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松龄柳泉茶馆那些讲故事的人如果不是亲历又怎么讲得出那些光怪陆离的故事呢?

中国民间信仰颇多,民间传说中的神仙鬼怪更是多如牛毛。难道仅仅是编造杜撰?编造又怎么能编出如此细节丰富的内容?

真正的神仙传说(神仙鬼怪不是亲历怎么能编出来)(1)

中国本信巫,秦汉以来,神仙之说盛行,汉末又大畅巫风,而鬼道愈炽,佛教也入中土,渐见流传。于是乎张皇鬼神,称灵道异,故自晋到隋,多了许多鬼神志怪之书。

六朝以来志怪之书丛生,其中的代表作当首推东晋人干宝所著的《搜神记》。干宝在当时号称“良史”,文笔简洁,直而能婉。在志怪小说盛行时,志人小说也渐蜂起。汉末以来,社会渐重人物品题,声名成毁,决于片言。东汉人李膺,主持裁鉴,当时士人被他接待过,谓之登龙门,可见当时风气之一班。到六朝时,名士崇尚清谈,有因片语而得官者。如东晋人阮修遇到丞相王衍。王衍问他老子与庄子同样宣扬自然,两者究竟有什么不同,阮修回答说:“将毋同。”(大约差不多吧)王衍就聘他做属员。为适应这种社会风气的需要,就有志人小说产生。志人小说主要记录朝官、名士们的言行,在当时是简直可以当作升官教科书来看的。志人小说中最著名当属《世说新语》。

志怪小说与志人小说是中国文言小说的两大主流,影响一直到现在。

但是六朝人写小说,无论是志怪还是志人,尤其对于鬼神怪异、伟言奇行,都是当作真实来记录的。篇章短小,文笔简炼,没有多少想象的成分。

打破这一风气的是唐代传奇。唐代传奇与六朝小说相比,有以下几点不同:一是篇幅加长,有的甚至长达数万言;二是叙事生动,文采斐然;三是有意作小说,书中寄寓了作者的人生观、世界观,借传奇以阐发现实的人生哲理。因此,我们可以从唐代传奇中看到当时的风俗民情,可以看出当时的风俗时尚,甚至可以将小说的材料来印证唐代的史实。像陈鸿所著的《长恨歌传》与《东城老父传》,即可看出作者是在以史学家的眼光来探究开元、天宝之际治与乱的根源,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唐代传奇无论在思想内容方面,还是艺术手法上,都明显地超过六朝小说。其中名篇如《离魂记》《柳毅传》、《霍小玉传》、《南柯太守传》《李娃传》《莺莺传》及上述陈鸿所著的两篇小说,无不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感染力。这些优秀的传奇作品,以其特有的魅力,浸润浇灌了后世的艺术之花。宋代以后,文坛、艺坛上有不少作品就是直接取材于唐代传奇。其影响之巨难以估量。唐代传奇是中国文言小说史上的一-座巍巍高峰。

宋代人承晋唐余绪,所作志怪、传奇不少,但志怪则大都偏重所写的事物状况,少有铺叙;传奇则主角多为古人,少有当代。由此也可以看出宋代文人较之唐人拘谨小心得多,不像唐人那样放达潇洒。而且唐代士人应举之前。喜欢以拿自己的作品传阅以求得名声和称赞,作为进身之阶;所作传奇,也常挟带在行卷中,文人创作传奇,也是风气使然。即使如“文起八代之衰”的韩愈,也曾作《毛颖传》未能免俗。到了宋代,此风寝息,传奇作手也就少了许多,加之宋代文人无唐人的大魄力,所作传奇远较唐代传奇逊色。其中如《赵飞燕外传》)、《杨太真外传》《大业拾遗记》等也还是很可以看看的作品。

宋代时,市井中“说话”兴起,并且很快盛行开来,于话本小说及拟话本小说产生,后来逐渐发展成《三国、水浒》等洋洋巨著。同时戏曲这一文艺形式也在市井中主展。可以这样说,南宋至元明时期在文坛和艺坛上是戏曲、白话小说的天下。相对来说,除了明初有一部《剪灯新话》之外,也没有更好的文言小说集了。《剪灯新话》的特色是内容多叙写情爱,书中多艳语情词,颇合当时人的爱好,一时仿效者纷起,以至于闹到在明英宗时,有人上书请求禁毁此书,从中也可看出它的影响。

清代是中国文言小说史上的又一高峰,不但数量之多,超越前代,而且质量品味之高,与晋、唐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其中堪称翘楚者当推《聊斋志异》与《阅微草堂笔记》。蒲松龄以左丘明之笔,司马迁、班固之才,借谈狐说鬼,寄寓人生感慨;所写狐鬼,多具人性,言谈举止与普通人毫无二致,只是在篇末才稍露诡异。小说所反映的社会现实,广泛而深刻,对于黑暗的社会制度,多方抨击;对于人类的良知,百般歌颂。而文笔又婉曲微妙,绘声绘影,读者耳目,为之一新。小说问世之后,不胫而走,传抄翻刻,几乎家置其书,人手一册。其盛况与稍后之《红楼梦》相类。但是生于稍后的纪昀对此书并不满意,他说,一对情人幽会时,悄悄地说私房话,你是从何知道的呢?倘若说这是作者经历的自述,恐怕也不合情理。他认为《聊斋志异》只是才子之笔,而不是著述家应有的作品。于是他振笔写作了《阅微草堂笔记》,记录异闻奇事,而文笔崇尚质朴,雍容淡雅。纪昀多年任《四库》馆总裁,得见内府秘书,又加以才思卓识,无人可及。所以《阅微草堂笔记》一出,使摹仿《聊斋》之风有所改变。

《聊斋志异》与《阅微草堂笔记》实际上代表了清代文言小说的两大流派。《聊斋志异》取径唐代传奇,以情韵而胜;《阅微草堂笔记》追踵六朝,以天趣而胜。两书行世后,都有大量文人追随仿。

袁枚的《子不语》与《阅微草堂笔记》出书时间接近,当然说不上是步趋纪昀,但风格取径则大略相似,文笔较自然活泼,而内容则更杂而广。而取法《聊斋》的作品中,较出色的则有《夜谭随录》、《萤窗异草》《夜雨秋灯录》《后聊斋志异》(又名《淞隐漫录》);所叙则人事渐多,而狐鬼渐少,钟情者也多由牝鬼雌狐而变为青楼妓女。至清末,海禁渐开,小说中也多有涉及海上繁华及异域风光者。

中国的文言小说是我国优秀文学遗产的一部分,作为炎黄子孙,我们应当去了解它,研究它,从中汲取营养,为今天的艺术创作服务。

附十大志怪传奇类作品:

《搜神记》《唐宋传奇集》《剪灯新话》、《聊斋志异》《子不语》《阅微草堂笔记》《夜谭随录》《萤窗异草》《夜雨秋灯录》、《后聊斋志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