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从我们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受到这些文化的熏陶,当然,那个时候年龄比较小,接触到这些东西的唯一方式可能就是通过课本上的不断学习,所以,在我们刚上小学的时候,就已经开始有了接触。

明堂比较高有什么影响?俗语说明堂如播米(1)

中国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之中,历朝历代都有非常具有代表性的文学精华,比如我们最早听到的一些寓言故事,往往通过一个幽默搞笑的例子为我们揭示一个通俗易懂的道理,这种故事往往描写的都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故事。

后来,伴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逐渐开始接触简单的唐诗,比如我们很早就会背得“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以及后来更高年级所接触到的宋词,元曲,明清小说,都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点睛之作,可以说让我们获益匪浅。

但是我们最终并没有拘泥在课本上,因为相比于那些比较枯燥的文献,其实经过人们口口相传所留下来的一些俗语更具有趣味性,俗话说好汉不吃眼前亏,俗话说一人做事一人当。等等都体现了我们的传统美德和生活经验。

明堂比较高有什么影响?俗语说明堂如播米(2)

但是有的俗话说我们可能并没有听过,也不知道其所代表的含义,俗语“明堂如播米,子孙穷到底”,明堂是什么?为什么子孙会穷?

明堂的含义演变

首先,要想读懂这个句子,我们首先要知道“明堂”所代表的意思,其实这个词语的意义发生过很多变化,早在魏晋南北朝的时候,就已经有了这个词语的出现,木兰诗中有句话叫“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从这里可以看出,那个时候所谓的明堂,其实就是皇宫,朝廷,简而言之就是古代时候皇帝居住的地方,反正是地位无比崇高,并且相当尊贵的,但是在后来就发生了变化,地位依旧是非常崇高,但是却并不是代表皇帝。

明堂比较高有什么影响?俗语说明堂如播米(3)

后来,古代结婚的时候经常有“一拜天地,二拜高堂”的说法,这里的高堂,其实指的就是双方的父母,因为早年的时候将父母称作是高堂,所以时过境迁,家里的老人亡故之后祭拜的地方就会被称作是明堂,后来随着时代发展,将祭祀的地方统一称之为明堂。

极其看重的祭祀

所以从古代对于祭祀的看重就可以看出来,我们都知道,中国古代,有着非常浓厚的家族情节,也就是说,位于血脉深处的联系让我们对于家族之中亡故的人都非常的尊重,具体就是通过祭祀时候的礼节表现出来。

对于我们现在来说,所谓的祭祀不过是逢年过节的时候带上一些东西,上坟祭拜一下,有些年轻一辈甚至是不愿意来,但是在古代则是不同,每次祭祀都是非常严谨和庄重的,因为他们认为祖先是具有保佑后世的能力的。

明堂比较高有什么影响?俗语说明堂如播米(4)

稍微的不尊重都有可能对后世埋下隐患,所以从上坟人选到祭祀时候的礼仪制度,都有着相当严苛的规定,甚至连祭祀时候所准备的东西都有着一定的要求和忌讳,如果不按要求来,后果就比较严重,比如我们说的,明堂如播米,子孙穷到底。

明堂如播米

首先这里所说的“播米”如果单独拉出来说的话,其实就是我们所理解的南方种植水稻的方式,即南方在播种的季节为了让水稻更好更快的生长,在播种的时候,两株水稻之间总会适当的离开一些距离。

这种做法可以让所有的水稻都适当地吸收应得的水分和营养,来年的时候一定有个好收成,但是放在这句话中的播米,却不是种植水稻的意思,而是有另外一层其他的含义。

明堂比较高有什么影响?俗语说明堂如播米(5)

所谓明堂如播米,很多人会认为这是指祭祀位置或者坟墓的位置应该像种植水稻一样有序地分开一段距离,而不是一个个离得很近,其实这只是它最为浅显的含义,我们都知道古代人们对于死亡的理解是不一样的。

所谓人住阳宅,人死之后,居住的就是阴宅,在古人看来,所谓的死亡,只不过是肉体去了另外一个世界,灵魂是还在的,所以每当亲人亡故之后,才会给其修筑墓穴,为的就是给亲人找一个安定灵魂的场所。

既然连活人的住宅在太过密集之后都会觉得拥挤,在那个死者为大的年代就更加坚信这一观点,所以他们认为即使是在修建墓穴的时候也应该像插秧一样保持一定的距离,这样才能更好的保佑后世的平安喜乐,除此之外,还有更深一层含义。

明堂比较高有什么影响?俗语说明堂如播米(6)

深层次的含义

这另外一层含义,就和祭祀有关了,相信我们都见过农村喂鸡的场景,主人总会拿来一把米,然后很随意地往地上一撒,然后如此重复几次,也就算是喂完了,其实在上坟祭祀的时候,很多人也会犯同样的错误,就是我们所说的,明堂如播米。

我们当下在祭祀的时候,总是喜欢将祭品随意的撒在坟头之上,比如逢年过节的一些瓜子,花生等等,都是习惯性的随意撒在坟头之上,或许对于现在的人来说,已经慢慢的习惯了这种行为,但是如果这种行为放在古代,是绝对不会被允许的。

明堂比较高有什么影响?俗语说明堂如播米(7)

因为在古代,祭祀的时候仪式感是非常之强烈的,这种给小鸡喂米的祭祀方法在古代看来是对祖先的大不敬,所以无论是哪种祭祀的物品,都会用一些容器盛好,然后恭恭敬敬的放在明堂之上,如果意外打翻,那可是要对祖先进行赔礼道歉的。

当然,即使是在古代这么严苛的规定之下,依然有一部分人是不遵守祭祀的相关信仰的,为了自己的方便,随便地将其撒在坟墓上,所以也有了后来的下半句,子孙穷到底。

意思就是说要想祖先保佑你,起码应该表现出应有的尊重,连贡品都不好好摆,想得到保佑那就是痴人说梦。

明堂比较高有什么影响?俗语说明堂如播米(8)

总结

其实这种说法也有一定的科学根据,试问,一个连自己祖先都不尊重的人怎么可能去尊重别人,一个人如果不懂得尊重别人,那么他的成就注定是受到很大限制的,所以说既然这一代没有财富可言,那么子孙穷到底也是不足为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