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三年级上册a版第4单元测试卷(三年级数学上册)(1)

一、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1)关于长度单位的选择可以这样理解,比指甲窄用毫米,比胳膊短用分米,比胳膊长用米,两地距离和速度用千米。一般都是这样。特殊的我们暂不做讨论。

(3)货车的载重和桥梁的承重都是吨作单位。

(4)易错,地球的速度学生比较陌生,只能说非常快,有多快呢?每秒30千米。

(5)易错,自己走一步测量下就知道该怎么写了(很多题目学生出错的原因就是缺乏实践导致的),一步差不多半米,所以长约四分米。

二、比大小

进率要区分清楚,重量单位,长度单位,时间单位它们的进率是不一样的。不能混淆。建议先看数字,在看单位,然后想它们的进率是多少,单位不一样了转化成一样的在比较大小。

三、判断

(1)易错,跳绳的长度5分米也就是不到一米,你怎么跳的起来。应该是至少几米长的。

(2)关于铁和棉花的问题,小时候给我的印象也挺深刻的,和现在的一些学生想法一样,总以为铁重棉花轻,这种理解是不对的,谁重谁轻我们要看它到底多重,题中很明显都是三吨,所以是一样重的,只是它们的大小不一样而已(一个看着虚胖,一个看着瓷实)

数学三年级上册a版第4单元测试卷(三年级数学上册)(2)

(4)两地间距离都是千米。关于北京和广州这些城市估计部分学生也不太了解。总之一句话,两个城市之间的距离都是以千米为单位。这样理解就行了。

四、单位转化

如果单纯的是相邻单位间转化那一般不会出错,只要进率不记错的话。通常就是大单位往小单位换算,乘以进率。小单位往大单位换算,除以进率。

易错的就是不是相邻单位间换算,比如说一米等于多少厘米,或者一分米等于多少毫米这样,这样的容易出错,建议一步步来,比如3分米等于多少毫米?那你可以先把分米转化成厘米也就是30厘米,然后再把30厘米转化成300毫米。这样一步步来一般不会出错。

五、应用题

(1)什么是超载?比如汽车载重是2吨,你装了3吨的货物,这就是超载。如果你装的货物不大于2吨那就不是超载。所以这一题可以先求出货物的总重,然后跟汽车的载重做一个比较就知道是否可以了。

数学三年级上册a版第4单元测试卷(三年级数学上册)(3)

(2)易错题,部分学生对题目不理解。先看看哪两个地点相距一千米。比如小明家到体育馆,那么你把从小明家到体育馆的路线画出来就可以了,也就是先往下画再往右画这样。

数学三年级上册a版第4单元测试卷(三年级数学上册)(4)

(4)一次装完那说明是把货物分成两份来拉货(一辆车拉一份货物),分成的这两份货物只要不让货车超载就行。比如1000和900在一起,剩下的在一起,这样就可以了。

(5)易错题,四米长的木头锯成五分米的木桩,要先把4米化成40分米,40除以5等于8,所以可以锯成8段,重点就是需要锯几次,这一个很容易出错,你可以这样理解,把一根棍子分成两段锯一次,分成三段锯两次,分成四段锯三次,规律就是分成的段数比锯的次数多一,所以这一题中把棍子分成8段,只需要锯7次就可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