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文化《菜根谭》:君子习气,在于控制适度。

菜根谭人生三种境界(菜根谭懂得控制适度)(1)

在儒学文化中,讲究中庸之道,中庸的意思就是不偏不倚,不急不躁。看似简单的一个处世智慧,实则很难达到。因为大多数人,在性格中出现了偏激焦躁等问题的时候,都是因为性情急躁出现了问题。而情绪又是大多数人无法改正以及无法意识到的一个问题。

而在儒学中所说的时常自省,也就是时常自我反省,自我反省自己身心中是否出现了偏激急躁,或者是类似的问题。

在国学文化《菜根谭》中有这样一句话:士君子持身不可轻,轻则物能扰我,而无悠闲镇定之趣。用意不可重重,重则我为物泥,而无潇洒活泼之机。

菜根谭人生三种境界(菜根谭懂得控制适度)(2)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君子为人处世的时候不能轻率,不能急躁,因为过分的轻率和急躁就会受到外物的干扰,从而失去悠闲镇定的一种情绪。处心积虑也不能太过于执着,因为太过于执着就会受到外物的一个束缚,然后失去潇洒活泼的一个生机。

这些东西教给我们的,都是让我们做到不急不缓,生活中有一些人总保持着偏激的心态。

我之前就有这样一种心态,这是一个很大的一个弱点。平时在考虑问题的时候总是往极端方面去想,不够大度,不够从容,不够洒脱。

菜根谭人生三种境界(菜根谭懂得控制适度)(3)

这种人最大的痛苦并不是别人给他带来的痛苦,而是自己心中因为执念,无法放开一些私心杂念,无法放开一些私欲所产生的问题。当你逐渐豁达,多经历一些事情之后,慢慢的就会明白之前的那些执念,真的是一种多余而且影响自己身心的成长,当经历一些事情之后,也就改正了这样一个问题。

而那些太过于轻率的人,大多都是没有吃过什么亏的人,他们在为人处世以及修养修身养性的一个过程中,从来没有在轻率的方面吃过亏。而当他经历一些事情的时候,慢慢就能懂得对于某一些事情需要慎重一些,才能有一个更好的结果。

菜根谭人生三种境界(菜根谭懂得控制适度)(4)

在《道德经》中老子就说:重为轻根,静为躁君。《道德经》中所说稳重是轻率的一个控制者,静定就是躁动的制服者。而君子行事的时候,都能用一种坦然而又稳重的状态去做事,这是符合了大道的智慧。

那些急躁的人,往往做事的时候会适得其反,他们拼命的想要快速的达到某一个目的。比如说有很多年轻人做事创业的时候都是非常急躁的,今天开公司明天想上市,这样的一种状态往往适得其反。一步想走出三步的距离,永远不可能到达终点,而且还会更多次的跌倒,遇见事情的时候要学会三思。

菜根谭人生三种境界(菜根谭懂得控制适度)(5)

我们总结今天《菜根谭》中所说的智慧,就是做人不可太过于执着,无论对人还是对事坦然一点,当出现一些小问题的时候,不要放在心上太执着。往往因为偏激固执,钻牛角尖的人,不懂得通达,不懂得圆融。

一个古板偏激的人在生活中大多的人缘都不太好,而且做事的时候成功几率都很小。

为人圆融,明白中庸之道,不偏激,不轻率,才是最好的状态。

本文由国学人生原创,您对于《菜根谭》中的国学智慧怎么理解的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