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终端的普及,智慧城市、wifi热点、4G网络等的大力推进带动基础网络环境的跃进,网络稳定性和传输效率进一步提升,让企业加强向移动信息化前进的步伐,也使得企业用户得到了更好的应用体验。

但从目前采用移动应用的企业比例、满足的业务需求以及主要应用的行业来看,国内企业级移动信息化的发展虽然已处于高速发展的状态,但仍然还有不足之处。

我们就这一年企业移动信息化的发展,进行总结,期盼能够给读者更多的思考。

2015年是企业移动信息化的关键年

在即将过去的2015年,企业移动信息化进程增长迅速,沉寂多年的企业移动信息化市场迎来全面布署阶段,市场上巨头们纷纷加入,使得2015年成为了中国企业移动信息化发展中最重要也是竞争最为激烈的一年。

这一年里,O2O模式在中国传统行业里可以说是“无孔不入”。与2011年Groupon把O2O概念带进中国,导致互联网企业“盲人摸象”不同,如今的O2O模式可谓是在各行各业开花结果。

互联网巨头的纷纷而至,从各类电商平台、各种上门类产品线下布局,再到移动互联网入口抢夺,各大厂商从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的战场厮杀一片,使得这一年的企业移动化市场各处刀光剑影。

2015可信云服务大会

该认证主要针对数据存储的持久性、数据可销毁性、数据可迁移性、数据私密性、数据知情权、服务可审查性、服务功能、服务可用性、服务资源调配能力、故障恢 复能力、网络接入性能、服务计量准确性、服务变更终止条款等指标进行评估,旨为用户选择安全、可信的云服务商提供支撑和参考。

目前我国云服务市场已进入细分市场的快速发展阶段,可信云服务认证的核心目标是建立云服务商的评估体系,并致力于促进我国云计算市场健康、创新有序发展。

从2013年开始,在工信部通信发展司的指导下,由云计算发展与政策论坛成立的“可信云服务工作组”组织开展工作,目前可信云服务认证可以评估十二大类云 服务,基本覆盖当前业界主流服务类型,包括云主机服务、桌面云服务和企业移动化管理服务等,成立至今逐步建立了云计算产业的信任体系,已经被业界广泛接 受,是我国唯一针对云计算信任体系的权威认证体系。

华为移动管理云平台通过云的方式提供企业移动化管理服务,包括移动设备管理、移动应用管理、移动内容管理、个人信息管理、移动工作台等功能,解决企业移动 化建设遇到的设备丢失、数据泄露、终端安全加固、APP便捷分发、文档安全、邮件安全、应用入口分散等一系列典型问题。

在云服务的支撑下,企业客户通过华为移动管理云平台,可以实现端到端的安全管理并且容易管理和扩展。

目前,华为AnyOffice有超过100多万的企业移动用户,全球大客户项目超过100个,覆盖行业包括金融、政府、大企业、交通、教育、能源、电力、公安、媒资、互联网等,在移动安全率先普及的金融移动营销行业场景中处于持续领先地位。

甲骨文企业移动化策略:“一边固地基,一边建高楼”

随着移动化的不断深入推进,企业的业务发展也日益逼近移动化的深水区。当前,国内企业实施移动化面临了越来越多的挑战。这就如建高楼,如果只忙于建设,忽 略地基(企业原有IT基础设施)的承受力,最终楼将会倒塌;而先打好地基再建高楼,则意味着牺牲时间和丧失机遇的代价。Oracle甲骨文的移动战略及解 决方案就是:一边加固地基,一边建高楼。

企业移动应用现状:“烟囱”林立。首先,企业对于移动化的战略价值估计不足。不少企业认为移动化仅是一种新的模式和新渠道的补充,并没有意识到这是一个可以帮助企业弯道超车的战略。

其次,企业缺乏整体的移动化战略规划,多是零散开发了一些移动化应用;缺乏成体系的移动化IT基础设施支撑,造成移动化开发速度较慢,跟不上业务部门的要求;不考虑业务价值,简单为了移动化而移动化。

最后,由于整体规划的不清晰,导致企业实施移动化项目时对现有IT资产的整合利用率不高;企业单纯考虑业务发展,忽略了对安全的管控等。

应对“一边固地基一边建高楼”。后台的整合包括界面层面的整合、身份管理层面的整合、业务流程层面的整合、数据层面的整合等。

这些整合非常重要,如果企业后台整合不能加速完成的话,面对不断开放的网络和更多的访问,企业应对场景与环境将会遭遇越来越多的困难和挑战。

甲骨文中国中间件事业部高级销售总监刘安峰强调,Oracle认为切实可行的方法是一边建楼,一边加固地基,这是在中国快速发展的环境里较为可行的方法。 “一方面企业针对短期的发展需要做一些快速 有效的事情,但是如果不做长期准备,不考虑地基的承受力,有一天这座建筑也将建设不下去。因此,必须要在建楼的情况下,同时也要考虑怎样来加固地基,也就 是说同时应考虑将后台的IT基础设施做的更加完善。”对于中国企业来说,这将是一个不得不做的事情。如果不去做,那么未来企业的发展势必会遭遇到更大的瓶 颈和问题。

企业数字化转型市场调研(企业移动化市场这一年)(1)

甲骨文中国中间件事业部高级销售总监刘安峰

Oracle助力企业移动化的“三驾马车”。为了帮助企业应对移动化挑战,Oracle推出了自己的移动化战略,主要包括三个部分:开发平台、集成平台和安全管理平台。

开发平台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开发工具,其中包含有很多“开箱即用”的移动化应用。同时,平台也具有一次开发便能够推出适合不同系统和类型移动终端的应用的能力,这也是该开发平台的一个典型特点。

在集成平台方面,Oracle在SOA架构基础之上通过自身在业务流程领域多年的深厚积累,能够帮助企业在实施移动化过程中很好的整合利用现有IT资产,从而与移动化进行良好的衔接。

Oracle的安全管理平台包括两个层面:一个是身份管理,使移动化的身份标识与企业内部身份体系进行整合,从而进行集中化的统一管理,不会产生新的盲区和漏洞;另外是对移动化设备终端的管理,包括对数据网络传输的加密等,保障了移动化终端设备自身的安全性。

Oracle移动战略的三大平台将有助于企业用户打造面向对象和服务的IT架构,从而帮助企业IT架构实现向下一代IT架构的平稳过渡。

市场发展前景可期

移动化的确正在改变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随着数十亿的传感器和设备被智能地连接起来形成物联网,我们将通过移动技术及其应用接触到各种形态的智能产品和服务。

而随着4G的推广,移动互联网的应用场景也在不断的扩大。 4G开启了移动互联网时代,通过更经济、更强大的硬件和易用的界面令人们迅速体会到移动互联网的魅力,移动办公、移动医疗、移动支付、位置服务、可穿戴终 端、移动搜索、多屏互动等全新的移动应用正逐渐走进我们的工作和生活。用户越来越希望在工作中使用这些轻便、强大且时尚的移动设备。

但随着移动商务、移动金融、移动政务和移动办公快速发展,传统网络面临的移动安全威胁加剧,相比个人移动安全防护,企业级移动安全防护更加复杂。

与传统的信息安全市场相比,企业级移动安全软件市场规模较小,但是随着企业级移动应用建设高峰期的到来,很多客户已经把移动应用纳入自身的IT规划,作为未来IT建设的战略重点。

但是,我们可以相信,企业移动化市场前景可期。就如IDC中国负责IT安全市场研究的研究经理王培所说的:“中国企业级移动安全市场总体上还处于起步阶 段。随着移动应用的普及,BYOD用户量增加,企业客户对于移动设备管理MDM的需求会越来越多,国内MDM市场发展前景可期”。

2015年对于互联网行业来说是一个痛并快乐的年份,一方面产业快速的扩张,移动端贡献增大,构成了快乐的时刻;而另一方面大量的初创互联网移动开发公司突然死亡,这构成了画面的黑白两面,移动开发同时也进入了“冷冬”,抱团取暖的思维贯穿了全年。

在这个纷纷扰扰的时刻,同时我们以第三者的角度,观察开发者所面临的困境究竟有哪些,带给大家一些思考,希望给大家以启迪。

移动开发者当前的生存状态

在国内从事开发者的往往是年轻人,有数据显示年龄在30以内的开发者占77%,90后成为开发主力军,并且以男性为主,而从事移动开发的工程师超过八成为 本科以上学历。这些光鲜亮丽的数字背后,隐藏的含义是开发者大多在行业内开发经验不足,而开发项目时间不足3年者比比皆是。

移动开发整体行业性质又决定了,移动开发者更多的集中在北京、上海、广州等主要一线城市。移动开发者的过于集中,方便了大型公司的人才使用,同时也为中小 企业创造了条件。了解到一线城市的创新型企业,更多的以小团队移动开发团体为主,利用移动开发技术创业的中小企业比例明显增多,这也意味着中小开发团体仍 然是开发主流。

移动开发者经验少,而且多数集中于中小开发团体中,另一方面也可以说大多数开发者在工作中获取知识的机会比较单一,因为中小开发团体没精力,也没有财力做更多的培训。在整体的移动开发者大军中,有统计显示,技术人员获取知识的方法更多的是在工作中或者是论坛、技术书籍。

这样就面临着开发人员技术成长缓慢,在某种程度上阻碍移动市场的整体的发展。如何更有效的提高开发人员的技术水平,也是当前整个行业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之一。

移动开发者对于使用的技术语言偏向也十分明显,针对Android和IOS系统相对于应的计算机语言Java和Objective-C在开发中当仁不让的 坐在前两把交椅上,所占比例分别达到了59.9%和53.7%。反映出了移动端用户的最主要使用情况,主要以Andorid机器和苹果机器为主。从开发的 占比上,也反应出国内安卓机市场仍然最大,但两者对比于几年前,差距已经缩小,这个数据也符合当前国内许多数据统计机构对于苹果手机在国内高端市场占有率 的分析。

针对整体行业而言在开发收入上,已经形成了马太效应,最先出现的APP产品在占领市场之后,后来者越来越难生存。针对目前开发的两大阵营来说,大家目前的 观点认为开发苹果移动端的工程师相对于安卓系统的工程师同等情况下收入会更高些。这里的同等条件包括开发年限相同,开发项目类型相似等等。这个原因在我看 来与两个系统的移动开发生态有关。

两个系统开发生态各不相同,但利弊明显

对于开发者来说痛苦的是什么,那就是自己的产品不被认可,贴上了抄袭、重复,没有创意的标签,开发热情被打消。当然这不是最令人沮丧的事情,对于开发者来说最不能接受的是被抄袭。

由于国内对于抄袭的界定还十分的模糊,造成了相似度极高的APP也许都不被认为侵犯知识产权。这些在游戏开发产品中最为普遍,抄袭如同寄生虫一般,怎么都 消失不掉。短期的利益充斥了大家眼球,忽略了长远的发展规划,抄袭蔚然成风,这个技能也被某些大公司堂而皇之地使用,更加速了中小开发者的成长难度。

在行业急速膨胀时期内,为了更好的抢占市场,一时间泥沙俱下,整个移动市场鱼龙混杂,改头换面的行为时有发生,市场一片混乱,生态培育艰难,然后看到的结果就是一款又一款开发产品大红大紫几天后,同款产品出现,然后就没有然后……

这种事情更多的发生在安卓系统上,原因很简单,因为安卓系统的开放性,源代码的透明性,并且没有形成良好的,有规模性且较为单一的大型APP市场,一方面 来说,在某种程度上加剧了市场的COPY心理。大家都在学习最火热的产品,拿来就用,赚了再换的思想成风。另一面来说,那就是开放性高,准入门槛小,开发 成本相对较小,市场整体开发比率相对来讲会大些,产品收入相对均衡。

苹果系统最被人称道的是其闭环的结构,一方面被许多人认为安全层次相对比于安卓系统来说更高些,其拥有全球最重要的IOS系统APP商店,建立的重要的标 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产品抄袭的问题,有利于竞争的公平性,给了更多人将产品做好的驱动力。另一方面,在苹果开发生态中,马太效应更为明显,下载量大的 产品集中在前20的应用中,其收入却占到了APP Store总收入的60%,中小型的开发者生存更加艰难。

有调查认为APP Store在2008年达到1000个应用时就有饱和趋势,支撑这一观点的数据是在APP Store中第十名受欢迎的应用(Skype)位置附近的应用,流量比第一名的应用(Facebook)都要少得可怜。在第1000名应用 (Pixable)附近的应用程序,只有0.2%的转化率。

展望未来,充满信心

虽然,在整个市场上,各种声音在干扰着开发者的判断,但更多的开发者却对此充满信心。随着国内对于互联网 行业的重视,以及对创业力度的支持,整体的开发成本也有下降的趋势,未来有创业想法的开发者比例接近一半。

我们认为,想要更好的去发展产品,开发就不能过于单一,同时也不能只限于某个系统的选择,应该是在安卓和苹果系统开发上都有作为。在整体行业快速发展的今天,更多的、更便捷的使用第三方开发平台,有效的降低了开发难度,节约了开发时间和成品,也给了开发者更多地信心。

近几年,各类大型平台带给了开发者更好的内容补充,BAT的平台给了大家好的选择,细分下来,腾讯字社交和游戏方面能够开发者带来大量的资源和技术支持; 淘宝作为电商领域龙头,淘宝开放平台盈利模式有效的帮助了大量电商开发者;百度借助索引优势,给开发者带来精准的定位能力。当然国内的第三方开发不仅止于 此,还有很多这里也不再赘述,但是这种第三方平台对于开发者的帮助确实显而易见。

与此同时,物联网的飞速发展,也带给了更多的开发者新的发展思路。对于国内开发者来说,最近一两年来智能硬件和可穿戴设备的快速增长,也带给了大家新的机遇,能够快速的把握住机遇,快速的占领这片蓝海,带给大家更多的更优秀的产品,是我们对于开发者的期望。

我们认为,在追求个性化的今天,只要能够注重个性化的体验,提高内容的丰富性、互动性以及让程序更安全健壮,更有效的利用第三方平台和云平台有效的降低开发成本和难度,开发者们的春天才刚刚到来。技术的进步,永远是我们信心的最大来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