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孙颖 刘平

大到城市建筑群“灯光秀”、车站枢纽应急预警,小至社区卡口人脸识别、交通路口出行规划,城市运行的方方面面越来越离不开“智慧”。9月22日,丰台区“遇见丰台·发现京彩”系列发布会举行首场丰台企业创新成果专场发布会。这场“面对面”的专场发布上,多个高新技术企业携创新成果集体亮相,让人们感受数字技术应用走进现实生活的种种场景。

企业智慧园区方案(丰台启动企业创新成果专场发布会)(1)

“以AI训练平台和高密度智能设备为技术底座,我们形成了轨道交通综合感知应急预警平台,可有效避免城市交通枢纽内涝、站台亡人等安全事故的发生。”中关村丰台园企业久译科技带来了AI赋能、实时预警的轨道交通综合感知应急预警平台,涵盖列车、车站和车辆段应急管理等多个场景应用,可通过时空大数据模型进行车厢客流监测、设备设施状态监测和行驶安全监测,通过预警平台识别异常行为并进行预警和提前处置。目前这套预警平台已经在北京多条地铁线路车站、列车、车辆段的智能应急监测预警应用。

同样应用于城市应急管理和市政管网等智慧城市建设领域,北京云庐科技有限公司展示了其自主研发的以CAE AI为基础的数字孪生技术应用:“我们研发的‘供热管网智慧监控平台’,管网漏损部位自动定位精确在10米以内,能够及时有效避免供热管网漏损发生,助力管网漏损控制。还能够实现爆管预警、智慧调温等多个功能,通过国内领先的流体力学 热力学耦合仿真技术,产品精度提高至传统计算的8倍以上,实现城市级管网的智慧监测。”

傲林科技展示的“工业元宇宙”平台,通过描述、诊断、分析、模拟、优化五个步骤让数据赋能企业决策,可以将企业复杂棘手的业务问题,通过业务化的抽象转换为可调参、有关联的数学模型,并基于数据驱动精细管理和智能决策,为工业制造业提供从数据到决策的完整闭环,帮助企业降本增效。

大树会“说话”,人们的影子自己会跳舞,一颗“超级月亮”漂浮在湖面上举办着星球音乐会……这些看似童话故事中的魔法场景,依托“智慧服务生态系统”已经真实地来到了人们的现实生活中。北京豪尔赛智慧城域科技有限公司现场展示了“三智一网”智慧服务生态系统聚焦城市更新、智慧城区、智慧园区、智慧文旅等诸多场景的应用成果,特别是在智慧文旅应用场景中,将超媒体、3D MAPPING、裸眼3D、智能交互、结构光视觉等数字技术及国内领先声、光、像和数字感应装置等高科技手段无缝接入景观,已实现城市“沉浸式旅游体验”,点亮城市建筑“光影”,助推文旅夜经济。

在社区管理方面,以人脸识别技术为主打的北京海鑫智圣技术有限公司,带来了解决“卡脖子”工程的推理引擎,能够满足云端、移动端、自助设备端全场景,不同光线环境条件下的高精准人脸识别、图像采集,使得人们在考勤、门禁、疫情防控等生活场景中,也能够享受到金融支付级别的最高安全等级保护。

数据显示,目前丰台区已拥有高新技术企业近1900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5家,北京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45家,创新主体数量增长迅速,良好的科技创新生态体系已初步形成,成为丰台区科技创新的主力军。

“为了让企业需求得以精准对接,让企业创新成果加速落地转化,我们也在不断创新着服务企业的模式。此次专场发布活动就是我们主动服务企业的一次创新。”丰台区科信局局长刘博涵介绍,活动现场不但有企业成果的展示,丰台区还与发布企业提前沟通,根据企业需求清单安排接洽,邀请科研院所、上下游大型企业、投融资机构、科技服务企业参与专场发布活动,丰台区十余个政府部门也与企业“面对面”沟通,助力企业更快、更好地找到合作伙伴,并将企业的优质项目进行展示,争取资本市场的投资和青睐,助推创新成果在丰台区加速转化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