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超融体——2021成都双年展”在成都市天府艺术公园内的成都市美术馆(成都市天府美术馆)、成都市美术馆(成都市当代艺术馆)正式对公众开放。

本次成都双年展由 8 个主题展版块(多态共生、家园共栖、智能共振、时潮共燃、生态共度、意匠共鸣、民族共情、美育共线)、1个美术馆馆长峰会和17个平行展版块组成。

值得注意的是,每个版块题目都有一个“共”字,讲的是艺术创作实践上的共识,讲的是不同范畴中事物的和生命的共生,通过“共”的形态体现“融”的理念,是这次展览的最大特点,包括展示,也是打通了美术馆的内外空间,使艺术品与环境交融。

今天,小编和大家一起走进第二板块——家园共栖。

成都双年展2023时间(我们的家园正在发生什么变化)(1)

01

# 策展团队 #

成都双年展2023时间(我们的家园正在发生什么变化)(2)

方振宁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和建筑学院客座教授、第13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中国馆策展人

韩涛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建筑学院博士生导师、设计学院副院长

02

# 策展理念 #

在策展人的眼中,随着文明的推进,家园的含义已经远超个体的家庭或家乡,也不仅是某一族群所在的特定地理区域。在今天,家园更多地用来指代全人类共享的世界、乃至人类与所有生命所共栖的星球。在这个范畴上的家园,是地球生命建构的一种共生关系。那么我们举足“家园共栖”,着意在偏利共生(commensalism),生态学家们发现:两种都能独立生存的生物以一定的关系生活在一起的现象,叫做“共栖”。

关于“家园共栖”概念的提出,策展人立意于探索该版块聚焦艺术与城市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关系。从城市遗产保护到城市更新, 从社区文化到景观建筑, 从城市功能到智慧生活, 艺术创作不断介入城市空间, 唤醒城市功能, 包括对生态环境、空间环境、文化环境、视觉环境的改造与优化。

03

# 板块介绍 #

该板块邀请了41位/组艺术家与设计师,通过90件/组作品,聚焦于建筑设计、艺术与城市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关系。展览中既有建筑模型,又有丰富的影像,结合项目说明给观众呈现一个当下建筑的最新面貌。

参展艺术家:陈文骥、方振宁、胡昂 TOD都市开发研究所、胡倩丨矶崎新 胡倩工作室、李虎 黄文菁 | OPEN、刘家琨LIU Jiakun、汤桦建筑设计、众建筑 PAO |何哲 James Shen 臧峰、朱竞翔、朱锫、诸泉茂(Shigeru Moroizumi)、MAD建筑事务所|马岩松 党群 早野洋介、张雷联合建筑事务所、FANGmedia、凡筑设计、韩涛 郭曦 贺仔明/装置研究所、韩文强/建筑营设计工作室、胡铮/境工作室、黄泽林/空气联盟建筑事务所、空间站建筑师事务所、来建筑设计工作室|马岛、罗宇杰工作室LUOstudio、吕品晶、戚山山/STUDIO QI 建筑事务所、水平线设计、孙大勇和万书言/Penda China、土上建筑工作室、王亥、王施霂、直向建筑、周子书/地瓜设计、梓集/左龙、MUDA慕达建筑、TAOA陶磊建筑、BIG、格雷戈里·奥列霍夫(Gregory Orekhov)、NAICE建筑和设计、REgroup、瓦列里奥·奥尔贾蒂(Valerio Olgiati)、刘艺/中建西南设计研究院、成都城投

04

# 作品呈现 #

成都双年展2023时间(我们的家园正在发生什么变化)(3)

刘家琨LIU Jiakun | 文理·松阳三庙文化交流中心改造 2017-2020年

当下,文化消费已经成为城市拉动内需的经济引擎,也是城市文化再生产的重要方式。在此次成都双年展中,建筑师刘家琨主持设计的《文里·松阳三庙文化交流中心改造》项目对街区中现存不同年代的建筑和环境要素进行细致评估和分级保护,力图呈现新旧并存,完整连续的历史断面。廊道低平如“展台”,衬托作为“展品”的保留建筑。将整个街区转型为既展示建筑遗存,又植入当下生活的园林式街区,使其再度成为古镇的精神中心。

成都双年展2023时间(我们的家园正在发生什么变化)(4)

众建筑 PAO | 何哲 James Shen 臧峰 上围插件家 2018年

“插件家”系统(Plugin House)是由众建筑针对各地老城区、市郊和乡村里长期存在的基础设施不完善,房屋密闭、保温、隔音、防潮不佳等问题,开发的一套包含多种功能模块的系统化解决方案。此次双年展中引入的案例《上围插件家》是一个客家老宅活化项目,我们也希望成都的老房屋也可以得到另一种形式的保护。

成都双年展2023时间(我们的家园正在发生什么变化)(5)

成都轨道城市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成都天府新站一体化设计

相信很多前来双年展看展的观众是搭乘地铁来的,成都的城市轨道交通设计思路也在此次双年展中亮相。2017年以来,成都以“轨道交通引领城市发展格局,TOD开发重塑城市空间形态”为指引。所谓“TOD模式”,就是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开发(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TOD);这也是规划一个居民区或者商业区时,使公共交通的使用最大化的一种非汽车化的规划设计方式。成都的TOD综合开发以“功能复合、站城一体、产业优先、生活枢纽、文化地标、公园社区”为目标。成都天府新站一体化设计令人眼前一亮,这个将自然与车站结合的项目令人期待。

成都双年展2023时间(我们的家园正在发生什么变化)(6)

汤桦建筑设计 天府国际会议中心 2017-2020年

在创意城市里,传统文化也能够成为文化生产的资源重获生机。在此次成都双年展中,汤桦建筑设计2017-2020年完成的《天府国际会议中心》案例颇具意匠。天府国际会议中心项目位于四川天府新区,可乘坐与西博城一期一起成为目前全国最大的会展会议综合体。其中,中心檐廊的屋架系统来源于中国传统民居的抬梁式结构,再现中国传统建筑精髓。

成都双年展2023时间(我们的家园正在发生什么变化)(7)

朱锫 景德镇御窑博物馆 (剖面模型) (研究模型) 2016-2020年

如何保护城市的文化记忆并进行当代呈现,建筑师朱锫以御窑博物馆的设计对这一问题进行思考。整个建筑由八个大小不一、体量各异的线状砖拱体结构精心错落排布而成,这些拱体结构的原型抽象于景德镇千年传统的柴窑,塑造出窑、瓷、人三者之间的血缘关系。

成都双年展2023时间(我们的家园正在发生什么变化)(8)

胡昂 TOD都市开发研究所 TOD东京都市开发-涩谷站:涩谷人车分离广场 2013-2021年

东京大学建筑学专业博士、生产技术研究所教授、亚洲都市TOD研究部门特任教授胡昂,也在此次双年展中展示相关案例介绍“TOD模式”。他指出当前中国城市轨交建设的需求与资本的困局并存的现状,阐释了轨交项目投资内部效率低与外部收益分享难、追加投资额度高与持续经营维护难等深层原因。

成都双年展2023时间(我们的家园正在发生什么变化)(9)

朱竞翔 龙华第三小学 2019年

成都双年展2023时间(我们的家园正在发生什么变化)(10)

李虎 黄文菁 | OPEN UCCA沙丘美术馆 2015-2018年

成都双年展2023时间(我们的家园正在发生什么变化)(11)

张雷联合建筑事务所 汤山云夕博物纪温泉酒店 2017-2020年

成都双年展2023时间(我们的家园正在发生什么变化)(12)

胡倩 | 矶崎新 胡倩工作室 美特斯邦威总部园区 2015-2020年

成都双年展2023时间(我们的家园正在发生什么变化)(13)

韩涛 郭曦 贺仔明 装置研究所 北纬18°研修院 2021年

成都双年展2023时间(我们的家园正在发生什么变化)(14)

刘艺 | 中建西南院 | 成都城投集团 成都市天府美术馆 2021年

成都双年展2023时间(我们的家园正在发生什么变化)(15)

方振宁 视觉TOD500 2021年

成都双年展2023时间(我们的家园正在发生什么变化)(16)

展览现场

成都双年展2023时间(我们的家园正在发生什么变化)(17)

展览现场

成都双年展2023时间(我们的家园正在发生什么变化)(18)

展览现场

成都双年展2023时间(我们的家园正在发生什么变化)(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