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言自语对什么都有兴趣(自言自语是种带响)(1)

我不太爱和别人交流,觉得人和人之间的交流多半是无效的。最近,我却发现自己稍不留神就喜欢把心理活动说出来,好像自己在跟自己交流,这种自言自语是病吗?

人是需要语言交流的,如果你不和别人交流,你就不得不进行与自己内心的交流。与人沟通常常有三个要素:1、交流的对象;2、交流语言的表达;3、沟通的目的。对应的分析有心理学层面的:交流的欲望;语言学层面的:交流的技术;效率学层面的:沟通目的性是否存在。是否常常可以达成。你在与人交流中的无效感也需要作这三个层面的分析,但你并没有一个具体的交流情景供我分析,所以我只能在心理学层面作一般性的描述。

你的自言自语是在稍不留神的时候说漏了嘴,像是一种思想的泄密。心理学一直对说漏嘴、口误、白日梦一类的现象给予深刻的心理学含义,认为这是内心被压抑的声音,是潜意识突破意识障碍的一种直接显现。所以,我建议你把一不留神说出来的东西记下来,自己去研究和联想,寻找到内心对应的自我疏导的方法。

自言自语是一种专注思维引起的现象,反映一种比较压抑、凝重的心情,一般来说算不上是一种病。什么样的自言自语是病呢?它必须符合精神病理的特点:语言表现出思想形式的障碍(思维中断、破裂、不连贯)和逻辑思维的混乱(荒诞性),或称为一种“带响”的思维,或纯粹是在和一个虚幻的人说话(幻听),还要看是否伴随有社会功能的受损和自制力的缺乏。如无后两者。无论你的内心有多混乱,都只能被看作是人类精神和文化的多样性的结果,而非病理现象。

解决此问题的办法是增加自己与人交流的欲望,这种欲望可以通过好奇来促进。想知道身边的人对同一问题怎么想、怎么看,你就需要问问别人,另外,还需增加交流中的快乐。

如何获得交流的快乐?如果你的交流是立足于分享,而非谁对谁错、谁是谁非,交流本身就会给人带来轻松的感觉。如果对方说你错了,别生气,因为你相信不同的人对问题的看法是不同的,不必为别人的观点去烦恼,除非你觉得你需要改变自己的观念。当然,让语言幽默有趣也是增加交流快乐的一种办法。有时候,交流并没有确切的目的,交流本身就是目的。而且,日常的交流对维持社交层面的亲密感,增进个人对社会的兴趣与情绪投入也有好处。

(失眠?失业?失意? 下载悠悠心理APP,大事小事烦心事,你听我说,只给你富有成效的建议和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