母吵架的。

03孝顺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吵架?

在我看来,这段争吵戏,是这部片里最高光的一段戏份。

因为它揭示了很普遍性的亲子矛盾。孝顺是父母的刚需,盼孩子成才也是。

天下父母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但假如孩子终将平凡,他们是不是能全心接纳呢?

假如在多子女家庭里,有的孩子更符合自己的期待,那么父母能否一碗水端平,一视同仁地对待呢?

片子里把对父母的回馈划分为“养口体”和“养心智”两种,照顾老人衣食起居、陪伴在侧的属于“养口体”;奔赴前程,让老人脸上有光的是“养心智”。

老大老二无疑是后者,而老三则是前者。

为人父母,当然渴望的是鱼和熊掌兼得;只是现实多数是不可能。

那么,哪一种孝顺对父母来说,更有价值呢?

每个人有不同的答案。对于周家父母来说,周母更在意的是陪伴,所以更加肯定了老三的价值,说他是妈妈最稀罕的“老疙瘩”;周父更在意的是家庭的荣光,所以更加肯定老大老二的价值,不断鞭策老三。

人世间中周秉昆有几个孩子,孝顺孩子周秉昆(12)

周父对孩子的要求或许是百炼成钢,所以才有了对秉昆的恨铁不成钢。

秉昆看到的呢,是父亲的否定。

这也就是父子二人矛盾的核心。

此后2年多,父子俩冷战,互相都不和对方联络。周秉昆破釜沉舟从国营的酱油厂辞职,进入出版社转型开办的饭店担任经理,历经曲折终于拿到了编制。收入翻番的他,还执著于编制,归根究底,就在于,他还在渴求父亲的那份肯定。

人世间中周秉昆有几个孩子,孝顺孩子周秉昆(13)

他跟母亲说,自己将来要带他们去北京玩,要成就一番事业,让父母脸上有光。“养口体和养心智,这两个活,我全包了”。

人世间中周秉昆有几个孩子,孝顺孩子周秉昆(14)

我们常说“可怜天下父母心”,但天下的孩子又何尝不是如此。

全心努力,莫过于期盼得到父母的爱和肯定。

得到偏爱的有恃无恐,得不到爱的孩子总是彷徨无助。

回到剧情里,周父退休后,到家和周秉昆又是一顿吵。这次终于把心结解开了。

刚开始周秉昆指责周父对他的言语伤害,父亲说:“这些不是事实吗?”

人世间中周秉昆有几个孩子,孝顺孩子周秉昆(15)

周秉昆还击:“事实就可以说吗?”

人世间中周秉昆有几个孩子,孝顺孩子周秉昆(16)

瞬间被这句话击中。这句话曾几何时我也听过,是在父母教育我时;曾几何时我也说过,是在我教育孩子时。

扪心自问,“事实就该说吗?”

最亲的人,可能是最了解你的人,也可能是最忽视你感受的人。

人世间中周秉昆有几个孩子,孝顺孩子周秉昆(17)

争吵没好话,但把心里话摊出来也是沟通的重要一步;直到最后,周父说了那句:“三个孩子里,你是我最满意的”,才化解了周秉昆的心结。

人世间中周秉昆有几个孩子,孝顺孩子周秉昆(18)

多子女家庭里,端水的父母不容易,吃醋的孩子也是心酸可怜。

和父母吵架的孝顺孩子,并不是要和父母较劲,而是在拼命讨那份求而不得的爱。

03和父母吵过架的孩子,才会真正长大。

心理学上说,每个人的成长过程,都要经历一场和父母的“对峙”,才能真正走向独立和成熟。

这个“对峙”,是把心理真正的那个自我,真正的那个需求摆出来,和父母摊开来说,然后再找一个彼此都能舒服的方式,继续相处下去。

这可能就是孩子和父母争吵的真正意义所在。

周秉昆和父亲的争吵,想要得到的是一句表扬,一句肯定,这是孩子成长的刚需。

除此之外,周家的另外两个孩子,也和父亲有过两场争吵,都很有代表性。

周蓉和周父有过一场争吵,是她为了追求爱情离家出走后,父亲去贵州看她,她说自己可以和父母断绝关系,当她是石头缝里蹦出来的。父亲大怒说:“你不想要我这个爸,我还想要这个女儿”。可以说是用最狠的语气,说出了父母最卑微的心声。

周蓉通过争吵,宣誓了自己的独立;父亲通过争吵,宣告了自己的爱。

最终两人达成了和解。

人世间中周秉昆有几个孩子,孝顺孩子周秉昆(19)

周秉义作为最稳重的老大,也和父亲吵过一架。在和省长亲家的接触中,周父感受到了冷落,之后在和儿子的交流中,慢慢地以生孩子的问题对他进行施压,企图维护父亲的这份权威。

人世间中周秉昆有几个孩子,孝顺孩子周秉昆(20)

最终,周秉义用娓娓道来的方式说通了父亲,让父亲明白了,儿孙自有儿孙福,孩子已经长大,成了撑起家门的那个人,而自己应该退位,成为听孩子话的父母。

人世间中周秉昆有几个孩子,孝顺孩子周秉昆(21)

周秉义通过争吵,和父亲完成了一场“权力”的交接,从此之后,这个家里的话语权、责任,都相应地转移到了这个大儿子身上。

人世间中周秉昆有几个孩子,孝顺孩子周秉昆(22)

看这段时,很感慨。

小时候,孩子听话,不敢和父母吵架,或者想吵也吵不赢。

直到有一天,孩子变得不听话,终于敢和父母吵架了,还吵赢了。

自此,孩子真的长大了,父母真的老了。

这是一代又一代的故事,如此相似。

人世间中周秉昆有几个孩子,孝顺孩子周秉昆(23)

看《人世间》后我明白了:

一个大家庭的圆满,注定有许多的不圆满。

争吵是短暂的插曲,爱才是恒久的主旋律。

家人之间的羁绊,就是有人付出,有人感恩;有人任性,有人包容。

感谢“家”的存在,让我们每个人,都能平淡从容过好一生;

人生的高峰低谷,好的坏的,也会被时光抹平。

我是柚子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正面管教讲师。

专注育儿相关的书评、影评、热点事件分析;擅长儿童心理学、个体心理学;

欢迎关注@柚妈书影世界,一起学习和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