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密山市红旗村贫困户王喜,起初对人武部挂钩扶贫力度持观望态度,于是在自家墙上记录扶贫队员来访次数。时间在工作队一趟趟走访调研中过去,王喜在墙上刻下的“道道”也一条条增加。请关注《解放军报》的报道——

扶贫户典型的扶贫案例 这家贫困户墙上的11道刻痕(1)

十一道刻痕见证扶贫足迹

■李 兵

“张政委,一段时间不见,我们一家人可想你们啦!”5月6日,黑龙江省密山市红旗村王喜一见绿色军车开进村来,便急忙放下手中活计,来到车旁,与密山市人武部扶贫工作队成员交谈。他将去年收入近万元、儿子被评为三好学生、近期打算办鸡鸭养殖场等情况一一道来。

人武部政委张玉庄与其他扶贫队员看着王喜走向建成半年多的新房子的背影,不由想起刚认识他时的情景。“那时老王可不太好交流。”张玉庄告诉笔者,去年3月,人武部接到省军区及密山市委的部署,挂钩帮扶红旗村的贫困户,其中王喜一家是最困难的、也是问题最多、思想工作最难做的。

工作队第一次走访王喜时,他一家三口住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建造的房子里。张玉庄回想那时王喜的房子给出评语:“满是补丁、四处漏风,感觉随时都可能塌。”人武部领导见此情况提出要帮王喜盖新房,但他却毫无反应。“光是做思想工作就往他家跑了3次,但是任我们说破嘴皮,他就是坐那不吱声,也不说为什么,有时候能看见他在家里墙上刻道道。”张玉庄介绍,后来他们通过与村干部、王喜的邻居沟通交流得知,王喜不发表意见是因为他对扶贫工作队不信任,认为是“走形式、做样子”。在墙上刻“道道”,是他在默默记录工作队来的次数。

了解到这一情况,工作队便找到解决问题的抓手。他们针对王喜夫妻身体不好、都是常年吃药的“药罐子”、经济压力大的情况,带着通过走访调查得来的两人材料来到市民政局,替王喜一家申请低保,为其生活提供保障;针对王喜儿子面临辍学的问题,他们走访教育局和王喜儿子就读的学校,说明情况,为其争取免交杂费的特殊待遇。同时,他们还设立专项救济金,每年为王喜儿子提供生活费,并承诺直到孩子大学毕业……时间在工作队一趟趟走访调研中过去,王喜在墙上刻下的“道道”也一条条增加。在此期间,有了低保金、不用为孩子上学操心,王喜的压力大大减轻,他不再沉默寡言,而是视扶贫队员为亲人,无话不谈。

2017年5月18日,精准扶贫现场会在王喜家中召开,人武部与乡政府当场拍板联合出资3万余元,给王喜一家建造新房。几个月后,新房竣工。“一分钱也没让我出,儿子曾经趴在炕上画的新房子就成了真!”说起工作队对自己的帮扶,王喜难掩激动,“工作队一年多时间里先后来过我家11次,其中3次赶上阴雨天,2次天没亮就来、天黑了才走。在庄稼地里不顾我满手是泥,握着我的手告诉我,一定让我过上好日子,我都记着呢!”

三伏天下过田埂,寒冬坐过凉板凳,该人武部坚持与贫困户抱团刨穷根,干部职工近年来累计走了2300多公里扶贫路。人武部部长陶晓林告诉笔者,自2016年以来,他们帮扶红旗村贫困户22户,其中15户现已脱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