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先生怎样评价孔乙己(鲁迅笔下的孔乙己)(1)

点击上方绿标收听

鲁迅先生怎样评价孔乙己(鲁迅笔下的孔乙己)(2)

守夜人 | 马未都

鲁迅先生怎样评价孔乙己(鲁迅笔下的孔乙己)(3)

在115年前,也就是1904年的7月4日,延续了1300多年的科举结束了。

在教科书上,科举,尤其是后期的科举,会让人头脑僵化,有的士子更是终身埋首于四书五经和八股文之中,于民族和国家都没有益处。

在《孔乙己》中,鲁迅不光是将悲惨的科举牺牲者,还有科举给中国社会留下的创痕都生动地描写出来。这篇《孔乙己》就发表于科举制度废除后的第十五个年头。

所以,孔乙己被创造出来100周年了。

不过在古人的观念里,“科举”就是反对一切世袭制和血统论的官员选拔制度。不管后来它如何积弊沉重,如何不合时宜,

但1300多年的科举,始终饱含着中国人追求平等的抱负。

就像今天的高考制度尽管受到无数诟病,但要承认,高考仍然是现行教育制度中最不糟糕的一部分。

从这个角度出发,当初创设科举制的先人,和一百年前力争废黜科举的先人,其实都怀着一个相同的、出自《礼运》大同篇的理想——“天下为公,选贤与能”

,